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

上传人:D****m 文档编号:324053381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各种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学习汇报人:XXX概念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是基本生命支持的延续,是通过运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维持更有效的血液循环和通气,尽最大努力恢复患者的自助循环和呼吸。主要包括呼吸道管理、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人工电除颤、电复律、起搏等措施。高级生命支持(ACLS)ABCDA(airway)-人工气道B(breathing)-机械通气C(circulation)-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D(differential diagnosis)-寻找心脏骤停的原因。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阶段应给100%的吸氧浓度,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最大

2、化,迅速的纠正严重缺氧,使血氧饱和度93%。喉部的解剖结构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临床上将口、鼻、咽、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将气管、支气管及其肺内分支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这里重点阐述的喉部解剖结构:(一)喉头位置喉头位于颈前部、喉咽部的前方,上与喉咽部相通,下与气管相通。喉藉韧带和肌肉,上与舌骨相连,下胸骨相连,后方与咽紧密连接。喉于吞咽、发音或头部左右转动时,可随之向上、下、左、右移动。喉头的位置于成人上界正对第4、5颈椎体之前,下界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女性略高于男性。小儿比成人高,随年龄增长,喉的位置逐渐下降。喉部的解剖结构喉部的解剖结构(二)喉头软骨喉头以软骨为支架,包括关节和

3、肌肉,内衬粘膜。软骨包括3块单个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以及3块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状软骨和楔桩软骨组成。喉部的解剖结构1.甲状软骨 甲状软骨形若僧帽,前面由两块板状软骨拼成,其前角的上端向前突出,称为“喉结”,喉结上端的中央呈凹陷状,叫“甲状软骨切迹”。甲状软骨板的后缘呈游离,向上和下各形成突起,称“上角”和“下角”。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相连;下角较短粗,其尖端的内侧面有小关节,与环状软骨构成关节。喉部的解剖结构2.环状软骨 在甲状软骨的下方,构成喉头的底座,也是气管的开口,前部较狭扁,叫“环状软骨弓”,后部较宽,叫“环状软骨板”。弓的位置平对第6颈椎,是颈部重要的体表标志。板

4、的上缘有一对小关节面,与杓状软骨相连。环状软骨的下缘与气管相连,是气管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气管上口的张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受到损伤,可引起气管上口狭窄。喉部的解剖结构3.杓状软骨 是一对略呈三角形的软骨,尖向上,底向下,与环状软骨板下缘构成“环杓关节”。杓状软骨基底向前方突起,称“声带突”,有声韧带附着,向外侧较钝的突起叫“肌突”,是喉肌的附着处。喉部的解剖结构4.会厌软骨 上宽下窄呈叶片状的软骨,下端狭细部称“会厌软骨茎”,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内侧面;舌面稍拱起对向舌根和舌骨,喉面稍凹对向喉前庭。会厌舌面的上部与舌根的粘膜形成位于中线的“舌会厌正中襞”,与舌根两侧的黏膜形成“舌

5、会厌外侧襞”。三条皱襞间的一对凹陷称为“会厌谷”。置入弯型喉镜片时,必须深达舌会厌正中襞,使皱襞中的舌会厌韧带拉紧,才能翘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喉部的解剖结构5.环杓关节 由杓状软骨底和环状软骨上缘关节面构成。杓状软骨可沿垂直轴作旋转运动,由此使声带突转至内侧或外侧,相应使声带拉紧和松开,构成呼与吸动作以及发声功能。喉部的解剖结构(三)环甲膜1.环甲膜由弹性纤维膜片构成,分布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连至环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左右环甲膜大致形成上窄下宽近似圆锥的形状。其上缘游离,前附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后附于杓状软骨声带突,称为“声韧带”,即“声带”,是发音的主要结构。其前部增厚,称“环甲韧

6、带”。环甲膜的位置浅表,易被扪及,在喉阻塞紧急情况急救时,经环甲膜用粗针穿刺气管,或部分切开环甲膜,可建立临时的呼吸通道。喉部的解剖结构2.环状软骨气管韧带:连于环状软骨下缘与第1气管软骨之间。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 适用于意识障碍致保护性反射丧失,但气道生理结构没有被破坏的伤病员。主要方法: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托颌法。仰头抬颏法(A图):病人没有明显的头颈部受伤可以用此法,病人取仰卧位,急救者站在病人一侧,将一只手放置病人前额用力使投后仰,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放置下颏骨部向上抬颏,使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 仰头抬颈法(B图):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

7、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双手托颌法(C图):对于可疑有颈椎损伤的伤病员应当使用双手托颌法,慎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病人平卧位,急救者位于病人头部,两手拇指置于病人口角旁,其余四指托住病人的下颌部位,在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病人下颌向上抬起,使下齿高于上齿。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 开放气道分类方法一、基本气道设备 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可以防止舌头阻塞气道,有助于球囊面罩通气时有充足的通气。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无套囊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口咽通气管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亦可用金属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管

8、,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开放气道分类方法规格型号: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放置方法置管前将病人头部稍后仰,在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后(有义齿应取出),将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放入口腔,当其头端接近口咽后壁时,然后旋转 180 使其凹面向下,前端置于舌根之后。空白演示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注意事项根据病人的年龄、身高、体型选择适宜的型号,长度等于门齿至下颌角的距离,临床上一般主张宁大勿小,宁长勿短。开放气道分类方法鼻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对气道阻塞或有气道阻塞风险的患者,特别是牙关紧闭妨碍放置口咽通气管是很有用。对于非深度意识障碍患者,鼻咽通气道比口咽通气道更容易耐受,但是怀疑有颅

9、底骨折或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时,应首选经口咽通气道。开放气道分类方法适应症:1、清醒、半清醒或浅麻醉病人发生呼吸道梗阻者。2、不适宜应用口咽通气管的病人。3、有牙齿松动或牙齿易折断的病人。4、需要协助进行口腔和咽喉部吸痰的病人。5、呼吸尚平稳,血气分析。开放气道分类方法禁忌症:1、鼻气道阻塞。2、鼻骨骨折。3、明显的鼻中隔偏移。4、凝血机制异常。5、经蝶鞍施行垂体瘤切除术,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放置方法1、选择合适型号的鼻咽通气管:其长度大约相当于鼻外孔至下颌角的距离 。2、鼻腔粘膜表面喷洒血管收缩药和局部麻醉药,如呋麻合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开放气道分类方法3、用含有水溶性局

10、麻药的软膏润滑鼻咽通气管。将鼻咽通气管的弯曲面对着硬腭放入鼻腔,顺随腭骨平面向下推送通气管至硬腭部,直至在鼻咽部后壁遇到阻力。开放气道分类方法4、在此鼻咽通气管必须弯曲6090,才能向下到达咽部。虽然继续用力推送通气管即可完成此操作,但易损伤咽后壁粘膜,应将通气管逆时针旋转90,使其斜面对向鼻咽后部粘膜。通气管通过此弯曲后,将其旋转回原位,并推送至合适深度。鼻咽通气管插至足够深度后,如果病人咳嗽或拒抗,应将欺其后退12cm。如果放置鼻咽通气管后,病人呼吸道仍有阻塞,在排除喉痉挛的情况下,应试插另一根较长的鼻咽通气管。推送到合适深度,插入动作硬轻巧、柔和、缓慢。开放气道分类方法鼻咽通气管的取出在

11、拔出前,先吸除鼻咽及口腔分泌物,然后解除固定胶布,于呼气期拔出,以免误吸。当拔除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可暂停,待用滑润剂或水湿润后并反复转动通气管,待其松动后,再行拔除。开放气道分类方法二、高级气道设备主要包括气管插管、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和喉罩,一般常用的是经口气管插管途径,心脏骤停患者喉罩操作简单,不影响治疗预后效果,这里主要介绍气管插管和喉罩的使用。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气管插管适应症:1、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呼吸微弱、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紧急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和治疗。2、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严重酸中毒、严重呼吸肌疲劳。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

12、误吸者。4、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气管插管适应症:5、急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6、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7、麻醉手术无绝对禁忌症。开放气道分类方法禁忌症:1、绝对禁忌证:喉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可引起严重出血,除非患者急救,否则以上情况下禁忌气管内插管。开放气道分类方法禁忌症:2、相对禁忌证: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证,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并存出血性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等)者,插管创伤易导致喉头、声门或气管黏膜

13、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为相对禁忌证。如果需要施行气管插管,动作需熟练、轻巧,避免意外创伤。开放气道分类方法禁忌症:2、相对禁忌证:鼻道不通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息肉或有反复鼻出血史者,禁忌经鼻气管内插管。操作者对插管基本知识未掌握、插管技术不熟练或插管设备不完善者,应列为相对禁忌证。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插管的方法: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插管的方法:开放气道分类方法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插管的方法: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1、观察胸廓、胃部,通气后观察两侧的胸廓起伏是否对称,胃部是否有起伏。2、听诊双肺上下肺的呼吸音是否一致、胃泡部有无气过水声。3、建议进行二氧

14、化碳波形定量分析,用检测仪确认并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量。开放气道分类方法喉罩使用技术喉罩使用技术喉罩(LMA)是英国麻醉学家Brain于1981年设计发明的,他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一种人工气道,能够快速建立,最早只是应运用麻醉管理。开放气道分类方法喉罩的结构:LMA是一种特殊的通气管,在其通气的前端衔接一个用硅胶制成的扁长外套,大小刚好盖住喉头。是一种真正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由通气管、通气罩、充气装置和接头组成,按照需要和人群进行选择合适的型号。开放气道分类方法适应症1.用于无呕吐返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暴露自主呼吸的患者。LMA是面罩通气和气管内插管通气的一种替代通气方式,但是,

15、如有气管内插管适应症,LMA不能取代气管内插管通气。2.急救复苏(CRP)时,置入喉罩较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可靠,能争取分秒的宝贵时间。3.对困难插管病例在标准面罩呼吸囊不能维持有效通气的场合,LMA用于处理已知或难以预计的困难气道。开放气道分类方法 禁忌症:1.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返流误吸高度危险的病人。2.有习惯性呕吐返流史病人。3.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它病理改变的病人。4.必须保持持续正压通气的手术。5.呼吸道出血的病人。6.通气压力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7.小口、大舌或扁桃腺异常肿大的病人。开放气道分类方法喉罩规格:喉罩规格:开放气道分类方法操作方法1.常规法:用

16、左手从后面推患者的枕部,使颈伸展、头后仰,右手示指和拇指握持充分润滑的喉罩,喉罩的开口面向患者颏部,紧贴上切迹的内面将喉罩的前端插入口腔内,然后向上用力将喉罩紧贴硬腭推送入口腔,用示指放在通气导管与通气罩的结合处向里推送喉罩,尽可能用示指将喉罩推送至下咽部,下端进入食管上口,上紧贴会厌腹面底部,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喉罩位置恰当时,可有落空感,同时还会感到有阻力。开放气道分类方法 2.逆转法:置入方法与常规法基本相同,只是先将喉罩口朝向硬腭置入口腔至咽喉底部后,轻巧旋转180(喉罩口对向喉头)后,再继续往下推置喉罩,直至不能再推进为止。3.侧位法:喉罩以45角滑过硬腭,同时通气罩近端压向一侧,通气罩远端压向另一侧。置入过程中,应以通气罩的远端侧面作为与硬腭的接触边,顺势将喉罩以45角滑过硬腭并推入口咽部,一旦通气罩到达喉咽位置,即将其放正(开口面向咽喉)。开放气道分类方法开放气道分类方法喉罩最佳位置是指喉罩进入咽喉腔,罩的下端进入食管上口,罩的上端紧贴会厌腹面的底部,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将罩周围的套囊充气后,即可在喉头部形成闭圈,从而保证通气效果,小于10岁的患者置如喉罩的平均深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