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2739158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 页数:546 大小:7.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6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6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6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6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全套课件(5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政治科学研究中的概念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命题政治科学研究中的模型政治科学研究中的理论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政治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政治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政治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政治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从概念到理论从概念到理论从概念到理论从概念到理论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概念的界定概念的界定1.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分类2.概念的功能概念的功能3.第第1章章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概念政治科学研究中的概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1 1

2、.1 概念的界定概念的界定1.1.11.1.1概念与语词、词项概念与语词、词项1.1.21.1.2概念的性质概念的性质1.1.31.1.3概念的明确概念的明确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1 1.1 概念的界定概念的界定 1.1.1.11.1概念与语词、词项概念与语词、词项概念是“表达经过对特殊事物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某种抽象观念的词汇”。概念与语词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而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内容。语词分为逻辑性和描述性的,而描述性语词又分全称描述词语和特称描述词语。从语词的角度看,政治科学研究中的概念首先是描述语词,而非逻辑语词。其次,政治科学研究中

3、的概念一般是全称描述语词,而非特称描述语词。词项就是逻辑结构中的概念,是逻辑分析的基本单位。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1 1.1 概念的界定概念的界定1.1.1.21.2概念的性质概念的性质 真实定义真实定义:这种定义表述的概念只有一种唯一为真的定义,即概念不是被人们赋予的,而是被发现的,即发现概念其内在的、实在的本质,概念的界定就是解释并陈述概念的实在性质,即对事物本质的陈述。“名词性定义名词性定义”:将某种含义赋予一个概念,否定真实定义的观念。概念是我们赋予某一种具有某些特征的物质对象的语词或语意的表达。科学中没有“真正”含义和“本质”特征。概念的“真实定义”是从一个

4、语词出发并试图解释它的本质。概念的“名词性定义”是从观察和描述它的经验特征入手。政治科学着重于观察和描述对象的经验特征。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1 1.1 概念的界定概念的界定1.1.1.31.3概念的明确概念的明确概念的明确概念的明确就是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即概念的内在含;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及特征的全部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1 1.1 概念的界定概念的界定1.1.1.31.3概念的明确概念的明确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对于概念的界定

5、,最常用的逻辑方法是“种差加邻近的属概念”的定义方法。这种定义方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种差种差+邻近的属概念邻近的属概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1 1.1 概念的界定概念的界定1.1.1.31.3概念的明确概念的明确 根据政治学概念的可供观察的程度不同,将概念引入政治科学研究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直接界定直接界定:对于某些概念我们有着直接的认识,是与对象的一系列物质特征相联系的,我们通过对这些物质特征的识别来界定这种政治活动的概念。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指当面对一个无法直接观察的对象时,把他们的概念和对象的可观察到的物质特征连接起来的概念定义方法。理

6、论性界定理论性界定:即在理论体系中获得意义的概念界定方法。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2 1.2 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分类1.2.11.2.1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1.2.21.2.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2.31.2.3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1.2.41.2.4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2 1.2 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分类根据外延数量根据外延数量普遍概念普遍概念是反映某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其外延最少两个、多则可至无穷,或者说其外延式是一个多元集。如:商品,国家,人单独概念单独

7、概念其外延是独一无二的,其内涵为它表达的概念,例如“人类”的内涵就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2 1.2 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分类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如:森林、丛书、工人阶级根据反映对象根据反映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是否为集合体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如:树、书、工人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2 1.2 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分类实体概念实体概念实体概念是以具体事物为反映对象的概念,也称为具体概念。这类概念的外延是一类或一个具体事务。如:中国,选举根据所反映对象是事根据所反映对象是事物本身还是某种

8、属性物本身还是某种属性属性概念属性概念属性概念是以事物的某种属性为反映对象的概念,也成为抽象概念。如:红,进步,伟大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2 1.2 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分类正概念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也称肯定概念。如:有机物,无产阶级,国家根据所反映对象是根据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否具有某种属性负概念负概念 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又称否定概念。如:非无产阶级,无机物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1.3 1.3 概念的功能概念的功能1.3.11.3.1概念的功能概念的功能1.3.21.3.2概念的评估概念的评估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

9、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分类分类比较比较排列排列量化量化设模设模二分法:二分法:把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全部划归一类,剩下的全部对象划归另一类。多分法:多分法:把研究对象划分在两个以上的范畴内。比较概念比较概念通过确立某种范畴,按照分类对象拥有这种范畴特性的程度,将其所含的每个个体按照这种特性程度排排列列起来。量化概念量化概念即给比较概念加上某种数学的特征,不但能够使我们根据特征去排列事物的顺序,而且能够说明每一对象具有该特征的程度。“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概概念念不与政治生活中实际的具体事物相对应,而是为了与现实相比较,经过特殊的抽象所建构的理论概念,是对具体真实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的集中化、典型化

10、1.3.1 1.3.1 概念的功能概念的功能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概念的经验内涵概念的经验内涵概念的系统内涵概念的系统内涵概念评估标准概念评估标准AB概念的可靠性概念的可靠性D概念的有效性概念的有效性C概念的系统内涵指的是概念不是被孤立的建构,概念能与其他经验概念发生联系。可靠性是指在类似的情景中能产生类似的结果。经得起经验的检验是概念可靠性的最根本的立足点。必须确保概念中有经验含意是科学概念的基本要求。建构具有经验内涵的概念的三种方法:直接性界定、操作性界定和理论性界定。概念的有效性指的是这个概念不仅具有经验内涵,而且概念能够代表它所要描述的对象。1.3.2 1.3.2

11、概念的评估概念的评估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u 定定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1.通则的特性和分类通则的特性和分类2.假设的检验假设的检验3.第第2 2章章 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命题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命题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2.1 2.1 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命题命题(Statement)(Statement)通则(通则(GeneralizationGeneralization)假设(假设(HypothesisHypothesis)定

12、律(定律(LawsLaws)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命题(命题(Statement)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以概念为基础,对事实或现象进行分类和分析,概括或假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给予合理的解释。u 2.1 2.1 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2.1 2.1 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多概念命题(通则)多概念命题(通则)是建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基础上的命题。政治科学研究中涉及的大多数命题都是多概念命题。如“所有的商人都是共和党人”单概念命题单概念命题是由一个概念和逻辑词语构成的命题。如:“美国

13、是总统制国家”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通则(通则(Generalization)多概念命题就是通则(Generalization),是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命题。通则与单概念命题的区别就在于通则不指涉特殊的事物和人,而是指涉不同种类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通则对于政治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于政治现象更为简约、更为普遍的描述;另一方面源自通则自身的特点和功能,通则关注的是不同种类的现象以及不同种类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使得通则本身对于某些政治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和预测功能。u 2.1 2.1 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2.

14、1 2.1 命题的分类命题的分类通则的两种形式通则的两种形式 定律(定律(Laws)一个定律是一个真实的假设,是被证实的假设。假设假设(Hypothesis)一个假设实际上是对概念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的一种猜测。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一个科学的通则必须满足三个要求:一个科学的通则必须满足三个要求:条件条件经验经验抽象性抽象性u 2.2 2.2 通则通则的特性和分的特性和分类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一,从结构上来说,科学的通则一般以有条件的形式来陈述概念之间的经验关系。通则通常由条件句“假如,那么”来表示。通则的基本格式是:“对任何X来说,如果X是A,那么X

15、也同时是B”u 2.2 2.2 通则通则的特性和分的特性和分类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二,通则除了具有条件形式之外,科学的通则还必须是经验的,即以某种方式建立在观察和经验之上。首先,通则是经验的,必须满足通则所包含的概念是经验的这一条件。其次,如果通则是经验的,那么它在语法规则上必须是正确的。最后,通则不能被检验,还有可能归因于通则中界定和解释概念的方法。u 2.2 2.2 通则通则的特性和分的特性和分类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第三,通则还必须满足通则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即“通则的范围不受限制”这个要求。首先,“通则的范围不受限制”指的是通则指

16、涉的对象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广泛的”还是“特定的”。其次,“不受范围限制”的通则和特定的事实断言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经验上的而在于学术意义上的。应该认识到,借助修饰词可以使一个通则或多或少地受到限制。然而,这不是要求限制通则的范围。通则范围的“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有限与无限”与通则指涉种类的“广泛与狭窄”要区分开来。u 2.2 2.2 通则通则的特性和分的特性和分类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遍的通则普遍的通则一般形式是:“所有的A是B”,或者“对于所有的X来说,如果X是A,那么X是B”。根据通则解释力大小根据通则解释力大小统计的通则统计的通则较弱的形式是“有些A是B”,“大多数A是B”,或“A趋向于B”。较强的形式是“百分之七十五的A是B”或“A为B的概率是零点七五”。u 2.2 2.2 通则通则的特性和分的特性和分类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u 2.3 2.3 假设的检验假设的检验2.3.1 2.3.1 假设检验的逻辑基础假设检验的逻辑基础2.3.2 2.3.2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2.3.3 2.3.3 假设检验的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