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24056770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评价PPT演示幻灯片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主讲:戚作秋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讲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1主要内容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第二节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第四节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第五节 评价程序与内容2概 述1962年我国就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J1-62);1994年6月30日,卫生部颁布了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卫监发1994第28号);2002年第一部职业卫生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出台,并于2011年12月31日进行了修订,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国家实施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根据评价的时机和目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可分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两类。3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职业病: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职业禁忌:职业禁忌: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

3、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4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对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效果、相关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做出的综合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有害性、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等进行的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

4、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完工后、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效果等做出的综合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5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职业病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程度: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与接触水平的组合。职业

5、病危害因素有害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害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从事其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导致职业病或其他影响的能力。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6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工程分析:工程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状况等,并剖析其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分布。评价单元: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职业

6、卫生调查:职业卫生调查:对评价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7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对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评估。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或作业地点。卫生标准:卫生标准:为实施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卫生政策,保护人体健康,在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涉及人体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事项制定的各类技术规定。8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职业接触限值:职业

7、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3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9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

8、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地: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并造成动物间流行的地区。10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从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边界到居住区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国家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相关标准规定的所需的最

9、小距离。全年(夏季)最小频率风向:全年(夏季)最小频率风向:全年(或夏季)各风向中频率出现最少的风向。夏季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累年夏季各风向中最高频率的风向。高温作业:高温作业:在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下,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低温作业:低温作业:平均气温不大于5的作业。噪声作业: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等效声级不小于80dB(A)的作业。11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

10、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辅助用室:辅助用室:是指评价对象依据其卫生特征状况所设置的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用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信、运输设备等。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又称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配备以及涂抹、使用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11、121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工作日写实:工作日写实:在生产劳动现场,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

12、行整理和分析。132 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一、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一、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国家实施职业病前期预防政策的基本途径,是推动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重要措施。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在设计阶段及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之前,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预评价的目的:明确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并为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控制效果

13、评价的目的:明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等,并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以及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42 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意义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意义(1)用法律手段强化建设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积极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2)贯彻“预防为主”的职业病防治方针。(3)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有效途径。(4)直接或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52 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三、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原则三、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原则(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2)遵循科学、客观、公正、

14、真实的原则。(3)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4)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163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一、评价范围一、评价范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价范围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内容为准,并包括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要求的内容。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建设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以及所有设备设施的利旧内容。173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对于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项目,还应包括有关的利旧内容。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应从“人、机、料、物、

15、环”5个方面来进行确定。1.人:指作业人员,包括建设项目中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2.机:狭义指机器和工具等,广义指工艺过程,包括建设项目中所有的生产设备(或工艺)和辅助设备(或工艺)。183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3.料:指物料,包括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料、辅料,生产的产品、联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4.物:指建筑物,应包括建设项目中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5.环: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93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二、评价单元二、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就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

16、的单元。(一)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及方法(一)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及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203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1.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工艺功能划分)按工艺功能划分 (1)原料储存区域(2)反应区域(3)产品蒸馏区域(4)吸收或洗涤区域(5)中间产品储存区域(6)产品储存区域(7)运输装卸区域(8)气体压缩区域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将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电焊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生产车间各划分评价单元。3)按工艺条件划分)按工艺条件划分 可以按建设项目操作温度、压力范围不同划分评价单元,也可以按开车、加料、卸料、正常运转、添加辅料、检修等不同作业条件划分评价单元。213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2.以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主划分评价单元以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将具有共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可将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噪声、高温、非电离及电离辐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