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性必修下册1. 2 孔雀东南飞并序 讲义 (含详解)

g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1KB
约24页
文档ID:324091627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性必修下册1. 2 孔雀东南飞并序 讲义 (含详解)_第1页
1/24

一、读准字音自缢(yì)  箜篌(kōnɡ hóu) 公姥(mǔ)伶俜(pīng) 葳蕤(wēi ruí) 绣腰襦(rú)玳瑁(dài mào) 蹑丝履(niè) 纨素(wán)明月珰(dāng) 磐石(pán) 拊掌(fǔ)窈窕(yǎo tiǎo) 便言(pián) 否泰(pǐ) 踯躅(zhí zhú) 青骢马(cōng) 赍钱(jī)鲑珍(xié)二、辨识通假(1)吾今且报府(“报”同“赴”)(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4)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三、一词多义(1)谢(2)适(3)遣(4)取(5)会(6)相(7)为(8)见四、词类活用(1)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3)晚成单罗衫(名词作状语,在晚上)(4)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5)槌床便大怒(名词作动词,拍,敲击)(6)交广市鲑珍(名词作动词,买、购进)(7)自名秦罗敷(名词作动词,命名)(8)仕宦于台阁(名词作动词,任官)(9)头上玳瑁光(名词用作动词,发光)(10)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11)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享受荣华)(12)千万不复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五、古今异义(1)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2)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3)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4)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今义:睡觉的地方5)再拜还入户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6)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7)自可断来信古义:使者,指媒人今义:寄来的书信8)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处置今义:对有错之人做出处罚决定9)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10)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11)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往来通达12)郁郁登郡门古义:繁盛的样子今义:不高兴13)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常指奉承、拍马六、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本义:公公和婆婆    文中义:专指婆婆2)昼夜勤作息本义:劳作和休息 文中义:专指劳作3)我有亲父兄本义:父亲和哥哥 文中义:专指兄长4)我有亲父母本义:父亲和母亲 文中义:专指母亲5)逼迫兼弟兄本义:弟弟和哥哥 文中义:专指兄长七、文言句式(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是”表示判断)译文:你是大户人家的子弟2)非为织作迟判断句,“非为”表否定判断)译文: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3)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译文: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

4)今日被驱遣被动句,以“被”为标志)译文:但今天还是要被驱赶5)渐见愁煎迫被动句,以“见”为标志)译文:渐渐地被忧愁煎迫6)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句,“何言”即“言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至动词前)译文: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7)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句,“相”偏指“你”,作“负”的宾语)译文:我向天发誓永远不会辜负你!(8)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句,“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见录”即“记着我”)译文:你既然如此记着我9)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庭树”应置于动词“缢”前)译文:也自己在庭院中的树上吊死10)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台阁”应置于动词“仕宦”前)译文:在大官府任职八、文白对译[资料链接]《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本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等清规戒律本篇所涉及的问题很深很广,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突出地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在本篇中,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的体现者,直接制造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1.乐府与《乐府诗集》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乐府诗集》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 000多首2.乐府双璧·乐府三绝“乐府双璧”指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诗》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纪实性叙事诗《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文本鉴赏]这首诗叙述了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诗篇对这对年轻夫妻的不幸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刘兰芝的反抗精神给予了热情的赞扬,有力揭露了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诗歌末尾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以民歌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答案] ①托物起兴 ②发展 ③高潮 ④告诫后人任务一 理解诗歌内容1.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词为开篇,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说明刘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②证明焦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③直接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2.第二段从十三岁说到十七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烦琐这是古诗中常用的“赋”的手法2)作用:①表明了刘兰芝的聪明伶俐、心灵手巧②刘兰芝有这样优秀的品德仍被驱遣,突出了刘兰芝的无辜与委屈。

③照应了刘兰芝“三日断五匹”以及做嫁衣时“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情节,表现了刘兰芝的勤快、利落3.刘兰芝为什么在离别前还要“严妆”一番呢?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表现了刘兰芝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她是“严妆”来的,因而也要“严妆”走,从中可以看出她遇事沉着、冷静、镇定自若2)作用:离别前“严妆”这个细节精巧而别致,对于刻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可以说有“一石三鸟”的作用:①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刘兰芝外貌的俊美;②刘兰芝梳妆打扮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充分展示了她蒙受委屈后保持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情操和柔中寓刚的性格特征;③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刘兰芝不愿离开焦家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痛苦和凄楚4.体味焦仲卿与他母亲及刘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答案] ①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恩爱;②初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

他虽然很爱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贰,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他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刘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③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5.写刘兰芝与婆婆、小姑告别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与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就要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刘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焦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的表现6.“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被逼迫的,为后面写两人的殉情奠定了基石。

②在分别之时,刘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7.在封建社会中,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然而诗中是很有地位的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了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