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23634928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设计依据1.1设计依据1.1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1.2 采用技术规范1.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1.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1.2.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_500032-2003) 1.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1.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7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2.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GB50318-2000)1.

2、2.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10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2.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3 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3.1业主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3.2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3.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4 设计原则4.1 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4.2 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4.3 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4.4 满足选材优

3、化原则。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4.5 满足综合协调原则。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5 工程概况洛碛镇经开村,隶属于重庆市渝北区,地处渝北区东部,长江西岸,东与巴南区隔江相望,南与江北区接壤,西与龙兴镇、石船镇毗邻,北与大盛镇、长寿区晏家工业园连接,距渝北区人民政府驻地60千米,区域总面积95.34平方千米。本次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洛碛镇经开村道路布置雨水管网

4、。新建DN400雨水管网,排入下游已建雨水检查井。本项目洛碛镇经开村新建雨水管网共计61m,将周边雨水收集后接入下游已建市政雨水管网当中。5.1排水工程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包括雨水系统设计。5.2排水现状本项目周边地块雨水呈散排,汇聚后排入附近天然水体;6 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6.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宜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进行设计。6.2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6.3 基本设计参数 1)最大设计流速:排水管道Vmax=5.0m/s。 2)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

5、=0.6m/s。 3)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管 径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 4)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3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7 雨水系统7.1雨水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F(L/S)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L/SHa)暴雨重现期: 道路排水系统P=3年,临时排水管涵P=1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 (min) 其中,地面集水时间: t1=5 (min)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 (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

6、系数:=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控制管段水力计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实际过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且大于不淤流速。雨水水力计算表如下: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序号计算管段汇水面积设计流量管径坡度过流能力流速m2L/smmL/sm/s1雨水管Y1Y25408.87DN4002101033.368.232雨水管Y2Y34627.77DN400180956.77.627.2 雨水管道布置本次设计雨水管道顺地势坡度敷设。雨水管布置于距道路边线1.5m处。雨水管径为DN400,最终排入下游已建检查井。8 管材、基础及接口8.1管材、基础及接口由于本次设计坡度较大,雨水管推荐采用球墨铸铁管,球

7、墨铸铁管采用承插滑入式橡胶圈柔性(T型)接口;管道基础均采用120砂垫层基础。球墨铸铁管应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的要求严格做防腐处理。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未扰动的原状土层上,要求地基承载力0.2Mpa。若遇流砂、淤泥、杂填土等软弱地基时应采取换土回填砂砾石等加固措施,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9 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9.1 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30m设置检查井。检查井最大间距见下表:检查井最大间距表管径或暗渠净高(mm)最大间距(m)污水管道雨水(合流)管道20040040505007006

8、070800100080901100150010012016002000120120本次设计排水检查井均采用砼砌块检查井,详见大样图。2)位于车行道内检查井井盖、座采用D400型防盗防沉降可调节式球墨铸铁井盖,并采取防坠落措施。位于车行道外的排水检查井井盖、座可采用B125型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并采取防坠落措施。检查井井盖及盖座均采用防盗球墨铸铁材质。制作检查井盖所用的球墨铸铁应符合GB 1348的规定。井盖选型需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要求。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设于绿化带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可高于地面0.30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若检查井有地下水渗

9、入,则应内外抹面至井顶。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在检查井井口下1015cm处设置防坠落装置。检查井井盖上,应有雨水、污水字样,并标注建成年代等,施工时不得错盖。检查井踏步采用塑钢踏步。设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设在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圈周围应进行加固(详见道路专业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面加固设计图)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9.2 钢筋混凝土消能井消能井做法详见消能井大样图,消能井井底比出水管内底低65cm,井内铺设15cm卵石,井内有50cm水深用于消能。消能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9.3 陡坡段加固处理对于管道设

10、计坡度较大的管段,在管段中点处(即两检查井之间中点处)设计支墩加固处理,支墩设计详见陡坡段加固处理详图。10管道施工10.1 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桩号和管道距中心线的距离或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1.10.2管道防腐所有钢制构件、管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必须进行防腐处理:1、直接埋入混凝土的铁件外表面仅需作表面除锈处理,不需涂刷任何涂料。2、管道外壁加强防腐:凡过塘、翻堤、穿渠、顶管,均需采用加强防腐层,具体作法有如下三种(可选其中一种):(1)涂刷二道IPN8710-1G防腐涂料底漆,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再外刷二道面漆。(2)涂刷二道GZ

11、-2高分子防腐涂料底漆,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再外刷二道配套面漆。(3)CXHL52-03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刷底漆二道,干膜厚度不小于70m再刷面漆2-3道,平均用量1.4-1.6Kg/m。玻璃丝布为中碱布,宽600mm,经纬密度为1212根/cm2。3、普通防腐层:可使用上述涂料中任何一种,但取消玻璃丝布改为二道底漆,二道面漆。4、管道内壁:可采用IPN类高分子涂料,一般为二道底漆,1-2道面漆,平均用量应大于0.5Kg/m。无需加强防腐。环氧煤沥青等可能影响水质的涂料不得采用。5、防腐注意事项(1)采用高分子系列防腐涂料防腐,衬涂前须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尘土、焊渣、氧化物、浮锈等附着物,再用

12、砂轮除锈处理,质量达St3级,处理后,要求基层平整干燥无水迹。(2)防腐施工中,必须等前一道涂漆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涂漆。(3)为了保证焊缝处的漆膜厚度,涂刷时应先将焊缝部位涂刷两道,然后再全面涂刷防腐漆。(4)涂刷后的表面应光洁,无流挂,无皱皮,无刷痕,无露底和开裂现象。涂层应均匀。(5)每节管道两端各留100mm不衬涂,待安装完毕后,再按要求进行涂漆。(6)管道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异物硬性摩擦,以避免损伤涂层,否则应修补至合格为止。10.3 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

13、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10.4 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或基础大样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以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10.5 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

14、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度按相关设计图纸说明。10.6 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必须符合埋地给水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9:2001等专业规程。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10.7 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管道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雨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

15、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10.7 沟槽回填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和埋地给水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9:2001)等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10.8 路面恢复 现有路面从上到下做法: 200m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0m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照现有道路做法进行恢复。11抗震设计11.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高于6度地区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11.2钢筋混凝土盛水构筑物和地下管道管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