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23565337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日一练试卷B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1、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A.墨翟B.孟轲C.王充D.韩愈2、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教育管理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义务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3、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 )A.单组前后测设计B

2、.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4、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经圆满完成。这句话蕴藏着( )A.负强化B.替代强化C.内在强化D.外在强化5、.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6、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

3、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7、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A.政治家B.学术人才C.新国民D.实业人才8、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心B.生命论C.中学道德教育D.社会与道德教育9、中国近现代教育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10、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A.科学取向B.实践取向C.规范取向D.人文取向11、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

4、“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研究”。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是( )A.创新性B.价值性C.具体性D.可行性12、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的现实世界的能力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13、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A.制度教育学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D.批判教育学14、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要求各州开办或资助

5、农业和机械工艺类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 )A.初级学院B.社区学院C.赠地学院D.技术学院15、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A.道德认知发展B.道德情感发展C.道德意志发展D.道德品格发展16、在现代欧美教育史上,重视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教学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 )A.要素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存在主义教育17、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8、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湖北矿

6、务局工程学堂D.福州电报学堂1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20、20世纪30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实施综合教学大纲B.恢复班级授课制度C.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D.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21、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22、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23

7、、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B.亲密感C.自我完善感D.自我同一感24、“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25、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A.文雅教育B.文体教育C.职业教育D.军体教育26、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27、“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

8、“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28、某学生因对“必须坚持每天一定量的运动达半年以上”的要求感到自己落实困难放弃了瘦身计划,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表明其对瘦身的( )A.结果期望低B.结果期望高C.效能期望D.效能期望高29、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30、在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

9、校,这类学校被称为( )A.泛爱学校B.文科学校C.实科学校D.国民学校3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1922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A.“多留各地伸缩余地”B.“使教育易于普及”C.“根据本国国情”D.“谋个性之发展”32、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 )A.“胜任力“B.“忠诚”C.“希望”D.“意志”33、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 )A.与理论的分离B.实践问题的解决C.教师的独立研究D.研究结论的迁移34、为18世纪

10、后期德国泛爱教育运动兴起提供直接的思想启蒙和理论指导的是( )A.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B.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C.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D.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35、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A.课程实施原理B.课程设计原理C.课程评价原理D.课程组织原理36、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11、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37、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A.蒙求B.名物蒙求C.童蒙须知D.三字经38、场依存认知风格者偏向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索学习D.有意义学习39、“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D.现实性和潜在性40、19

12、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结构主义教育D.永恒主义教育41、“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A.细心玩味B.融会贯通C.敬守此意D.收敛此心42、下列选项中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是( )A.直接的知识要优于书本知识,故书本知识应予以摒弃B.打破学科组织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C.儿童经验虽然是重要的,但学科课程体系也不可破坏D.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按照儿童的兴趣组织课

13、程内容43、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文献综述属于( )A.前言部分B.正文部分C.结论建议部分D.附录部分44、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A.职业倦怠B.职业迷茫C.职业逃避D.职业道德失范45、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A.冲突论B.文凭理论C.结构功能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 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含义是指教育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3、发现

14、学习属于主动学习,接受学习则是被动学习。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1、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2、简述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3、简述教育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4、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5、简述菲茨与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及其特点。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1、某小学低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这两天数学课学习“8加1”的计算,她没有学会。最后老师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一遍又一遍地连续重复了多个“8加1”的例题,她似乎回了,但当换成“7加1”、“9加1”等其它计算题时她又开始错了。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