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23448840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带答案【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本钱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 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 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A.煤炭资源缺乏B.劳动力较丰富C.海外市场广阔D.追逐更大利润2、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 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A.史记B.旧唐书C.桂苑笔耕 D.大唐西域记3、北宋施行重文轻武,削夺方镇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

2、,重用文臣担任要职、 主持军务;同时又重视武备,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北宋实行重 文轻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军备节省开支B.提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C.提高军队的战斗力D.加强君权防止武将专权4、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 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开展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D.魏征6、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

3、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 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 7、农村稳那么社会安,农民富那么国家盛,农业丰那么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那么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8、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 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以下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9、“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唐太宗经常( )A.戒奢从简 B.轻徭薄赋C.虚心纳谏D.自我反思10、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

4、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11、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 明的民族政策。以下哪一历史事件表达了 “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12、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 那么贬其爵;再不朝,那么削其地;三不朝,那么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13、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

5、感触不同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 14、以下图反映的史实主要说明宋代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 )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A.杂剧演出普及城乡B.瓷器制作工艺先进C.活字印刷影响深远D.球类运动受到喜爱15、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 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16、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 最正确创造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创造活字印刷术D.制造地动仪17、我国汉代中医学家中被后世尊称为

6、“医圣”的是()A.扁鹊B.张仲景 C.华佗D.李时珍18、“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文中的“会 子”在什么时期通行()A.隋唐时期 B.北宋前期C.北宋后期 D.南宋时期19、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创造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 于中国”。其中,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 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2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失”。以下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康熙帝21、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

7、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初C.公元前3世纪初( )A.公元前2世纪初C.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D.公元前3世纪末22、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A.开展农业生产B.做给农民看C.稳固自己的统治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23、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 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夺回幽蓟地区B.崇武抑文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 24、”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 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

8、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 用武力的。”材料说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D.和平交往25、唐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以畜牧为主 的吐蕃,开始学习农耕,这是发生在()A.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B.文成公主入藏后C.金城公主入藏后D.唐蕃会盟后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如果没有唐初以来百余年间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和社会财富的积 累,唐玄宗是无法成为盛世之君的。他深知“治民必先治吏”的道理,罢免了 大量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官员。还屡次下诏限制土地

9、买卖,大力开展 生产。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实际出发,作出 正确的选择。一一摘编自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材料二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 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 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 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 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 到达鼎盛。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名称,并概括其出现的原因。(2

10、)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并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 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的阶段特征。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 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和家禽,有 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 活。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 原始居民。(2)根据材料二回答,图中的原始居民住房分别是什么样式的?它们房屋结构 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结合两那么材料,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开展的重要标

11、志有哪些?(4)我国原始农业的开展有何重要意义? 3、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鉴真大师穿越时空再次离乡,东渡赴日续写中日情谊。2016年5 月12日,在鉴真大师的家乡扬州文峰寺码头举行新鉴真像东渡启航仪式,现场 数万民众恭送“鉴真大师”登船离乡。此次东渡的是一尊干漆坐像,将供奉于 日本壬生寺。材料二:2014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高清史诗 纪录片玄奘之路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印度总理莫迪,习近平强调,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经,然后把佛经带回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 响。请回答:(1)鉴真和玄奘出访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2)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玄

12、奘和鉴真出访的目的是什么?(3)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D3、D4、D5、D6、B7、C8、C9、C10、A11、C12、C13、D14、D15、B16、B17、B18、D19、A20、B21、D22、C23、D24、A25、B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名称:开元盛世。原因:唐初社会生产力的开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整顿吏治;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开展的政策;个人的优秀品质。(照抄原文,答出任意2点即可。)(2)丝绸之路。特点:人员构成多元;交往频繁;交往的国家多;交流的人数 多;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3)特征:繁荣与开放。2、(1)黄河流域:半坡居民。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2)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气候差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 不同)。(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开展。(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3、(1)日本和印度(天竺)(2)唐朝国力强盛;促进中外友好往来。(3)做事坚持不懈,不怕艰难,有坚强的毅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