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

上传人:1537****568 文档编号:323470592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doc 21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 产产业业组组织织学学说说:由由哈哈佛佛大大学学教教授授梅梅森森在在3030年年代代末末提出,它是研究一个产业部门(行业)提出,它是研究一个产业部门(行业)组织结构的特组织结构的特 征征及其影响资源使用效益的理论。及其影响资源使用效益的理论。组织结构的特征:指该产业部门是以什么样的竞组织结构的特征:指该产业部门是以什么样的竞 争形式组织起来的,即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争形式组织起来的,即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贝贝 恩(恩(5050年代)年代)结结 构构行行 为为成成 效效 一个产业部门一个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的市场结

2、构部门中企业部门中企业的市场行为的市场行为部门的经济利益、产部门的经济利益、产业的增长率、部门内业的增长率、部门内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充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充分就业等分就业等 市场结构四种类型市场结构四种类型 完完全全竞竞争争:在在这这种种市市场场结结构构中中,存存在在着着广广大大的的生生产产者者,而而且且供供应应完完全全相相同同的的产产品品,竞竞争争者者可可以以自自由由地地进进入入或或退退出出市市场场,但但谁谁也也无无力力影影响响价价格格,而而只只能能接接受受由由供供求求关关系系形成的价格。形成的价格。独独占占:产产业业部部门门内内只只有有一一家家厂厂商商,既既无无对对手手,也也无无替替代代品,它是

3、价格的制定者。品,它是价格的制定者。不不完完全全竞竞争争:部部门门内内有有很很多多生生产产者者,虽虽出出售售同同一一产产品品,但但具具有有差差异异性性,这这种种差差异异性性可可能能是是客客观观的的,表表现现在在物物质质形形态态或或品品质质上上,也也可可能能是是主主观观的的,取取决决于于消消费费者者的的信信任任和和偏偏好好。在在不不完完全全竞竞争争条条件件下下,不不仅仅有有价价格格竞竞争争,更更有有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寡寡占占:少少数数几几家家大大厂厂商商在在该该行行业业内内占占了了绝绝大大部部分分生生产产和和销售。销售。海默海默特定优势论特定优势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

4、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关于对外直接 投资的研究”用垄断优势解释美国FDI的理论:美国企业FDI主 要因为拥有技术和规模垄断优势导师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教授认同和支持,但当时并 未受到应有的重视。1974年,海默英年早逝此后,金德尔伯格进行了补充、发展、系统表述和 广泛宣传,使其受到广泛重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学说”1 1、海默的研究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海默的研究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1)海默摒弃了传统理论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即市场不完善出发来进行研究。(2)传统理论以利率的差异来说明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追求较高的利率。但海默认为运用利率无法解释下列

5、现象:(1)当时美国很多大公司在海外(东道国)集资筹款,然后用来投资设厂。(2)当时海外有大量资金涌入纽约金融市场,购买美国的各种有价证券,而另一方面美国公司又大量对外进行直接投资。(3)当时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集中来自汽车、石油、电子、化工等某些制造业,行业分布的集中程度特别明显。2 2、企业特定优势的基本观点、企业特定优势的基本观点立论基础:立论基础:市场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市场不完全性:市场不完全性:市场受到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影响而呈现出不完全竞争或寡占型局面的性质。垄断优势:垄断优势: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者独占所形成的优势。金德尔伯格指出优势来自三方面: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善的优势;

6、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善的优势;来自企业规模效益的优势。伯克莱、卡逊伯克莱、卡逊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1、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科斯定理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治理方式。当企业内部交易的费用比由市场来完成的费用更节约时,这种交易行为就“内部化”到企业中去;反之,则由市场交易。最初用于解释一公司多工厂、交易均在国内进行的情形。2、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积极从事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利用和开发信息产品。邓宁邓宁折衷理论折衷理论邓宁:英国里丁大学教授,曾任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高级顾问,跨国公司文库总编,当代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专家。1976年,撰写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

7、位与多国企业:折衷方法探索,首次提出折衷一词。1977年,在庆祝俄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会议上宣读此论文,主张在跨国公司问题的研究中,要引进区位理论,并创立折衷的方法和体系。1979年,撰写解释变化中的国际生产格局:为折衷理论辩护;1980年,撰写走向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若干经验性测试,大力鼓吹其折衷理论。1981年,撰写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对折衷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三优势模式(三优势模式(OLI ParadigmOLI Paradigm)所有权特定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 内部化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 区位特定优势区位特定优势 1、所有权特定优势(又称垄断优势或竞争优势)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独占

8、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1991年联合国关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所有权优势包括:研究与开发;管理与技术水平;营销技巧;企业生产效率;规模经济;相对的市场力量。2、内部化特定优势 它是指企业在内部运用自己的所有权优势,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3、区位特定优势 由东道国状况决定,跨国经营企业自身无法左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人口众多等;另一方面主要指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活、优惠而形成的有利条件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设厂的选

9、址及其整个国际化生产体系的布局。三优势模式(三优势模式(OLI)所有权优势O内部化优势I区位优势L对外直接投资出 口 无形资产转让三、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三、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法律组织形式法律组织形式行政或管理组织形式行政或管理组织形式1、企业的法律形式、企业的法律形式 个人企业:由个人单独出资设立并经营管理的企 业,又称独资经营企业。不是法人,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对债务负无限责任。合 伙:两个或两个以上出资人共同设立、共同经营、共享利润的企业。不是法人,合伙人对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公 司:按照“公司法”注册登记、进行组织,并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即为公司。是法人。公司类型公司类型无限责任公司:

10、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只负有限责任,即仅限于股东对公司投入的股本金额,故简称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可公开向社会让渡其股权。2 2、跨国企业的法律形式、跨国企业的法律形式 跨国公司通常在母公司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避税地公司。(1)母公司:实际控制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以参股或非股权安排行使控制;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2)分公司: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无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无独立的财产;与总公司同为一个法律实体,被东道国视为外国公司 (3)子公司:是独立法人;有公司名称和章程;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被母公司控制,但子公司自主权较大,能独立开展业务;子公司在东道国注册登记,须受东道国法律管辖,不受母国政府的外交保护。(4)避税地公司:指为避税目的而设在避税港的公司。也称纸上公司或皮包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