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2739405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 页数:260 大小:6.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60页
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60页
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60页
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60页
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2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历史发展2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基本含义(一)“教育”的词源“教育”一词在古代旱已有之,始见于孟子尽心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乃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清代文字学家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中解释说”育,养子使作善也。辞源解释”教育”为”教海培育”。英语的“教育”,动词是educate,名词是education,该词源自拉丁语的ducare,其意为“引导、导引”,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一、教育的基本含义(二)教育的含义01020304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

2、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二)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和“学”的主体(三)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四)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三、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四、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泛指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的机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

3、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四、学校教育制度(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但是.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在制定学制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制的制约作用.保证学制性质与社会的一致性.同时要充分研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对学制的影响.使学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四、学校教育制度(三)学制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现代小学的发展要比大学和中学晚得多。在小学逐步普及的基础上.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中叶的近一百年时间

4、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国民索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促进了普及教育的延长。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四、学校教育制度(四)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四、学校教育制度(五)当代学制发展的趋势1.重视学前教育.快速提高人学率2.重视旱期智力开发.重视天才儿童发展3.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注重提升人的综合索质4.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日益重视生计教育5.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类型日益多样化6.继续教育迅速发展.终身教育成为人们的教育理念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发展(一)原始

5、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是人类第一种社会形态。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没有专门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在共同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2.教育的水平很低.教学内容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验.教育方法是口耳相传。3.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教育没有阶级性.大家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一、教育的发展(二)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地主阶级垄断官学,把持教育大权;另一方面,在民间还存在大量

6、的私学。无论官学还是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为主要教育内容。东西方的古代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一、教育的发展(三)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教育而言的.它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水平下的教育。其教育的特点是: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一、教育的发展(四)当代教育1.追求教育民

7、主化,发展全民教育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6.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落实主体教育思想7.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拓展实践教育8.提高学生科学索养.加强科学教育二、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永恒性(二)教育的生产性(三)教育的历史性(四)教育的继承性(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六)教育的长期性(七)教育的民族性(八)教育的阶级性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这个术语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带领儿童的人”。从这一词派生出来的就是关于研究儿童教育的专门学科教育学。这一术语的含

8、义就是关于教育的科学。那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简单地回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不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如“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它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揭不和阐明教育规律,并以其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一)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方钊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确切地说,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党制定的有

9、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钊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布的教育行为指南。教育政策带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行政效力和法律效力。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二)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末揭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但是,如果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经验汇编,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那就会否定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这也是错误的。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三)教育科学与教

10、育学科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为其共同研究对象的相关学科的总称,是由若干门教育学构成的学科总体。教育学科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教育学科指我国师范院校和教育院校开设的教育课程的总称,目前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各学科教材教法三门课程;广义的教育学科则泛指教育科学体系中所列的各类教育学。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四)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是以培养人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有三个内涵:1.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是可感知到的、可认识的。2.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

11、的教育事实。3.构成教育现象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社会中的观察、模仿等学习形式,虽可获得零星的知识技能,但不属于教育现象的范畴。当某种教育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便成了教育问题。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五)教育活动与教育事业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不论广义与狭义,其宗旨都是进行人的培养和训练。当人们摆脱进行该活动的无计划、无组织状态,把教育活动从其他的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划分成一个独立的社

12、会部门,并经由令人去进行时,这种活动便成了一种事业,即教育事业。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六)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教育规律是建立教育科学的依据。按教育规律的层次性,可分为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一般规律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串于整个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这些规律主要有: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2.教育必须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七)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

13、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培养什么人,为什么培养这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教育思想具体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部分,这三者既相互渗透又各有区别。同时,它们又具有相容并列的关系。教育理论、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它们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即它们都是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教育实践,都是表明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都要指导教育实践。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阐明教育的诸多问题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关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近几年国

14、内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这里我们选择国内较为流行的观点,把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相对划分成以下三个历史阶段。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一)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二)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四)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五)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六)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教育理论的功能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学习教育学,是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学习教育学,是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需要学习教育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教育学,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二)(三)(

15、四)(五)(一)学习教育学,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的理论前提三、学习教育学的方法(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四)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五)多方面吸收相关科学知识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和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手段的更新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一)(三)(二)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

16、识的手段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三)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部分教育内容(二)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权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一)(二)(三)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通过教育制造政治上的典论和思潮通过教育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性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定的民族文化对教育内容的选择的影响一定的民族文化影响着对教育的需求一定的民族文化影响着教育管理体制(二)(三)(四)(五)(一)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采用二、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一)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二)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第四节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一、社会人口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一)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一、社会人口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二)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日的身体索质、文化索质和道德水平。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指上一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