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324057379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脑外伤颅脑外伤 思考题1、简述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2、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3、简述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4、简述腔隙性脑梗塞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常规常规CT颅脑损伤检查需注意几点:颅脑损伤检查需注意几点:1、包括全部头颅的检查,由枕大孔上至包括全部头颅的检查,由枕大孔上至穹窿。穹窿。2、要颅底使用薄层扫描、要颅底使用薄层扫描(1.5mm)。)。3、诊断应包括骨窗及、诊断应包括骨窗及常规像。常规像。4、急性外伤检查都使用横切、急性外伤检查都使用横切面扫描,仅在急性期过后,观察脑脊面扫描,仅在急性期过后,观察脑脊液鼻漏时可使用冠状切面的方法。液鼻漏时可使用冠状切面的方法

2、。一、头皮损伤一、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即位于头皮及帽头皮血肿,即位于头皮及帽状腱膜下的皮下血肿;局限。状腱膜下的皮下血肿;局限。帽状腱膜下血肿:位于帽状帽状腱膜下血肿: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呈新月形腱膜与骨膜之间。呈新月形二、颅骨骨折二、颅骨骨折 (一一)颅盖骨骨折颅盖骨骨折 包括线状骨折、颅缝分离包括线状骨折、颅缝分离(2mm)、凹陷骨折、粉碎性骨)、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穿通骨折。折、穿通骨折。(二二)颅底骨折颅底骨折 骨窗高分辨率扫描,骨窗高分辨率扫描,间接征象为气颅、蝶窦等副鼻窦及间接征象为气颅、蝶窦等副鼻窦及乳窦气房内的乳窦气房内的“液平液平”。CT表现表现1、线状骨折:常见,、线状

3、骨折:常见,CT骨窗像上表现骨窗像上表现为线状透亮带。为线状透亮带。2、凹陷性骨折:测量、凹陷性骨折:测量凹陷的深度对临床治疗十分有意义。凹陷的深度对临床治疗十分有意义。临床上床常以凹陷深度大于临床上床常以凹陷深度大于0.5CM,须手术复位。须手术复位。3、骨缝分离:诊断骨缝、骨缝分离:诊断骨缝分离常需双侧对比观察。如明显增宽分离常需双侧对比观察。如明显增宽则不难诊断。则不难诊断。4、粉碎骨折:可见两块、粉碎骨折:可见两块以上的碎骨片。以上的碎骨片。三、硬膜外血肿三、硬膜外血肿(一)概述(一)概述 指外伤造成脑膜中动脉,脑膜中静脉,指外伤造成脑膜中动脉,脑膜中静脉,静脉窦,板障静脉等破裂,在硬

4、膜与颅骨静脉窦,板障静脉等破裂,在硬膜与颅骨 内板之间形成血肿,通常发生在外伤的局内板之间形成血肿,通常发生在外伤的局 部,伴有颅骨骨折。部,伴有颅骨骨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原发性昏迷原发性昏迷 中间意识清醒中间意识清醒 继发性昏迷,继发性昏迷,(二)(二)CT诊断诊断 1 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形高密度影,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锐利。边界清楚锐利。2 血肿范围局限,不超过颅缝。血肿范围局限,不超过颅缝。3 血肿密度均匀,有时可见气体影。血肿密度均匀,有时可见气体影。4 骨窗条件下多数可见局部骨折骨窗条件下多数可见局部骨折 5 有时可同时合并硬膜下血肿(混合性有时可同时合

5、并硬膜下血肿(混合性血肿)血肿)硬硬 膜膜 外外 血血 肿肿 硬硬 膜膜 外外 血血 肿肿硬硬 膜膜 外外 血血 肿肿硬硬 膜膜 外外 血血 肿肿硬硬 膜膜 外外 血血 肿肿硬硬 膜膜 外外 血血 肿肿 四、硬膜下血肿四、硬膜下血肿(一)概述(一)概述 指血肿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指血肿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为对冲时脑皮层的静脉和动脉撕裂出为对冲时脑皮层的静脉和动脉撕裂出 血所致,多发生在大脑凸面,血肿范血所致,多发生在大脑凸面,血肿范 围广泛,有时可占居整个大脑半球表围广泛,有时可占居整个大脑半球表 面。面。硬膜下血肿分期:硬膜下血肿分期:急性期:外伤后三天之内急性期:外伤后三天之内

6、 亚急性期:外伤后四天亚急性期:外伤后四天三周之间三周之间 慢性期:外伤后三周以上,甚至慢性期:外伤后三周以上,甚至 数年至十余年数年至十余年 临床表现:病情较重,发展迅速,临床表现:病情较重,发展迅速,早期出现高颅压和脑疝症状。早期出现高颅压和脑疝症状。慢性者外伤病史不明确,发展缓慢,慢性者外伤病史不明确,发展缓慢,以高颅压症状为主。以高颅压症状为主。(二)(二)CT诊断诊断1 急性期:急性期:颅骨内板下方见弧线形或新月形高颅骨内板下方见弧线形或新月形高 密度影,范围广泛,密度影,范围广泛,可见同时存在的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可见同时存在的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可不伴有骨折可不伴有骨折 占位效应

7、明显,甚至发生脑疝占位效应明显,甚至发生脑疝 脑疝的脑疝的CT表现:表现:环池一侧或全部闭塞环池一侧或全部闭塞 脑干变形,旋转,移位脑干变形,旋转,移位 2 亚急性期:亚急性期:血肿呈等密度或高密度血肿呈等密度或高密度 形态上呈新月形或过渡形(血肿内形态上呈新月形或过渡形(血肿内 缘部分凹陷,部分平直或凸出)缘部分凹陷,部分平直或凸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诊断:病变部位脑池脑沟结构消失病变部位脑池脑沟结构消失 脑白质与颅骨内板之间距离增宽脑白质与颅骨内板之间距离增宽 增强扫描脑表面血管强化能显示出血肿轮廓增强扫描脑表面血管强化能显示出血肿轮廓 占位效应,中线结构向对侧

8、移位占位效应,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双侧同时存在时,占位效应不明显双侧同时存在时,占位效应不明显 3 慢性期:慢性期:血肿变成混合密度,有时可见血肿变成混合密度,有时可见分分 层现象,下方为等密度(含有血层现象,下方为等密度(含有血红红 素),上方为水样低密度。素),上方为水样低密度。有时整个血肿均变为水样低密度有时整个血肿均变为水样低密度急急性性硬硬期期膜膜下下血血肿肿急急性性硬硬期期膜膜下下血血肿肿亚亚急急性性硬硬期期膜膜下下血血肿肿血血肿肿呈呈等等密密度度亚亚急急性性硬硬期期膜膜下下血血肿肿血血肿肿呈呈等等密密度度亚亚急急性性硬硬期期膜膜下下血血肿肿血血肿肿呈呈混混合合密密度度慢慢性性硬硬

9、期期膜膜下下血血肿肿血血肿肿呈呈低低密密度度慢慢性性硬硬膜膜下下血血肿肿慢慢性性硬硬膜膜下下血血肿肿 五、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脑内血肿五、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脑内血肿 (一)概述(一)概述 外伤后造成脑组织损伤,同时有血外伤后造成脑组织损伤,同时有血 肿形成,为外伤直接作用或对冲伤所肿形成,为外伤直接作用或对冲伤所 致。最常见的部位有:额叶底部和颞致。最常见的部位有:额叶底部和颞 叶底部。多数情况下与其他征像同时叶底部。多数情况下与其他征像同时 存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存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 血)。血)。五、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脑内血肿五、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脑内血肿 (二)(二)CT诊断诊断

10、1 脑实质内点片状大小不等之高密度脑实质内点片状大小不等之高密度 病灶,周围伴有低密度水肿,构成病灶,周围伴有低密度水肿,构成 局部混杂密度。局部混杂密度。2 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有明显的占位效应。3 同时合并存在的其他征像,如硬膜同时合并存在的其他征像,如硬膜 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脑脑挫挫裂裂伤伤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左颞叶底部血肿左颞叶底部血肿颅底骨折合并颅内积气颅底骨折合并颅内积气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一一 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动脉闭塞性脑梗塞(一)概述(一)概述 定义:定义:指供应脑部血管的某一支或数指供应脑部血管的某一支或数 支动

11、脉受阻,使其供应范围内支动脉受阻,使其供应范围内 的脑组织血流量急剧下降,发的脑组织血流量急剧下降,发 生缺血性坏死。生缺血性坏死。最常见于最常见于5060岁者。岁者。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一一 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动脉闭塞性脑梗塞(一)概述(一)概述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突然起病,表现较为复杂,与突然起病,表现较为复杂,与 梗塞的部位,大小有关,主要症状有头梗塞的部位,大小有关,主要症状有头 昏头痛,恶心呕吐和不同程昏头痛,恶心呕吐和不同程 度的昏迷。度的昏迷。主要体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主要体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抽搐及共济失调等。抽搐及共济失调等。第四节

12、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一一 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动脉闭塞性脑梗塞(二)(二)CT诊断诊断 1 急性期(梗塞发生急性期(梗塞发生24小时之内)小时之内)CT上可为阴性,或仅表现为局部上可为阴性,或仅表现为局部 脑回增宽,脑沟变平之脑肿胀征像脑回增宽,脑沟变平之脑肿胀征像 2 脑内见三角形或梯形低密度病灶,脑内见三角形或梯形低密度病灶,同时累及脑白质和灰质,发生在大脑同时累及脑白质和灰质,发生在大脑 中动脉时可有中动脉时可有“基底节回避基底节回避”现象现象 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一一 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动脉闭塞性脑梗塞(二)(二)CT诊断诊断 3 病灶部位和大小与闭

13、塞血管供血范围一致病灶部位和大小与闭塞血管供血范围一致 大脑前大脑前额叶内侧镰旁,呈三角形额叶内侧镰旁,呈三角形 大脑中大脑中颞叶大部,呈梯形颞叶大部,呈梯形 大脑后大脑后枕叶内侧镰旁,呈三角形枕叶内侧镰旁,呈三角形 4 早期可出现轻微占位效应,但其占位改变早期可出现轻微占位效应,但其占位改变 与其病灶大小不相称;与其病灶大小不相称;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一一 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动脉闭塞性脑梗塞(二)(二)CT诊断诊断 5 后期则表现为局部萎缩征像,病变后期则表现为局部萎缩征像,病变 区密度更低,甚至呈水样密度区密度更低,甚至呈水样密度 6 增强扫描:早期病灶出现增强扫描:

14、早期病灶出现“脑回状脑回状”强化,后期无强化强化,后期无强化 脑脑梗梗塞塞-大大脑脑中中动动脉脉脑脑梗梗塞塞-大大脑脑中中动动脉脉脑脑梗梗塞塞-大大脑脑前前中中动动脉脉脑脑梗梗塞塞-脑脑回回状状强强化化右侧颞叶脑梗塞(大脑中动脉分支)右侧颞叶脑梗塞(大脑中动脉分支)脑梗塞脑梗塞右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半球梗塞(颈内动脉)右侧大脑半球梗塞(颈内动脉)右侧大脑半球梗塞(颈内动脉)右侧大脑半球梗塞(颈内动脉)脑疝形成环池闭塞脑干移位脑疝形成环池闭塞脑干移位左侧颞叶脑梗塞(大脑中动脉分支)左侧颞叶脑梗塞(大脑中动脉分支)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一一 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动脉

15、闭塞性脑梗塞(三)诊断要点(三)诊断要点 1 老年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老年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 糖尿病史糖尿病史 2 CT上呈三角形或楔形低密度,与上呈三角形或楔形低密度,与 闭塞血管的供血范围一致闭塞血管的供血范围一致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一一 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四)鉴别诊断(四)鉴别诊断 1 良性胶质瘤:以圆形居多,良性胶质瘤:以圆形居多,无分布特点无分布特点 2 脑炎:临床有相应感炎症状脑炎:临床有相应感炎症状 3 转移瘤:皮层较少受累,指状水肿,占位转移瘤:皮层较少受累,指状水肿,占位 征像明显,可见强化瘤结征像明显,可见强化瘤结第四节第四

16、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二二 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一)概述(一)概述 定义:定义:指脑内小动脉(主要为穿支)发生闭指脑内小动脉(主要为穿支)发生闭 塞,造成局部小范围内脑组织缺血坏塞,造成局部小范围内脑组织缺血坏 死,病灶大小通常在死,病灶大小通常在20mm以内,以内,1520mm为巨腔隙为巨腔隙 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二二 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 (一)概述(一)概述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见于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岁以上老年人,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 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化,高血脂,糖尿病等 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二二 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一)概述(一)概述 好发部位:好发部位:基底节基底节 内囊和外囊内囊和外囊 丘脑丘脑 脑干脑干第四节第四节 脑血管病脑血管病CT诊断诊断 二二 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二)(二)CT表现表现 1 急性期可为阴性急性期可为阴性 2 脑实质内小片状或条状低密度病灶脑实质内小片状或条状低密度病灶 3 早期边界模糊,晚期边界清楚锐利,早期边界模糊,晚期边界清楚锐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