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素养国学必读知识训练一《论语·学而篇》节选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一讲 古文今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②时习:时常温习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③说(yuè):同“悦”,高兴、喜悦的意思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①朋:志同道合的人②乐(lè):快乐译文: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知:了解②愠(yùn):怒,生气,怨恨,不满恼怒,怨恨③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译文:有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生气,这难道不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练一练1.读一读、背一背,用“○”圈出句中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2.我会选择正确读音,正确的读音打“√”不亦说乎(shuō yuè) 不亦乐乎(lè yuè) 人不知而不愠(wēn yùn)3.查字典填空1)“朋”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音节为 ,组词: 。
2)“远”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音节为 ,组词: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 . (2)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 .5.精彩回放我能补充完整子曰:“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6.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我会选一选 (1)“不亦说乎”中的“乎”的意思是( ) A.吗 B.啊 C.了(2)“子曰”中“子”是指 (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3)“不亦君子乎”的原因是( )A.学而时习之 B.有朋自远方来 C.人不知而不愠(4)“学习要常常温习知识”和( )意思相同A.学而时习之 B.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A.疑惑 B.责问 C.陈述 D.反问8.“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写的是哪句话的意思?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节选二 讲一讲古文今义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shēn),以孝著称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
③传:老师讲授的做人的道理、知识、技能等 译文: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①道:通“导”,治理千乘 shèng)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时期,打仗用兵车,故车辆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弱千乘之国,即代指大国 ②敬事:“敬”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即今人所说的敬业 ③人:这里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 ④使民以时:“时”指农时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严谨认真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一练练1.读一读、背一背,用○圈出句中的整体认读音节2.我是小小书法家 fǎn xǐng chéng xìn jié shěng jìng ài 3.变音魔术师我会给多音字组词乘chéng( )shèng( )4.我会选择正确读音,正确的读音打“√”。
为人谋(mú móu) 三省吾身(shěng xǐng) 传不习乎(chuán zhuàn) 千乘之国(chéng shèng) 吾日三省吾身(wú wù)5.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1)吾日三省吾身: . (2)道千乘之国: . (3)使民以时: .6.精彩回放我能补充完整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 ?”(2)子曰:“ ,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7.我会选一选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不信”的意思是( )A.不被他人信任 B.对他人没有诚信 C.不信任他人(2)孔子要君主“使民以时”,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A.珍惜时间,不荒度光阴B.要体恤百姓,不要使百姓太劳苦C.计算好使用劳动力的时间8.我会用“吾日三省吾身”说一句话。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节选三 讲一讲古文今义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①弟子:这里指年幼之人 入:指在家②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弟同“悌”,友爱兄弟③谨.少言少语④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温和、善良的人⑤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或剩余的精力⑥文: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译文:孔子说:“小孩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端正译文:孔子说:“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严谨、认真;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一练练1.读一读、背一背,用○圈出句中的整体认读音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我是小小书法家 xiào shùn bǎo shí jū ān shèn yán 3.变音魔术师我会给多音字组词好hào( )hǎo( ) 4.我会选择正确读音,正确的读音打“√”出则弟(dì tì) 泛爱众(fá fàn) 敏于事(miǎn mǐn) 5.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1)入则孝: (2)出则弟: .(3)而亲仁: (4)有道而正: .6.精彩回放我能补充完整1)香九龄, ,所当执2)融四岁, 弟于长, 。
3)首孝悌, 知某数, 7.有人说,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 8.历史上有哪些孝顺父母的故事?选择一个给大家讲一讲 . . . .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为政篇》节选一 讲一讲古文今义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讨好别人,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2.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好比加工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