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24079273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开展的调查与对策建议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信贷资金的投放对县域经济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山区县受人们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信息闭塞以及区位优 势利用不到位等影响,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开展方面还存在滞后等问题, 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如何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与促进作 用,已是摆在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大田县经济金融 开展情况作了专题调查,从经济开展方式与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金融支 持经济开展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本课题通过走访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代表等,并与有 关领导、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座

2、谈与交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 运用专题调查、问卷调查、典型调查相结合等调查方法,较全面地收集 辖内近年来经济开展情况及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三农经济开展的积极作用,收集了银政、银企、银农对接的主要成 效、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的数据与素材,为完成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和 创造了较好条件。调查分析结果说明,金融作为县域经济开展特别是中小企业、三农 经济开展的最直接资金投入者,它对县域经济开展的支持作用是其他投(-)经济运行方面1、经济落后,开展层次低。大田县工业主要以资源加工型为主,这种 行业的特点是: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产品单一、能耗高、结构不易 调整,已失去计划经济年代的优势,甚至在

3、走下坡路。水泥、铁矿石、 原煤、电力依然是大田县工业的支柱,这几年产品产量基本上没增长, 有的产品产量在逐年下降。受市场制约,这些企业相当大的资产闲置, 企业非常困难,支柱产品已经支不住大田的工业了。经过多年的开展, 大田县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即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以矿产品为主的 矿产业、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业,由于生产能力缺乏,严重影响企业经济 效益,2018年水泥、铁矿石、铁精矿、原煤、石灰石等产品达产率分 别为47.3%、30.5%、38.7%、77.9%和85% , 1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亏损41家,亏损面达29.3%。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难度大。首先是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计 划

4、经济年代立足资源优势为大力开展大田县工业奠定了基础,但是进入 市场经济后,在九十年代初中盲目扩产,在指导思想上依然过分依赖资 源,且不注重技术进步,不仅不利于产业的升级,结构的调整,还要付 出高昂的代价,致使产品、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其二是企业组织结 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缓慢。98年以来,大田县国企改革取得历史性的 突破。但是,已失去改革的良好机会,企业的开展也受到影响。当前企 业改革本钱高、困难大,尤其是一些集团改革困难更大。如前几年,由 于决策失误,大田县一哄而起,盲目开展水泥行业,一时期新建、扩建 水泥厂达17家,年生产能力达220万元吨,生产能力达不到50%,严 重影响大田县经济的开展

5、。3、新兴产业开展迟滞,重点行业开展扶持不够。从调查情况看,全县 工业开展缺少排头兵”,新增的亮点不多。即宏观调控手段得不 到发挥以致确立的新兴产业、重点开展行业只停留在会议上和口头上。 如陶瓷行业,多年来都列入重点开展的行业,但都无法得到开展。大田 是福建五大瓷土资源县之一,储量大、质量好,大田陶瓷业曾为大田经 济开展作出贡献,被誉为“瓷都”的德化县曾屡次到大田县参观学习。 目前,大田陶瓷生产企业、瓷泥加工厂13家,总投资1660万元,年 生产规模3030万件,由于产品、技术、管理、市场等原因,陶瓷业整 体陷入困境。一是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 佳,产品大局部为普通瓷

6、,没有特色;二是产品销售不畅、积压严重, 大量货款被拖欠。自98年以来,各瓷器生产企业累计积压各类瓷器 1500多万件,占用资金达1550多万元。三是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 术落后,工人整体素质较低。四是技术力量薄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 能力差。五是企业经营者管理水平低。4、抵押登记难,影响对农村水电建设的投入。大田县小水电开展势头 良好,许多小水电企业期望通过抵押贷款担保进行融资来扩大规模,滚 动开展,但是,由于水电工程建筑物抵押登记权属模糊,具体由哪个部 门负责登记,大田没有具体规定,有关部门均无法在未经政府批准的情 况下受理、审查、发证。因此,小水电企业无法通过水工建筑物来担保 贷款,融资

7、渠道受阻,影响了小水电的开展壮大。大田县委、县政府决 定以新一轮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为契机,组织开展“农村水电建设年”活 动。据最新资料统计,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0.76万kw(不包括省定 开发的街面水库v290m以下蕴藏量),可开发量为12.6万kw(不含省 定开发的街面电站容量)。目前,大田县已建水电站142座,245台总装机8.09万kw ,占可开发量的45.9%。5、地方筹资和民间资金对实体投资缺乏。存在重对外招商引资和引进 区外资金,扩张实体投资,轻当地自筹资金,加之近两年民间资本对实 体投资欠佳,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实体投资缺乏相对弱化了信贷需 求。县政府鼓励积极引进区外资金,并实

8、行奖惩机制,对应用当地资金 没有相应措施,造本钱县资金大量外流,据统计,大田县资金外流达 36000万元。6、局部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主要是个私企业,不能提供完整的财务 资料,使金融部门难以把握其经营状况,如人民银行与县农村信用社为 扩大个私企业授信范围,对企业开展调查,因很多企业无法提供有关资 料而得不到授信。目前,大田县被评为A级信用企业数仅21家,影响 了对个私企业的信贷支持。7、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规模。大田县现有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 力不强,目前只有2家市级龙头企业。而且科技含量不高,加工能力有 限,加工产品档次不高,开发新产品能力不够,农产品贮藏,保鲜、加 工等设备、技术严重缺乏

9、,农产品的深加工量少,精加工更少,大局部 农产品只能以初产品或原料为主进入市场,农产品难以形成屡次增殖如 兔业开发总公司,缺乏加工企业,目前还无法解决肉免加工保鲜难的问 题,农达果蔬加工厂还只停在初加工上,无法进行深加工,其产品只有 依靠别人再深加工出口,制约了带动大田县农业的开展。同时,受自然 条件较差的影响,难以形成一乡一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大田县田间 经济作物除烟叶生产较稳定外,还找不到和烟叶一样具有较好的收益又 可在全县范围较大规模开展的产业。金融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很难找到好的工程。8、三资企业结构不平衡,综合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大田县外商 投资主要集中在投资少,风险小,见

10、效快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工 业领域,预期收预率低,资金回收期长,风险较大的一些影响经济开展 的瓶颈行业和高新科技行业,外商投资涉及很少。另外,外商投资企业 经济效益低,全县批办的三资企业87家,但是基本正常运作只有32 家,占总数的37% ,亏损面达83%。这是影响金融部门向三资企业投 入信贷资金的主要原因。(二)金融运行方面1、历史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除。如212省道公路贷款问题,虽经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屡次协调,仍无法解决,最终商业银行因股改 上市进行了剥离,因此地方政府的诚信问题受到质疑,造成近年来省市 商业银行对我县多个重大工程信贷准入的审查把关更加严格,基层商业 银行经营权受到

11、极大的限制,如县工商银行等个别金融机构经营权上收 至市行或省行。2、考核机制不完善,制约信贷投入。信贷员责任制明确及奖惩机制建 立后,信贷员风险意识增强,对一些可放可不放贷款,信贷员一般不予 推荐,影响了一局部开展有希望的企业,同时也影响了不良贷款的盘活。 前几年,金融部门粗放经营,不良贷款比例偏高,在清收过程中,由于 贷款责任人明确,信贷人员考虑自身利益,影响了不良贷款清收。3、贷款权限上收,影响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内部资金的管理权限上 收,贷款权限主要集中在省市分行,由于县级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过 小,新增贷款、大额贷款、首笔贷款均须按有关手续经过一级一级审批, 造成贷款审批时间拖长,制约

12、了基层行拓展业务的主动性,影响了贷款 业务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三)社会环境方面1、社会信用意识有待进一步培育。一是个别企业还贷意识淡薄,如: 省发改委委托省工行无息贷款给我县两个企业用于新技术开发各100 万元,由于企业缺少还贷意识,没有及时筹款还贷,也没有及时与省发 改委进行沟通联系,最后出现贷款人催收现象,并形成逾期贷款,给上 级有关部门留下大田县不够老实守信的不好印象;二是相当部份小企业 或民营经济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或造假等情况,由于存在小集体利益、个 人利益、眼前利益及小农意识,失去了与金融部门合作基础,限制了信 贷投放力度;三是缺乏个人信用意识,从调查情况看还存在单位干部职 工拖欠行

13、(社炭款现象据不完全统计金融机构结欠贷款达165万元。 一些群众与干部职工还存在信用卡消费后没有按期归还借款的行为,有 的经屡次崔收后才归还,有的那么需要通过司法程序才能落实归还。2、金融诉讼案件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表现为:金融诉讼案件在 审判环节胜诉率较高,但是往往卡在执行环节上,执行机关受到各方面 因素的影响,执行力度不够大,执结率不高,金融机构的抵押权难以实 现,有金融机构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现象。3、中介组织规范化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为:个别担保机构担 保基金偏小等,失去了与行(社)合作的主体与提供贷款信心;一些中 介评估机构为了眼前利益,出具高评估不实报告,不但对金融部门信贷

14、 风险构成较大威胁,也削弱了金融机构对抵押类贷款的投放额度;有关 职能部门对民众要求办理的房产两证手续多、费用高及一些地段不 能办理土地证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贷投放对象群体。五、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开展的对策建议(-)构筑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开展平台,提升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开展水 平 一是建立经济金融开展协调机制。建立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开展工作领导 机制,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提出需要解 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二是建立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要加 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一方面,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 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 另

15、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县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 和金融信息。要建立县域经济开展工程库,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三是建立经济金融支持保障机制。 县有关部门要针对县域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多种担保 方法,积极探索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创造条件建 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农业担保机构,为辖内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扫 除障碍。要针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贷 款投放增速缓慢等问题,定期与政府联合举办“产品供需见面会”,形 成政府搭台、银企唱戏的良好开端,以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发挥金 融对经济开展的支持作用。(

16、二)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经济开展增添活力 金融机构要运用各种信贷方式,及时有效地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 的信贷投入,确保新增贷款50%用于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工程所需的 大额资金,对县级以上的重点工程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给予重点 扶持。对已承诺的贷款,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要按工程建设进度催促金融 机构保证资金到位;对新的建设工程,金融机构要积极介入,主动参与 工程论证,对可行性工程积极向上级行推荐。要运用票据手段支持重点 建设,鼓励工程业主单位使用商业汇票,用于工程建设中购买钢材、水 泥等建筑材料,并通过银行承兑、贴现业务,帮助解决资金需求。(三)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金融部门要坚持扶优限劣原那么,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对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设项 目积极支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加工业、 淘汰行业不予贷款,防止出现新的重复建设。如对小水泥、小冶炼、小 造纸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