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舟*** 文档编号:323555546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4题 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3分)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堪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阻挡着南侵的风沙,是护卫京津的生态屏障。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百花烂漫,林海滴翠;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_,三代育林人的青春与汗水抹去了(hung m)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塞罕坝是一座书写人力奇迹的丰碑,铸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

2、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hung m)_ 逾越_(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1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5分)甲“兼葭苍苍,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所写的是一些事物、一种情境,而所表现的却是一种情致。乙李白的诗里有一种豪迈之气。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壮观的物象,如大鹏、沧海、长风、雪山等,构成了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丙雨中登香山,水秀山青,除了密林深处间或有小鸟啁啾声外,几乎是万簇俱寂。此时此地我心中溢满了诗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不足为外人道也。(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

3、句。(2)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3)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陶渊明的名篇_。3鲁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每小题3分,共6分)题号原稿改定稿出处(1)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奖励的一个。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藤野先生(2)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对联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

4、所在的班级开展“寻找最美对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一位同学抄录了一副对联:风调雨顺年年丰稔,国泰民安岁岁祥和。请你帮助同学解法下列问题。(共6分)(1)班里有同学不认识上联中的“稔”子,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部,再查_画,查到这个字读“rn”。(2分)(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了“稔”字有三个义项,你认为该字在这副对联中的意思是(2分)( )A庄稼成熟 B年 C熟悉(3)该同学在抄录这副对联时,没有抄录横批。结合对联内容,如果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选取一个四字词语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你认为最恰当的是_。(2分)第二部分(521题 5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56题。(5分)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袭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桂:地名。吴:地名。馀:同“余”。中夕:半夜。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垠:边际。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2分)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

6、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的情怀。(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3分)甲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结义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集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乙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现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之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簿。有费解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年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不宜寓目。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

7、处也。(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切:切合。费解:不好理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寓目:过目,观看。高学教育。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谕,告诉、使人知道,瞬儿,郑板桥之子。7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苟堪励志勤读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B无裨实益 必能裨补缺漏(出师表)C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D若能分门别类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

8、2)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9从选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3分)10选文中郑板桥多次使用“宜”字,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9分)略谈文章的结尾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这么一种经验:找到适当的结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处适合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他可以安心歇脚,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进程。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地方。至于这所谓“找”,当然要在计划全篇的时候做,结尾和开头和中部都得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临时再找,也不免有盲人骑瞎马的危险。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

9、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次啊是最好的结尾。归有光项脊轩志的补记既已叙述了他的妻子与项脊轩的因缘,又说了修葺该轩的事,末了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个结尾很好。骤然看去,也只是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罢了,但是仔细吟味起来,这里头有物在人亡的感慨,有对亡妻的追忆,虽则不过一句话,可是含蓄的意义根多,所谓“余味”“余音”就指这样的情形而言。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像登山涉水之后,重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坐定下来,得以转过头去温习一番刚才经历的山水一

10、般。极端的例子是开头用的什么话结尾也用同样的话,如林嗣环的口技,开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尾说:“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前后同用“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用设备的简单冷落反村口技表演的繁杂热闹,使人读罢了还得凝神去想。如果只写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虽没有什么不通,然而总觉得这样还不是结束呢。(选自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有改动)11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段中“盲人骑瞎马”是指什么。(3分)12选文第段举林嗣环口技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13

11、选文提出了最好的结尾要有“余味”“余音”。请从下面提供的两篇课文结尾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余味”“余音”。(3分)甲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乙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5分)寻找“红衣姐”李春雷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小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是珠三角的工商重镇,这里是一个财富的世界。但是她啊,却是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她生于一个偏远农村。后来,经人介绍,她嫁到了小榄镇上。缴纳社

12、保金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得长长的。她叹一口气,先回去吧,反正还有时间。婚后,她和丈夫挤在一间逼仄的小屋内,几年后,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丈夫也下岗了。生活,变得愈发窘困起来。那些年的苦日子,真是羞于言说啊。后来,她和丈夫临街开起一个小吃店,经营最简单的饭菜。还买来一台电磨,加工大米,做米浆、米粉,或酿酒。5年前,因为旧城改造,小吃店关闭了。似乎是转眼间,两个儿子长大了,先后考上大学。每年的费用,要两万元。而家里的外债,还没有结清呢。每当孩子升学,那些日子都是她最尴尬的时光。丈夫老实、木讷,没有技术,只得去干点零活儿。而她呢,不得不去捡废品。她继续往回走着,拐进了小巷里。她常常在这儿拾废品。刚开始不好

13、意思,慢慢地也就无所谓了,她也感谢这个小巷呢,这是她的领地啊,在这里,她每天能够捡到那么多的废品。夏天太热了,汗流不止。可她,从未买过一瓶矿泉水。有时候,看看街边商铺里芳香四溢的小镇名吃菊花肉,她也从不舍得掏钱买一盒。社区干部调查走访后,为她一家办理了“低保”,还为她安排了工作,在一家商场当清洁工,每月1400元。自己的工资,正好是大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丈夫的辛苦钱,又可以供养小儿子。她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开心了。现在是早晨9点30分,小巷里空空荡荡的。突然,一个黄衣男子驾驶摩托车飞驰而来,急火火的,似有天大事情发生。果然,“啪”的一声,男子口袋里掉下一沓钱。红花花的,散落在地上看着地上的钞票

14、,她惊呆了。这些钱足足有上万元。“老板,老板,丢钱了,丢钱了!”她大声喊道。可是,“黄衣男”戴着头盔,根本听不见,风一样,跑远了。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金的口袋。她害怕混淆,说不清楚。唉,这个善良的女人啊!足足过了5分钟,“黄衣男”终于急火火地跑回来了。她还在那里站着,直挺挺的。她吼道:“你带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小心?喊得我喉咙疼。”20多年来,在人前,她总是自卑,畏畏缩缩的。而现在,那么理直气壮、堂堂正正。这在她的人生中,绝对是第一次。“黄衣男”涨红了脸,蹲下去,低着头,匆匆忙忙地捡钱。“你的钱一张也没有丢!你慢慢捡吧。”她再次大声说,那么笃定。说完,她就转过身去,走了,走进了小巷深处。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压根儿,也算不上什么新闻。只是,事件现场的远处,正好有一个看风景的人,他感觉好奇,使掏出手机、顺手定格了这一瞬间。这一举手之拍,打破了小镇的平静。这位不知名的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