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

上传人:丹**** 文档编号:326364150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任务群的核心要义【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运用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建构了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研读课程标准时,要注意理解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原则,把握语文课程内容的主题领域和表征路径,熟知语文课程的层级关系和教学指向。基于语文课程运行视角深刻认知课程内容的中心地位,持续探索课程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有效路径。【关键词】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修订理路语文课程内容是一个“本体论”层面的难题,也是语文课程改革历程中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从语文课程运行视角来看,其中隐含着一个“六位一体”的逻辑链条,即课程性质定位、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

2、筛选、教材内容编制、教学内容转化、课程评价反馈。其中,课程内容既要体现课程性质、呼应课程目标,又要助力教材内容编制、教学内容转化,还要引领课程评价变革。从这个意义而言,课程内容居于课程逻辑链条的中心地位,甚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效度。自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以来,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研究的滞后,以及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等学科前沿成果转化到语文课程中的迟缓,历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没有完善地呈现课程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清晰剥离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甚至把课程内容窄化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理辨析和实践探究层面,我们也常常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等同或者混淆。因此,在

3、开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问题。通过梳理语文教育研究前沿动态,分析国际母语课程改革趋势,开展语文课程改革现状调研,我们明确了课程内容修订的基本原则,筛选了课程内容的主题范畴,建构了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一、语文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原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力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全面对接,紧扣语文课程的本质特性,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依据新修订的语文课程目标,设置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按照四个学段来呈现具体内容。整体而言,在修订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语

4、文课程“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以文化人”是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集中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提出新要求、创设新契机,也带来新挑战。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在课程总目标的前两条也提出“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新修订的课程内容积极渗透课程理念,全面对接课程目标,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内容,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文化维

5、度作为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抓手,在语文课程中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充分彰显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力求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功效。(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回望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其中隐含着“双基”“三维”到“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位移轨迹。素养立意的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对“双基”“三维”的目标整合,又要融入新时代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诉求,优化和重组内在逻辑结构,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因此,以核心素养为纲来选择和组织语文课程内容,仍然非常关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读写策略和思维品质,以及情

6、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要素,依托语文学习任务群对其进行情境化包装、活动化呈现,更加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实际。课程内容在学习主题、表征方式等方面,都密切关注义务教育阶段与普通高中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力求突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建构丰富的语文学习经验,尤其要比较全面地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需要的语文学科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三)促进语文课程内容结构的深度变革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方式曾经出现过学科知识为纲、文本类型为纲、能力训练为纲等多种类型,它们在语文课

7、程改革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们过去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和认知不够深入,追求课程内容的表层式线性排列,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转化出现机械和僵化状态。新课标坚持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运用语文学习任务群建构“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统整学科知识、文本类型、能力训练,嵌入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融入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沉浸式、过程性的语文学习体验,试图赋予“结构化”更为深层的内涵。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建构过程中,坚守育人导向,坚持继承创新,突出学科特性;遵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线索,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活动、学习情境、

8、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多种要素,设置六个学习任务群促进语文课程内容深度变革。二、语文课程内容的主题领域和表征路径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特点,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做了微调,表述为“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为了保证核心素养落地落实,新课标在参照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六个学习任务群,建构了语文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在课程内容的主题范畴、载体形式、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作出明确表述。(一)融合丰富的学习主题和载体形式为了突出语文课

9、程“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将主题范畴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三种文化”的核心地位。依据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对“三种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内容要旨和主要载体都做了详细阐释。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主要载体确定为“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10、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5,等等。同时,新课标也倡导在聚焦中华文化的同时,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主题,建议依托“外国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实用性文章、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等”开展学习活动6。这些阐释指引了语文课程实施的正确方向,提示了可以选择和整合的学习主题和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二)采用适宜的组织形态和呈现方式课程内容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每个任务群贯串四个学段,螺旋发展,体现学段特征,坚持阶段性、层次性与整

11、体性的统一;突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又与高中阶段相衔接。课程目标以四种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分条描述每个学段之下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呼应,以学习任务群为主线,分条描述每个学习任务群之下四个学段具体的“学习内容”,根据学段特点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示”,将四种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比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在第四学段描述了三条“学习内容”: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梳理学过的语言现象,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丰富自己的

12、积累。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出“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随文学习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等教学提示。同时,为了呼应学业质量标准第四学段水平描述,专门在“教学提示”第五条强调了识字写字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独立识字和运用汉字的能力。课程目标指向“学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课程内容指向“学生通过学习什么才能达到那个程度”,而学业质量标准则指向“怎样才能知道学生达到了那个程度”。课程内容的组织形态和呈现方式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呼应性和一致性。三、语文课程内容的层级关系和教学指向运用学习任务群建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在高中学段刚刚起步,对于义务教育

13、学段而言则是全新尝试。由于依据新课标修订语文教材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语文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面临课标和教材之间的差异。我们建议语文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的结构逻辑和相互关系,通过课堂实践持续探索从课程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有效路径。(一)把握学习任务群的层级类型和内在关系新课标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基本覆盖了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语篇类型,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融合问题导向、自主合作、个性化与创造性等学习因素。它们与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存在多重对应关系。每个学习任务群具有特定育人功能,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又各有侧重。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

14、同的是,新课标将课程内容下属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做了类型划分。第一层包含“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包含“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这种类型划分更为突出语言文字在语文课程内容中的奠基作用,明确区分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阅读、基于审美鉴赏的阅读,以及提升思维能力的阅读在课程内容中的不同指向,同时也强调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的综合历练功能。从内在关系来看,六个学习任务群各自独立但又交叉渗透,在教学中可以相互对接或者延伸,追求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

15、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协调融通,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难度,统筹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需要说明的是,六个学习任务群并不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新课标设置六个学习任务群意在突出课程内容的典型性,通过精选典型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过程,掌握典型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获得典型的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合、重构适宜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

16、。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及时提供支持和反馈,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二)理解学习任务群的内容重心和教学要点新课标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力求与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衔接,同时在名称表述和内容设置方面也专门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量身打造。从名称表述来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与高中语文课程相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略微调整,而“跨学科学习”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独有的学习任务群。从内容设置来看,“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侧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探究汉字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积累和梳理活动夯实语文基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侧重引导学生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在具体交际语境中,根据特定交流对象有效传递和表达观点,满足不同生活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