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厥阴论治睡眠瘫痪症1例 王冰 王飞峰 刘晓楠【摘 要】 睡眠瘫痪症与厥阴功能失常相关,从厥阴论治睡眠瘫痪症,采用朱砂安神丸加减阴阳调和,心肝兼顾,神魂安定,临床取得良好疗效Key】 睡眠瘫痪症;从厥阴论治;朱砂安神丸R249.2/.7 【文献标志碼】 A1007-8517(2018)15-0070-01睡眠瘫痪症,亦称“睡眠麻痹”,民间俗称“鬼压床”,是发生在睡眠中的短暂自主运动不能的恐怖性体验青少年常见,通常于入睡或者觉醒过程中,突然发现肢体、躯干及头部麻痹,不能睁眼、讲话或呼救;呼吸存在,但常有窒息感;发作期间意识清楚,恐怖感明显,常持续1~3分钟,自行或在外界刺激下消失,能回忆[1]本病多以发作性睡病的一组症状出现,而独立发作的睡眠麻痹临床少见,然其发生对睡眠质量、身心健康均会产生不良影响笔者于临床从厥阴论治睡眠瘫痪症1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刘某,女,27岁,2017年12月3日初诊以“眠后醒转时躯体麻痹5月”为主诉就诊症见:眠后醒转时出现躯体麻痹,四肢不用,可睁眼,意识清楚但不能说话,自觉持续2~3分钟后自行缓解或努力挣脱、他人触碰时可恢复,醒后心慌,严重时一夜可发作2~3次,伴肢体倦怠,心烦、口苦,纳可,二便调,舌质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脉弦数。
平素情致不畅,易生闷气,无特殊疾病史西医诊断为睡眠瘫痪症;中医诊断为厥阴病,治宜清心疏肝,调和阴阳方选朱砂安神丸证处方:冲服朱砂0.5g,生地20g,黄连10g,当归20g,酸枣仁30g,柴胡20g,远志18g,炙甘草12g,半夏9g,桔梗15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二诊:服药期间发作一次,口苦较前好转,自觉心情舒畅,仍肢体倦怠,舌质暗,苔白,脉弦守上方加茯苓15g,继服7剂后仍以朱砂安神丸为主方加疏肝祛湿类药物治疗1月,回访患者诉睡眠瘫痪未再发作《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厥阴处在“两阴交尽,一阳初生”阶段,寓有阴尽阳生之意睡眠瘫痪症多发生在人将要入睡或者即将苏醒之时,此时恰恰处于阳尽阴生和阴尽阳生之时,阴阳之气均处于较低水平,若阴阳交接转化发生异常,气机逆乱,脏腑经络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则易发生睡眠瘫痪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故睡眠瘫痪症发作与心肝关系密切,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司寤寐;肝主藏血,为魂之所居故在治疗上采用朱砂安神丸加味,本方以朱砂、生地为君,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神农本草经》谓之“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具有清心镇惊,安神解毒之效;生地养血滋阴清热;柴胡有疏肝解郁之功,可涤荡饮食积聚,推陈致新以除邪气;黄连苦寒,入心胆经,清心泻火除烦;当归辛温补血润燥;酸枣仁入心肝胆经,养心益肝安神;上四味俱为臣药,君臣相伍,重镇安神,滋阴补血。
茯苓可补气宁心藏神;远志取其养心血,镇惊宁心之效;半夏取其燥湿之功,亦有记载认为半夏具有交通阴阳的作用[2],《夏小正·五月》:“夏至之日鹿角解,后五日蜩始鸣,后五日半夏生即尽管自然界阳气很盛,阴寒之气却也开始氤氲而生,半夏生在这个时候,有“从阴到阳”之特性,又因半夏主降,故也能“从阳到阴”,以上共为佐药使药以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缓留于心肝;炙甘草调药和中,以防黄连苦寒、朱砂质重碍胃全方标本兼治,阴阳调和,心肝兼顾,神魂安定Reference[1]慈书平,包亚军,吴占敖.常见睡眠疾病基层诊断标准相关问题的探讨[J].实用医药杂志,2008(2):158-160.[2] 孙建平.治疗失眠宜用半夏[J].光明中医,2004(4):36.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8年8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的其它文章通络宁心方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冠脉血流速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4例临床观察沙参麦冬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临床观察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临床观察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