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讨一、文献综述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它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称之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无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处在发展中的国家,达都面临着未成年人犯罪迅速增多,犯罪率日益攀升的严重状况因此,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制订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及其特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制订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从而建设和谐社会一)国内研究现状未成年人犯罪,又称“少年犯罪”,是相对成年人犯罪而言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不仅包括未成年主体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还包括某些触犯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狭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是指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我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 8周岁的公民” 赵秉志在《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卷)》指出:在我国现行的刑法学理论中,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 1 4 周岁不满 l 8周岁的人所构成的犯罪。
二、论文提纲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界定(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趋势1、犯罪主体2、犯罪手段3、犯罪类型4、犯罪组织形式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一)未成年犯罪的主观因素1、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2、未成年人不良的个性倾向性(二)未成年犯罪的客观因素1、家庭因素2、学校因素3、社会因素三、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1、重视家庭教育2、倡导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3、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提高家长家教水平4、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1、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关爱学生3、开展法制教育4、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5、整顿校园及周边秩序6、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1、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局面2、推动专门 ( 工读)学校的建设和改革3、加强社区建设4、净化社会环境(四)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司法预防三、参考文献[1]杨晓梅.青少年研究 [ J ].法律科学,1998(7). [2]康惠农.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 年犯罪研究 [ 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康树华.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答问[M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4]钟晓玲.恶性势力犯罪之我见 [ J ] .山西广播 电视大学学 报,2008:( 5 ) . [5]2004年《最高法审判参考》第9期. [6]赵秉志.刑法纵横[ 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高铭喧.马克昌.中国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孙应征.陈晓枫.刑理实证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5. [9]王仲兴.刑法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10]姚建龙.从少年法庭到少年法院一对我国目前刨设少年法院的几点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1(6). [11]肖建国.试论少年法院建设过程中的疑难问题[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 4 ) . [12]【美】斯蒂文.A .德津.美国少年法庭[J].青少年问题,2002 ( 2 ) . [13]刘立宪.张智辉.司法改革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14]【日】森武夫.犯罪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 9 8 2 . [15]周国平.犯罪学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 9 8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