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决策机制设计优化及其案例分析一个劳资关系的分析视角 钱晨(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Summary】近年来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受到诸多关注,本文认为科学设计企业决策机制是可选的解决方案之一多数业主同时扮演股东和经营者两种角色,增加了公司治理的难度,为此本文构建多属性决策模型,并对两家案例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提高对员工利益诉求的重视程度能稳定劳资关系,相机治理机制中利益相关者参加的种类与决策稳定性成正比,此外经营者可认通过了解项目属性值灵敏度来提高对决策结果的预见性Keys】民营企业 决策机制 劳资关系一、引言企业经营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趋同与利益矛盾的双重效应,经营者从自利的动机出发,很可能会行使权力侵害企业价值的累积,因此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与监督是至关重要的江浙一带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由于其成长模式的特殊性,企业组织方式往往表现为业主同时承担主要股东和关键经营者的角色,于是公司治理保护和约束对象同时指向了同一个群体,增加了治理的难度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较股东单边治理而言,具有较强的公司治理效力,从而获得更优的决策效力近年来民营企业的用人成本持续升高,伴随着劳资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为此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机制与经营者决策机制接轨的思路入手,着重对经营者决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优化,旨在体现劳资利益关系的平衡,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出谋划策。
二、经营者决策机制优化(一)项目属性的选择及权重设置当前,已有研究更多的是依据传统项目评价指标来实现经营者决策,体现股东单边治理的企业价值,这些指标主要包含市场指标、产品技术指标、收益指标、管理指标和企业环境指标这些指标或多或少地倾向于考虑资方的利益诉求,而其他以劳方为主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则较难体现一些学者围绕投资的风险要素对决策指标进行优化(刘皓天,2009;刘晓峰、陈通,2011),另一些学者则对决策指标集聚方法进行探讨(饶扬德,2004)笔者通过文献梳理以及对浙江企业走访调查后体会到,一些企业决策者非常看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和判断,然而决策结果却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这一现象可总结为公司治理与企业决策的断层与脱节,倘若引入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作为决策项目属性,则可以让劳方诉求体现在决策环节当中本文将企业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以下5类: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借鉴纪建悦和吕帅( 2009)的研究经验,用利益相关者满足程度(sx)指标来表示项目属性,具体项目属性指标的选择则听取了访谈人员的建议,从指标的代表性、易读性和易得性出发,采用表1项目属性构建的项目属性权重为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故采用信息熵的客观权重赋值法。
信息熵的方法在决策者没有属性间偏好下是代替平均权重的最好方法,熵值并不是在决策或评估问题中某指标的实际意义上的重要性系数,而是在给定被评价对象集后,各种评价指标值确定的情况下,各指标在竞争意义上的相对激烈程度系数(卫贵武,2010)因此,熵理论作为一个不确定性的指标,在处理类似数据时会显得十分有用,例如从某个项目属性看来,所有项目方案都具有同样或相似的结果时,这个项目属性起到的优选和排序作用就很小,信息熵权重就可以自动识别并赋予较小的权重指标,以提高经营者决策效率二)相机治理动态情境下的模型构建本文使用多属性决策做为模型基础,借鉴一些学者关于决策方法应用的建议与启示(孔峰,2011;王文‘峰、刘新亮、郭波,2008;Chamodrakas et al,2011),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经营者决策是一个多属性决策过程,令B为企业项目预算,Caj3,债权人参与的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文章基于多属性决策模型,引入利益相关者相关者满足度指标作为项目属性值,通过TOPSIS方法对有限项目进行优劣排序,最终寻求令人满意的方案,并进行灵敏度分析,为经营者决策提供规范的程序化的操作建议,如图1所示。
三、案例比较分析本案例研究经过6个月的访谈,累计访谈了来自21家企业的30位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访谈时间累计52小时,访谈次数累计34次,其中着重对两家浙江省杭州市的制造业私营企业(杭州金丝源时装有限公司和浙江凯爵家具有限公司)的7位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跟踪式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要求每个被访问者以最近一次决策为依据,对可分配的额外补贴、资产负债率、股权分红和绩效奖励进行估算,结合由问卷数据测算的公司治理效率,一并成为本文经营者多属性决策模型的数据来源以文章构建的经营者多属性决策模型为研究准绳,分别以及对比探讨了在不同公司治理情境下经营者决策行为,从中揭示劳资关系的差异虽然两家企业的决策项目各有侧重,但对决策问题和模型结果的解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说服力一)案例1:杭州金丝源时装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99年在杭州萧山投资创建,并成立5人规模的董事会企业利益相关者中员工规模为700多人,债权人为1人,股东为4人,主要经营管理人员20余人,企业运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两种方式,由于属于典型的家族企业,企业经营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以“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事”的经营作风,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等第三方贷款的占比非常小,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在20%右,企业的成长基本依靠自身原始积累。
该企业年净利润约为2 000多万元人民币,利润主要用于每年例行的设备更新与该地区其他同类型的服装生产加工业企业比较,该企业的明显优势在于掌握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家族血缘为维系,在境外开立服装销售为主要功能的贸易企业以及研发为目的的小型设计办公室,以同时满足境内企业的销售要求和境外消费者的款式需求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印象颇为深刻的是该企业负责人曾多次提及员工利益问题,在问卷调查结果中也显示该企业属于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情境,并且对员工利益诉求重视程度较高,可以认为该企业属于员工参与的相机治理类型表2所示为问卷与访谈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表3表示TOPSIS的计算过程,结果显示与该企业公司治理情境相适应的项目优先排序为淡季安置、创新研发、更新设备和技术培训倘若经营者希望提高企业的决策效力,并稳定劳资关系,则可以适当采取将投入重心倾向于淡季安置和创新研发等项目二)案例2:浙江凯爵家具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坐落于杭州市余杭区朝阳工业园内,公司涉及研发、生产和销售多个环节,以漆料家具为其经营特点,主要产品涉及办公家具、宾馆套房家具、椅子和沙发等系列产品公司成立至今,陆续引进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家具制造与检验设备,以保证大订单的流水线质量检测。
根据实证调查结果,该企业的公司治理效力指数结果落在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区域内,从访谈过程中得知该企业债权人有权进入股东大会并参与讨论,因此可以认为该企业属于债权人参与的相机治理类型企业总经理与副总经理在访谈过程中曾多次提及企业发展问题,两名负责人都不满足于企业现有的规模,希望不断扩大,并且与其他杭州知名的家具企业合作,联合发展生产基地由于企业是总经理从白手起家创立起来的,许多业内人士对其做事风格和诚信问题较为肯定,2009年上半年企业以债权形式吸纳资金几百万元,为此总经理非常看重债权人利益,几次重大决策均听取了债权人的意见,并且允许债权人可以直接参与股东大会讨论表4所示问卷与访谈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表5表示TOPSIS的计算过程,结果显示与该公司相适应的项目优先排序应该为住房补贴、薪酬调整和创新研发这虽然与股东单边治理情境下的决策项目排序相同,但只能理解为数据上的巧合,其理论依据与机制原理大相径庭四、启示在低碳节能的政策压力下,江浙不少中小微民营企业面临创新升级和退出市场的艰难选择,此外西部开发和东部要素成本上升引发“用工荒”难题更是给经营者加了一道坎,从而出现的劳资关系紧张情况便时有发生,本文建议可通过企业决策制度保障适当地提高对员工利益诉求的重视程度。
民营企业业主同时扮演股东和经营者两种角色,增加了公司治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则更需要将利益相关者诉求引入到经营者决策过程中去,否则员工的利益保障将会成为发展瓶颈基于两家案例企业的实证分析结果,结合表6所示的结果稳定性比较,得到启示第一,从灵敏度分析经营者决策稳定性,发现愈多地考虑企业利益相关者种类,抑或采取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相机治理模式,能够取得更高的决策稳定性不难发现,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的决策稳定性比股东单边治理情境下略胜一筹,不稳定的决策容易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决策风险,这一分析结果值得经营者关注第二,经营者可以通过了解项目属性值灵敏度来提高对决策结果的预见性,能够更好把握企业长远规划灵敏度显示决策预估数据对项目排序的敏感性,揭露决策风险责编:梦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