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

上传人:Su****2 文档编号:324117665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凉山州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本试卷分为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又分为第卷和第卷。A卷(共100分)第卷 选

2、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 )A. 憔悴(qio) 篡改(chun) 喧嚣(xio) 屏住呼吸(png)B. 掂量(din) 掰开(bi) 忌讳(hu) 绚丽多姿(xun)C. 找茬(ch) 陨石(yn) 污秽(su) 姗姗来迟(shn)D. 赫然(ch) 哺育(b) 要诀(ji) 酣然入梦(hn)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邓稼先心里怀着对祖国挚痛的热爱,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B. 中国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在核动力领域颇有建树。C. 2022年农历虎年春晚为海内外华人奉上一台高谈阔论的春节文化盛宴。D.

3、电影长津湖塑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B. 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C. 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D. 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等乡土文化意蕴丰厚。4.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直至今日,这一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但真正落实到位,让每一位学生均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一方面劳动教育如何才能成为学校易于开展的一门功课。谁都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4、可现实中的学校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因此,只有因地制宜解决好现实困难,学生的劳动技能才能够提高。另一方面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对劳动教育兴趣。A B. C. D.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春望的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被誉为“诗圣”。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C. 叶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倪焕之。D. 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变色龙我的大学。二、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25分)(一)(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

5、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6.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D.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选文是诸葛亮呈给刘禅的表。B. 选文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C. 诸葛亮首先向刘禅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之后提出三条建议。D.

7、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严明赏罚是文章的主旨所在。8. 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A. 今天天下三分,益州困苦穷乏,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秋天。B. 如今天下三分,益州困苦穷乏,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C. 今天天下三分,益州疲劳偏僻,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D. 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劳偏僻,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秋天。(二)(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管仲得其所欲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施伯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

8、授之。”鲁君欲杀管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乃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节选自智囊全集)注释:鲁:鲁国。当时,管仲被囚于鲁国。施伯:鲁国大臣。夷吾:即管仲。槛:古指囚禁押解犯人的车子。这里作动词用,指囚禁押送。9.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使人请管仲于鲁 使:派B. 寡君欲亲以为戮 欲:欲望C. 欲速至齐 至:到D. 其所唱适宜走 走:奔跑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11. 选文中管仲的智慧体现在哪

9、些方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古诗文积累(6分)12. 古诗文默写(1)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视死如归、舍身取义决心的诗句是:_?_。三、作文(6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一百年前,共青团成立之际,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

10、代”纷纷觉醒。新时代建设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的身影: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美丽的校园里不懈奋斗“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要求:请以“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有的样子”为文章的结尾,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14. 按要求作文。请以“ 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600至8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

11、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B卷(共50分)四、现代文阅读(30分)(一)(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敬畏一粒米林文钦一粒米能有多重?我一直以为,它重如一座山。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在深秋的时候总是出去“捡地”,就是去大地里捡拾农人秋收后遗落在地里的粮食。每次母亲都要走上好几十里的地,背回来半麻袋瘦瘦的稻秆儿,脱了皮,最后能收获一海碗的大米。母亲一点点地积攒着,然后用它们给我们当口粮,那是儿时我们所有的营养来源。粒米之恩,能与皓月争辉!米吃多了,就有了想法。诗人说“米是漫山遍野的精灵,是生长绿色的种子,是陆地结的珍珠”,我也有这个感觉。有时我看到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会产生一番联想:这

12、粒米,不知道是哪粒种子被种在土里,经过了多少风霜雨雪,又被哪个农民精心养育,浇水、施肥、捉虫、打药,顶着酷暑烈日收割了来,再冒着酷暑高温脱了粒。脱一遍还不算,再脱一层皮,再脱一层皮,成为白白亮亮的精米,大有缘法落到我的饭碗里,结果不等它入口,就被轻轻抛弃,假如这米有灵,不知道会不会伤心?对米,汪曾祺先生有过经典描述。其笔下有一个叫作八千岁的人物,开着一个米行,他店里一溜排开几个大米园,从“头糙”“二糙”“三糙”到“高尖”应有尽有。挑箩把担卖力气的吃头糙米,一老碗紫红的糙米饭,上面堆上岗尖岗尖的腌小鱼和小青菜,大口大口吞食;住家铺户吃二糙三糙米,比头糙精致,米色亮白一些;所谓高尖,精致透亮,只有

13、高门大户才吃,普通百姓不是吃不起,只是总觉得有些糟蹋。中国人自古惜福心理就十分强烈,字纸尚且不肯浪费,更何况养身的米?此外还有糯米和晚稻香粳。糯米不用说,常用来蒸八宝饭、包粽子;香粳米煮出粥来米长半寸,颜色浅碧如碧螺春荼,香味浓厚。西厢记里有一个章回专门说到崔莺莺吃的一顿便饭: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碗虾丸鱼皮汤,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红楼梦中也提到了红米、绿米。红的,颜色嫩红,味腴粒长,香气扑鼻,叫作“御田胭脂米”;那绿米,就是芳官吃过的“绿畦香稻粳米”。关于米,还有不少传奇典故。据说远古时期,上帝虽说把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命令他们流汗才有饭吃,但到底对自己

14、的造物心怀恩慈,命令地下的麦子长得如同一棵树一般,分出七股八杈,每一个枝头都有一个麦穗,于是天下万民不缺粮食。有一日上帝到人间巡行,发现麦子烂倒在泥里,上帝一怒之下改了规矩,下令麦株从今以后只结一穗,且不时有风雹雷灾、水患火欺,以此惩罚不知惜福的凡间生灵。真正有品德、有修养的人不肯怠慢了世间万物,尤其是珍珠一样的米。在弘一大师的眼里,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白菜好,咸苦的蔬菜好,倘跋山涉水之际能有一碗白米饭,更是好上加好。我在闽东太姥山的摩宵庵吃过一次素斋。那些不起眼的素菜素饭,盛在清素的餐盘里,竟是那样温润有致,不由心生一丝感恩,细细把一碗米饭装进胃里,生怕丢弃一粒米。对生命的敬畏,源自一粒粒米。(选自意林,有删改)15. 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第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粒米之恩,能与皓月争辉!16. 从引用的角度品味文中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诗人说“米是漫山遍野的精灵,是生长绿色的种子,是陆地结的珍珠”,我也有这个感觉。17. 作者为什么认为“一粒米”重如一座山,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18. 作者对生命的敬畏源自一粒粒米,生活中有什么是你敬畏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二)(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刺绣,针尖上的千年国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