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24056784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基础护理技术基础护理技术第八章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第三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第三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第四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第四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掌握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化。熟悉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了解生命体征的形成、调节及影响因素。能正确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具有人文关怀的理念及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关心患者,动作轻巧。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态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体温、脉搏、呼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正常值吸

2、和血压的正常值2.2.异常体温、脉搏、异常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评估呼吸和血压的评估3.3.异常体温、脉搏、异常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护理呼吸和血压的护理 重点重点1.1.能正确地进行异能正确地进行异常体温、脉搏、常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评呼吸和血压的评估估2.2.能正确地进行能正确地进行体温、脉搏、呼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测量吸和血压的测量难点难点导入情景导入情景患者,张女士,患者,张女士,5454岁,高血压伴右侧肢体偏瘫岁,高血压伴右侧肢体偏瘫5 5年。年。主诉:发烧、头痛、咽痛主诉:发烧、头痛、咽痛2 2天,在家中测体温天,在家中测体温38.538.5,服用退热药物后未见明显好转

3、,来医院就诊。入院,服用退热药物后未见明显好转,来医院就诊。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精神较差,焦虑,检查时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精神较差,焦虑,检查咽喉部红肿。咽喉部红肿。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1.正确地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正确地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2.2.正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提供相关的护理措施。正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提供相关的护理措施。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四、体温的测量技术四、体温的测量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4、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包括:的必要条件,包括:v体核温度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较稳定。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较稳定。v体表温度体表温度:是指人身体表层温度,可随环:是指人身体表层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而发生变化,低于体核境温度和衣着情况而发生变化,低于体核温度。温度。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体温的产生(一)体温的产生 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解而产生一、体

5、温的产生与调节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二)产热与散热过程(二)产热与散热过程 1.1.产热过程产热过程 以化学方式产热。以化学方式产热。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 2.2.散热过程散热过程 通过物理方式散热。散热途径通过物理方式散热。散热途径有有皮肤皮肤,呼吸和排泄。散热的方式有,呼吸和排泄。散热的方式有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进食、寒战、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辐射辐射:是指机体以热射线形式将热量传是指机体以热射线形式

6、将热量传给外界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给外界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对流对流: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蒸发蒸发:是指水分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是指水分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

7、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三)体温的调节(三)体温的调节 1.1.自主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 是指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是指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机体受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枢控制下,机体受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2.2.行为性调节行为性调节 是指人类有意识的

8、行为活动,是指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改变而达到调节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改变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体温的目的。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一)正常体温摄氏温度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的换算公式:=(3232)5/9 5/9 =9/5+329/5+32正常体温的范围正常体温的范围 部位部位 正常范围正常范围 口腔口腔 36.3-37.236.3-37.2 腋下腋下 36-3736-37 直肠直肠 36.5-37.736.5-37.7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二、正常

9、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二)生理性变化(二)生理性变化1.1.昼夜昼夜 体温清晨体温清晨2 26 6时最低,午后时最低,午后1 16 6时最高。时最高。2.2.年龄年龄 婴幼儿、成年人、老年人体温各不相同。婴幼儿、成年人、老年人体温各不相同。3.3.性别性别 当年龄、体型相仿时,女性体温比男性略高当年龄、体型相仿时,女性体温比男性略高0.30.3。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排卵前较低,排卵后。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排卵前较低,排卵后则逐渐升高。则逐渐升高。4.4.运动运动 人体剧烈活动,产热增加,体温升高。人体剧烈活动,产热增加,体温升高。5.5.情绪情绪 情

10、绪激动、精神紧张都可导致体温升高。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都可导致体温升高。6.6.药物药物 7.7.其他其他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0.51.01.0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一)体温过高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又称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可分为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主要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

11、物质引起。: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1.1.发热的临床分度发热的临床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例)(以口腔温度为例)(1 1)低热:)低热:37.337.338.0 38.0 (2 2)中等热:)中等热:38.138.139.039.0 (3 3)高热:)高热:39.139.141.041.0 (4 4)超高热:)超高热:4l4l以上以上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v2.2.发热的临

12、床表现发热的临床表现特点: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上升形式:上升形式: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有骤升和渐升两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畏寒、寒战(1)体温上降期)体温上降期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特点:特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体温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持续在较高状态。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和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和心率加快,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心率加快,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2)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三、异常体温的评

13、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特点: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正常恢复正常退热方式: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骤降和渐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量出汗、大量出汗、皮肤皮肤湿冷,血压可轻度湿冷,血压可轻度(3)退热期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v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v稽留热稽留热定义:体温持续在定义:体温持续在39394040,达数天或数周,达数天或数周,24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3.常见热型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v弛张热弛张热 定义:

14、定义:是指体温持续高于正常,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在1.0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3.常见热型常见热型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间歇热间歇热 定义:定义:是指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再次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与无热期有规律地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3.常见热型常见热型波状热波状热:是指体温逐渐升高达到:是指体温逐渐升高达到3939以上,以上,持续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持续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

15、天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见于布氏杆菌病不规则热不规则热:是指发热无一定规律。体温在:是指发热无一定规律。体温在2424小时中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小时中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4.4.体温过高患者的护理体温过高患者的护理(1 1)降温:)降温:物理降温:可选择局部用冷或全身物理降温:可选择局部用冷或全身冷疗法;冷疗法;药物降温:根据医嘱及时给以退热药物降温:根据医嘱及时给以退热药物药物;(2 2)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体温)病情观察:定时测

16、体温,一般每日测体温4 4次,高热患者应每次,高热患者应每4 4小时测量一次;小时测量一次;(3 3)补充营养:)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食物流质、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25003000mI3000mI。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4 4)促进舒适:)促进舒适:1 1)保证休息)保证休息 2 2)口腔护理)口腔护理 3 3)皮肤护理)皮肤护理(5 5)安全护理)安全护理(6 6)心理护理)心理护理(7 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8-1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二二)体温过低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体温过低(hypothermia)(hypothermia),是指机体深部温度,是指机体深部温度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体温在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体温在3535以下。以下。1.1.原因原因(1)(1)散热过多散热过多;长时间暴露在低温中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