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

上传人:zsz****01 文档编号:324356577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

2、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4、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 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 pH 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 pH 比较()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5、“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6、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

3、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7、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1/9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 种B5 种C6 种D7 种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

4、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10、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 BO2 CNaClDNaOH11、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1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

5、增加的是2/9()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 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5、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16、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17、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18、用“W”

6、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 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 CO,后停止加热C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19、某同学在量取 10mL 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 10mLB小于 10mLC大于 10mLD无法判断20、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3/9AZn、Ag、CuSO4溶液 BZn、Cu、Ag、H2SO4溶液CCu、Ag、ZnSO4溶液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

7、1、现有:四氧化三铁;食盐水;水;高锰酸钾;洁净的空气;液氧;二氧化锰;铁粉;澄清石灰水;胆矾 10 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2、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的流程图。请回答(1)应称量_ gNaCl,需加水_ mL。(2)若称量 NaCl 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直到天平平衡。(3)取上述溶液 10g 加水稀释到_g,可得到 5%的 NaCl 溶液。3、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组成分子的种类,肯定不会改变的是_;肯定会改变的是_;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_

8、。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如图是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1)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 _ 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_。4/9(2)B 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_ g(说明:1g 以下用游码)(3)D 操作应选用 _ 的量筒(从 10mL、50mL、100mL 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 _ 处保持水平。(4)E 操作的后果是 _,E 操作的目的是 _。(5)若 B 的操作是正确的。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9、15%的是 _(填序号)。C 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D 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E 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6)实验结束后,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2、南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提纯 NaCl 的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依次为图中的(填序号)_(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如图 A 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_时,应停止加热(4)若得到 NaCl 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_A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 把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较多固体粘在了蒸发皿上D 溶解 11g 含有泥沙的 NaCl 时,加入的水

10、量不足5/9(5)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 50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_A 量筒 B 天平 C 烧杯 D 漏斗 E 蒸发皿 F 玻璃棒 G 酒精灯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1)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 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 和 Fe2O3),其反应原理为 2Fe2O3C高温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理充分反应,如图所示为固

11、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生成 CO2气体的质量为_g。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 FeO 的质量分数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2、小新用 20g 含碳酸钠 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g;(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3)将 200g 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6/9液,需蒸发水_g.7/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12、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C2、A3、A4、D5、B6、B7、B8、C9、B10、A11、C12、D13、C14、C15、A16、A17、C18、B19、C20、A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2、7.5 42.5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03、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8/91、3装瓶贴标签 6.5 50mL最低易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损破,从而污染溶液加快溶解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玻璃仪器已经洗干净2、C、B、A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较多固体 BCD DEG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1)30%;(2)1.1g;36%2、(1)10.6;(2)4%;(3)120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