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24063389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代谢概述及糖代谢(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代谢概述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第一节:代谢概述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第二节:脂类的代谢第二节:脂类的代谢第三节:蛋白质的代谢第三节:蛋白质的代谢第四节: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四节: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五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第五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特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特点 新新陈陈代代谢谢(metabolism)是是生生命命最最基基本本的的特特征征之之一一,泛泛指指生生物物与与周周围围环环境境进进行行物物质质交交换换和和能能量量交交换换的的过过程程。生生物物一一方方面面不不断断地地从从周周围围环环境境中中摄摄取取能能量量和和物物质质,通通过过一一系系

2、列列生生物物反反应应转转变变成成自自身身组组织织成成分分,即即所所谓谓同同化化作作用用(assimilation);另另一一方方面面,将将原原有有的的组组成成成成份份经经过过一一系系列列的的生生化化反反应应,分分 解解 为为 简简 单单 成成 分分 重重 新新 利利 用用 或或 排排 出出 体体 外外,即即 所所 谓谓 异异 化化 作作 用用(dissimilation),通过上述过程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通过上述过程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特点:特异、有序、高度适应和灵敏调节、代谢途径逐步进行特点:特异、有序、高度适应和灵敏调节、代谢途径逐步进行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内涵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内涵 小分子

3、小分子 大分子大分子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同化作用)需要能量需要能量 释放能量释放能量分解代谢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异化作用)大分子大分子 小分子小分子物物质质代代谢谢能能量量代代谢谢新新陈陈代代谢谢食食 物物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排排 泄泄中中 间间 代代 谢(同化、异化)谢(同化、异化)多糖和低聚糖的分解多糖和低聚糖的分解 单单 糖糖 的的 分分 解解 无无 氧氧 分分 解解 有有 氧氧 分分 解解磷磷酸酸戊戊糖糖分分解解碳水化合物分解碳水化合物分解碳水化合物合成碳水化合物合成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和要求:建立起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整体建立起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整体概念,进而讨论糖的

4、分解与合成,重点概念,进而讨论糖的分解与合成,重点掌握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单糖的分解与合掌握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单糖的分解与合成的主要途径。成的主要途径。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单糖的分解代谢、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单糖的分解代谢、糖的生物合成糖的生物合成一、双糖的酶促降解一、双糖的酶促降解 蔗糖蔗糖+H2O 葡萄糖葡萄糖+果糖果糖蔗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麦芽糖+H2O 2 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酶麦芽糖酶乳糖乳糖+H2O 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酶二、多糖的酶促降解二、多糖的酶促降解1、糖原的分解、糖原的分解 糖原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糖原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磷酸化酶磷酸化酶(催化(催化1.4

5、-糖苷键断裂糖苷键断裂)三种酶协同作用:三种酶协同作用:转移酶转移酶(催化寡聚葡萄糖片段转移)(催化寡聚葡萄糖片段转移)脱枝酶脱枝酶(催化(催化1.6-糖苷键断裂糖苷键断裂)糖原的糖原的磷酸解磷酸解 -1,6糖苷键糖苷键-1,4-糖苷键糖苷键2、淀粉的分解、淀粉的分解淀粉磷酸化酶淀粉磷酸化酶 脱支酶脱支酶淀粉淀粉+nH+nH3 3POPO4 4 nG-1-p+nG-1-p+少量葡萄糖少量葡萄糖 淀粉的淀粉的磷酸解磷酸解 淀粉的酶促水解淀粉的酶促水解 淀粉酶淀粉酶:在淀粉在淀粉分子内部任意水解分子内部任意水解-1.4-1.4糖苷键。(内切酶)糖苷键。(内切酶)淀淀粉粉酶酶:从从非非还还原原端端开

6、开始始,水水解解.4.4糖糖苷苷键键,依依次次水水解解下下一一个个麦芽糖单位(外切酶)麦芽糖单位(外切酶)脱脱支支酶酶(R R酶酶):水水解解淀淀粉粉酶酶和和淀淀粉粉酶酶作作用用后后留留下下的的极极限限糊糊精精中中的的1.6 1.6 糖苷键糖苷键。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三、三、单糖的分解代谢单糖的分解代谢(一)、糖酵解(一)、糖酵解(EMPEMP)(二)、丙酮酸的去路:无氧降解和有氧降解途径(二)、丙酮酸的去路:无氧降解和有氧降解途径(三)、三羧酸循环(三)、三羧酸循环(TCATCA)(四)、磷酸戊糖途径(四)、磷酸戊糖途径(PPPPPP)(五)、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五)、其它糖进入单

7、糖分解的途径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葡萄糖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乙醇乙醇乙酰乙酰 CoA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戊糖磷酸戊糖途径途径糖酵解糖酵解(有氧)(有氧)(无氧)(无氧)三羧酸三羧酸循环循环(有氧或无氧)(有氧或无氧)(二)、(二)、糖酵解(糖酵解(glycolysis)1、化学历程和催化酶类化学历程和催化酶类2、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3、糖酵解的调控糖酵解的调控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ATP生成的一系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该途径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

8、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该途径也称作也称作Embden-Meyethof-ParnasEmbden-Meyethof-Parnas途径,简称途径,简称途径。途径。EMP的化学历程 糖原(或淀粉)糖原(或淀粉)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3-磷酸磷酸甘油甘油醛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2 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2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 磷酸烯醇丙酮酸磷酸烯醇丙酮酸2 丙酮酸丙酮酸第第一一阶阶段段第第二二阶阶段段第第三三阶阶段段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的磷酸化磷酸己糖的裂解磷酸

9、己糖的裂解丙酮酸和丙酮酸和ATP的生成的生成1、化学历程和催化化学历程和催化酶类酶类第一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ATP ADPATPADP葡萄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磷酸果糖激酶糖激酶异构酶异构酶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磷酸己糖的裂解磷酸己糖的裂解醛缩酶醛缩酶异构酶异构酶第三阶段: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和第三阶段: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和ATP的生成的生成NAD+NADH+H+PiADP ATPH2OMg或或MnATP ADP 丙酮酸丙酮酸PEP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脱氢酶脱氢酶激酶激酶变变位位酶酶烯醇化酶烯醇化酶2 2、途径、途径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 总反

10、应式总反应式:C6H12O6+2NAD+2ADP+2Pi 2C3H4O3+2NADH +2H+2ATP+2H2O 生物学意义生物学意义 是葡萄糖在生物体内进行有氧或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是葡萄糖在生物体内进行有氧或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通过糖通过糖酵解,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酵解,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为氨基酸、脂类合成提供碳骨架;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为氨基酸、脂类合成提供碳骨架;为糖异生提供基本途径。为糖异生提供基本途径。能量计算能量计算:氧化一分子葡萄糖净生成氧化一分子葡萄糖净生成 2ATP 2NADH 6ATP 或或 4ATP 3、影响酵解的、影

11、响酵解的调控位点调控位点及相及相应应调节物调节物 糖原(或淀粉)糖原(或淀粉)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3-磷酸磷酸甘油甘油醛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2 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2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 磷酸烯醇丙酮酸磷酸烯醇丙酮酸2 丙酮酸丙酮酸葡萄糖葡萄糖a ab bc c 调控位点调控位点 激活剂激活剂 抑制剂抑制剂a a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ATP G-6-PATP G-6-P ADP ADPb b 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ADP ATPADP ATP 激酶激酶 AMP AMP 柠

12、檬酸柠檬酸(限速酶)(限速酶)果糖果糖-2,6-2,6-二磷酸二磷酸 NADHNADHc c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果糖果糖-1,6-1,6-二磷酸二磷酸 ATPATP Ala Ala 规律:规律:主要通过调节反应途径中几种酶的活主要通过调节反应途径中几种酶的活性来控制整个途径的速度,被调节的酶多数为性来控制整个途径的速度,被调节的酶多数为催化反应历程中不可逆反应的酶,通过酶的变催化反应历程中不可逆反应的酶,通过酶的变构效应实现活性的调节,调节物多为本途的中构效应实现活性的调节,调节物多为本途的中间物中间物或与本途径有关的代谢产物。间物中间物或与本途径有关的代谢产物。(三)、丙酮酸的去路(三)

13、、丙酮酸的去路(有氧)(有氧)(无氧)(无氧)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乙醇乙醇乙酰乙酰 CoA三羧酸三羧酸循环循环(有氧或无氧)(有氧或无氧)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乙醇乙醇乙酰乙酰 CoA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三羧酸三羧酸循环循环(有氧或无氧)(有氧或无氧)丙酮酸的无氧降解及葡萄糖的无氧分解丙酮酸的无氧降解及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葡萄糖葡萄糖EMP NADH+H+NAD+CH2OHCH3乙醇乙醇 NADH+H+NAD+CO2 乳酸乳酸COOHCH(OH)CH3乙醛乙醛CHOCH3COOHC=OCH3丙酮酸丙酮酸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葡萄糖的无氧分解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

14、糖的有氧分解葡萄糖的有氧分解(EPM)葡萄糖葡萄糖COOHC=OCH3丙酮酸丙酮酸CH3-C-SCoAO乙酰乙酰CoACoA三羧酸三羧酸循环循环 NAD+NADH+H+CO2CoASH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系(四)、三羧酸循环(四)、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tricarboxylic acid cycle,acid cycle,TCATCA 循环)循环)1 1、三羧酸循环的化学历程三羧酸循环的化学历程2 2、三羧循环及葡萄糖有氧氧化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三羧循环及葡萄糖有氧氧化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3、三羧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三羧循环的生物学意义4

15、、三羧酸循环的调控三羧酸循环的调控5、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自学)、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自学)OCH3-C-SCoACoASHNADH+CO2FADH2H2ONADH+CO2NADHGTP1、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TCA)的历)的历程程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再生阶段再生阶段 柠檬酸的柠檬酸的生成阶段生成阶段 氧化脱氧化脱 羧阶段羧阶段柠檬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顺乌头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琥珀酸琥珀酸琥珀酰琥珀酰CoA延胡索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苹果酸草酰乙酸酸草酰乙酸酸NAD+NAD+FADNAD+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H2O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OCH3-C-SCoAC

16、oASHH2O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合成酶顺乌头顺乌头酸酶酸酶TCA第二阶段:氧化脱羧第二阶段:氧化脱羧CO2GDPPiGTPNAD+NADH+H+NAD+NADH+H+CoASH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CO2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脱氢酶脱氢酶琥珀酸琥珀酸脱氢酶脱氢酶TCA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FAD FADH2H2ONAD+NADH+H+草酰乙酸草酰乙酸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苹果酸脱氢酶脱氢酶2 2、三羧循环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三羧循环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 a、总反应式、总反应式:CHCH3 3COSCoACOSCoA+3NAD+3NAD+FAD+GDP+Pi+2H+FAD+GDP+Pi+2H2 2O O 2CO 2CO2 2+CoASH+CoASH+3NADH3NADH+3H+3H+FADHFADH2 2+GTPGTP能量能量“现金现金”:1 GTP 能能 量量“支支 票票”:3 NADH 1 FADH2兑换率兑换率 1:39ATP兑换率兑换率 1:22ATP1ATP12ATPb、三羧酸循环的能量计量、三羧酸循环的能量计量葡萄糖完全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