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23555511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I卷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下图为某乡村部分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1乡村的主体景观的是()A建筑 B水井C道路 D商店2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主要属于生产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3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出现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如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下图是某市旧城区商业街改造前后建筑布局及功能分区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三题。4改造前,该街区商业布局的特点是()A功能分区明

2、确 B功能分区不明确 C零星分散 D呈放射状分布5改造后,该街区()A服务范围变小 B居民生活不便 C商业趋于集中 D特色街区消失6该商业街的改造主要体现在()A产业结构调整 B空间格局优化 C环境污染治理 D交通网络变更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7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8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下图示意某城市地租水平分布等值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该城市最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的是(

3、)A处 B处 C处 D处10该城市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最可能是()A处 B处 C处 D处下图表示亚、非、拉、北美的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完成下面两题。11依次代表了()A亚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B非洲、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C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D北美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12下列有关地区城镇化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B经济较落后,城镇化水平低C目前均处于逆城镇化阶段D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3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大

4、小成正比 B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C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D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14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建筑风格 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宗教信仰A B C D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15. 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 B. 历史 C. 文化 D. 经济16. 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经济 B. 政治 C. 历史 D. 环境17. 古代故宫布局在北京城中心,体现了()A. 天人合一的思想 B. 皇权的至高无上 C. 民主与法制 D. 城市

5、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八卦奇境,华夏一谜”的浙江省诸葛八卦村,地势较高,八山环绕,既可阻挡寒潮入侵,又可减少洪涝危害。村中心的“钟池”似太极阴阳图,八条小道向外辐射,整座村落有机融入周围自然环境。下图为“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8. 诸葛八卦村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 军事 B. 河流 C. 交通 D. 地形19. 与诸葛八卦村聚落景观文化理念相似的是()A. 巴黎 B. 北京 C. 杭州 D. 华盛顿20. 诸葛八卦村的聚落形态是()A. 带状 B. 点状 C. 块状 D. 星状青岛里院是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的传统民居建筑。青岛里院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

6、纪四十年代达到鼎盛。1933年青岛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现存里院建筑仅剩6处。依街而建的里院建筑像永不重复的几何图案,错落有序。目前,里院正在申报青岛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图为青岛里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21. 影响青岛里院外部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城市用地面积 B. 城市盛行风向 C. 城市居民习俗 D. 城市街道走向 22. 导致青岛里院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里院受损衰落 B. 里院住户搬迁C. 城市建设 D. 工业化进程23. 将里院申报为青岛历史建筑有利于()A. 改善城市环境 B. 保护城市古建筑C. 控制城市规模 D. 提高城市等级边境地区是我国内陆对外开放的重

7、要门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各区域城镇化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4. 制约我国边境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政策 C. 自然资源 D. 人口数量 25. 为加快我国边境地区城镇化进程,最应()A. 加快高铁建设 B. 阻止人口外迁C. 提高对当地居民补贴 D. 培育边境市场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

8、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 安庆池州 B. 合肥巢湖 C. 亳州阜阳 D. 芜湖铜陵 27. 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A. 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 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 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 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就业和居住是构成城市生活的两项最要素。在经济转型和郊区化进程中出现了就业和居住空间分离的职住分离现象。上述职住分离现象在不同地区差异显著。下图为上海市不同区域示意图及2015年平均每日不同区域间通勤(由住

9、地到就业地)流动人数(单位:万人。流入量大于流出量为“+”,流出量大于流入量为“”)统计。据此完成下面三题。28. 图示分区中,就业和居住人数相对平衡的是()A. 中心城北区 B. 浦东新区C. 中心城南区 D. 近郊区29. 按城市土地利用划分,中心城南区主要是()A. 文化区 B. 商业区 C. 行政区 D. 居住区 30. 上海市通勤交通压力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A. 远郊区到浦东新区之间 B. 中心城北区到浦东新区之间B. 近郊区到远郊区之间 D. 中心城北区到南区之间第II卷综合题四大题共40分3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

10、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与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表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亿人)。年代195319641982199020002010城镇人口0.81.32.03.04.76.8乡村人口5.25.98.38.58.36.9(1)依据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下图中补充完善并绘制城镇化变化折线图。并据此说出我国城镇化的变化特点。(2) 阐述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3) 说明城市化对改善城乡居住环境的作用。32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

11、问题。(10分)(1) 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分析其原因。(3)请从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1)指出该村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2) 指出最便于该农户种植蔬菜的地块并说明理由。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

12、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北京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重点保护一批中心城区“胡同-四合院”特有的传统建筑风格。(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2)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广州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岭南文化?(3)图中居民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试卷第17页,共5页学科网(

13、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3.ADC【小题1】一般来说,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性生产条件下特有的附属设施等。因此乡村的主体景观是形式多样的建筑景观,A正确,水井、道路,也是乡村常有的景观,但也只是建筑景观的一部分,不是主体景观,B、C不符合题意;商店不是乡村聚落常有的,如果有,数量也很少,不是主体景观,D不符合题意。【小题2】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住宅、水井、商店和农田,住宅、水井和商店主要属于生活设施,农田属于生产区,故选D。【小题3】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住宅、水井、商店和农田,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人口增多,人们日常消耗较大的日常必需品需求量增加,为了方便村民,会出现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如图中的商店(需要一定的门槛人口),C正确;住宅、水井和农田一般乡村均具有,无需达到一定规模,A、B、C。4-6.A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