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文得****题库 文档编号:324284097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1.某医院2006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10000例,该年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40例,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为10例,则该医院2006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 )。A.0.1%B.0.4%C.0.5%D.20%E.25%【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分子是该年漏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10,而分母是(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为50,则漏报率(10/50)100%20%。2.将重金属铅对小鼠灌胃染毒,剂量为25mg/kg体重,该剂量相当于铅在( )。A.脑中的量B.骨中的量C.胃肠道中的量D.血中的量E.肾中的量【答案】:C【解析】:在毒理学实验中,

2、动物的染毒剂量又称为给予剂量。铅是多脏器毒物,对脑、肾组织等均可产生毒作用。AE两项,为铅在损害作用部位的量,即靶剂量。B项,铅可经再分布在骨中蓄积,但无明显毒性,为其在贮存库中的量。C项,为铅在接触部位且可供吸收的量,即应用剂量,与给予剂量为同一概念,因此答案选C。D项,为其吸收入血的量,即内剂量。3.急性毒性试验常用的参数有( )。A.LD50B.ZacC.剂量-反应曲线D.LD100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急性毒性试验常用的参数有LD50、LD100、Zac、剂量-反应曲线等。A项,LD50(半数致死剂量)是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B项,Z

3、ac(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即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从产生急性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大。C项,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种群中质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D项,绝对致死剂量(LD100)是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4.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 )。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漏报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答案】:B【解析】: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5.以下何为非自然疫源性

4、疾病?( )A.鼠疫B.血吸虫病C.森林脑炎D.兔热病E.蜱传回归热【答案】:B【解析】:自然疫源性是指某些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类的参与,通过媒介感染宿主从而造成流行,并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当有人类介入时,可造成人的感染和疾病在人间的流行,但这对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长期保存不是必需的。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人在血吸虫的繁衍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血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病,为非自然疫源性疾病。6.在病因推断中,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A.人群归因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归因危险度D.特异危险度E.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答案】:B【解析】:A项,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说明暴露

5、对一个具体人群的危害程度。B项,相对危险度通常包括了危险度比或率比,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C项,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D项,特异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含义相同。E项,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为病因分值,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7.某病在观察期内发病,在此期间内治愈,愈后又发生同一疾病,算作( )。A.两个新发病例B.同一个新发病例C.一个新发病例,一个现患病例D.两个现患病例E.以上均不对【答案】:A【解析】:发病率是指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其中同一人在观察期间多次发病应按照多个

6、新发病例计算。8.下列关于甲型肝炎的人群易感性说法正确的是( )。A.1岁以内的婴幼儿对HAV易感性高B.人群对HAV普遍易感C.HAV人群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D.感染HAV后的人群可获得短暂免疫力E.婴幼儿期甲型肝炎的易感性最低【答案】:B【解析】:A项,2岁以内,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存在母传抗体抗-HAV而易感性低。BC两项,人群对HAV普遍易感,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D项,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E项,婴幼儿期甲型肝炎的易感性最高。9.WHO报告(1969)的观点,可用来作为哺乳动物致癌试验判断阳性的根据,下述各点中,不正确的是( )。A.试验组发生对照组没有

7、的肿瘤类型B.试验组一种或多种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试验组每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多于对照组D.试验组发生肿瘤的组织器官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E.试验组肿瘤的发生时间早于对照组【答案】:D【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O,1969)列出4条判断标准,阳性结果的判断需满足下列反应的一种或数种:阴性对照组动物出现的一种或数种肿瘤,试验组动物均有发生,且肿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动物发生阴性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试验组动物肿瘤发生早于阴性对照组;试验组每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超过阴性对照组。10.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指肠引起炎症、削弱黏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

8、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中的( )。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关联的一致性【答案】:D【解析】:本题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推理符合生物学合理性。生物学合理性是指能从生物学发病机制上建立因果关联的合理性,即所观察到的因果关联可以用已知的生物学知识加以合理解释。一般来说,能被已知的生物医学知识解释的因果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11.我国甲型肝炎感染率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A.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低城市高B.北低南高,西高东低,农村低城市高C.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高城市低D.北高南低,西低东高,农村低城市高E.北高南低,

9、西低东高,农村高城市低【答案】:C【解析】:我国甲型肝炎感染率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高城市低的分布特点。这可能与我国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的食品、饮水卫生状况相对较高有一定的关系。12.(共用备选答案)A.率B.标准化率C.构成比D.相对比E.绝对数(1)反映血型为AB型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宜计算( )。【答案】:C【解析】: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观察单位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2)动态数列指标中的环比发展速度属于( )。【答案】:D【解析】:相对比是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环

10、比发展速度表示报告期指标的水平与相邻的前期指标值之比,属于相对比。13.被动转运包括( )。A.简单扩散B.胞吞C.膜动转运D.ABC都是E.ABC都不是【答案】:A【解析】:被动转运是化学毒物顺浓度差通过生物膜的过程,包括: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大多数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该转运方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滤过:是化学毒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14.乙型肝炎发病的时间分布是( )。A.春季高峰B.冬春高峰C.夏季高峰D.夏秋高峰E.无季节高峰【答案】:E【解析】:乙型肝炎呈世界范围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

11、的季节性,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15.秩和检验中,秩和T与P的关系是( )。A.T落在界值范围内,则P小于相应概率B.T落在界值范围内,则P大于相应概率C.T落在界值范围外,则P大于相应概率D.T落在界值范围上,则P大于相应概率E.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秩和检验中,T落在界值范围内时,P大于相应概率;若T值等于上、下界值或在范围外,则P值等于或小于相应的概率。16.关于生物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转化是指外来化合物经代谢转化生成代谢产物B.经生物转化后一般是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C.经生物转化后,外来化合物毒性降低D.生物转化可分为相反应和相反应两大类E.

12、生物转化主要在肝内进行,其他组织也有生物转化能力称为肝外代谢【答案】:C【解析】:生物转化是指化学毒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代谢产物的过程。分为代谢解毒和代谢活化:代谢解毒:化学毒物(高毒性)中间产物(低毒性或无毒性)产物(无毒性);代谢活化:化学毒物(无毒性或低毒性)中间产物(低毒性)产物(高毒性)。因此,经生物转化后外来化合物毒性既可能降低又可能升高。17.某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区间为1.12.8,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E

13、.归因危险度为50%【答案】:E【解析】:ABCD四项,由题干可知OR1.5,95%的可信区间不包含1且大于1,说明该暴露因素为危险因素(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E项,归因危险度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根据所给信息无法计算归因危险度。18.流行病学实验估计样本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A.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大小B.疾病在人群中的相对危险度C.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数值差异的大小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E.是单侧还是双侧检验【答案】:B【解析】:ACDE四项,影响流行病学实验样本量的因素有:结局事件在未干预人群/对照组中的预期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

14、比较数值差异的大小;研究对象分组数量;型错误()出现的概率,即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的大小;型错误()出现的概率;单侧检验或是双侧检验。B项,疾病在人群中的相对危险度不是影响流行病学实验估计样本大小的因素。19.简略寿命表ex的计算公式为( )。A.exTx/(nlx)B.exTx/lxC.exnlx/lxD.exTx/dxE.以上均不对【答案】:B【解析】:期望寿命ex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到X岁时,尚能存活的平均年数,表示为:exTx/lx,其中,Tx代表生存总人年数,lx代表尚存人数。20.代谢酶的单功能诱导剂发挥作用是通过( )。A.AhR结合B.CAR结合C.PXR结合D.Nrf2结合E.PPAR结合【答案】:D【解析】:酶诱导剂可分为单功能诱导剂和双功能诱导剂两类。单功能诱导剂能够诱导催化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