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Darst****oung 文档编号:324090772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东湖高新区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武汉东湖高新区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东湖高新区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东湖高新区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知识点1、 汉字在我国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 隶书 、楷书 五种字体最为典型。2、甲骨文是刻在 龟甲 或 兽骨 上的文字,主要在 商周 时期使用,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3、金文是篆刻在 铜器 上的文字,主要在 商周 时期使用。 小篆 是从战国时期 秦 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4、隶书形成于 战国晚期 ,通行于 两汉 。它成为汉字发展历史上的 分水岭 。5、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 规矩 、 楷模 意思。进入 南北朝 以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6、中国书法字体

2、,按照传统可以分为小篆 、隶书 、 楷 、行书 和 草书 。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王羲之 ,他的代表作是 兰亭集序 ,这个作品被后世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怀素和尚被后世誉为“草圣” ;被合称为“楷书四大家”的四位书法家分别是 欧阳询 、 颜真卿 、 柳公权 和赵孟頫。7、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 安阳 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 龙骨 。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 清朝 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8、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 甲骨文 ,

3、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 甲骨学 ”。9、调查报告由 标题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资料的整理 、研究结论 等几部分组成。10、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 查找图书 、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11、 汉字 是世界上 使用人口 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12、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千年的石佛像老实(石)人 扇着扇子说话疯(风)言疯(风)语老虎拉车谁敢(赶) 一二三五没事(四)13、 谐音古诗 竹枝词

4、 唐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留),何人不起故园情。24、 汉字溯源(1) 传说:仓颉造字(2) 造字方法: 象形:山、人、羊、网、日、月、水 会意:休(人靠木头休息)、采(手在树上摘果实) 指事:本(树根)、刃(刀锋所在) 形声:蜻、清、情、晴 注:形声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新的形声字,如星、凤;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新的形声字,如蜀、祭。25、 千字文节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