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23448643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西汉初年,自汉高祖开始至文帝、景帝的六七十年间,统治者都采取宽刑薄赋的政策。以下选项属于其原因的是()A.利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B.汉初统治者都是仁慈之君C.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D.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开展2、开元末年,唐朝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节度使集军 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人民赋役繁 重,生活困苦,发动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段话描述了唐朝()A.安史之乱B.衰落的原因 C.农民起义 D

2、.衰落的影响3、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以推 广使用。唐代以来,耕犁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以下农具与此变化有关的是()B.曲辕犁经D.筒车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段材料出自山海O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A.涿鹿之战C.尧舜禅让B.盘古开天辟地D.大禹治水5、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哪一朝代极为相似()A.秦朝B.汉朝C.三国D.东晋6、“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 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保家卫国的正

3、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7、“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 位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了脍炙人 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他们是()A.岳飞和寇准 B.文天祥和寇准 C.文天祥和戚继光D.岳飞和文天祥8、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 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

4、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D.五代十国10、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假设众建诸侯而少 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A.行推恩令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H、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 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A.国家统一 B.开展生产 C.开凿运河D.加强中央集权12、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 明的民族政策。以下哪一历史事件表达了 “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

5、鉴真东渡日本13、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此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14、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 最正确创造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创造活字印刷术D.制造地动仪15、据图可知,隋唐时期扬州、苏州、杭州经济开展的相同因素是()A.交通便利B.海运兴旺C.外贸兴隆 D.文化兴盛16、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 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

6、诗 圣”。他是()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17、历代开国名君大都能够休养生息,崇尚节俭,励精图治,其实质是:( )A.维护封建统治B.开展社会经济的策略C.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D. “仁政”思想的实践18、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 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表达出唐代( )A.皇帝安于享乐A.皇帝安于享乐B.奢靡之风盛行C.文化兼容并包C.文化兼容并包D.尚武风气流行19、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7、,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 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20、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A.黄帝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21、秦朝确立了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B.任免官吏C.思想控制D.言即法律22、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

8、题2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4、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下治国措施表达了这一执政理念的是()A.轻徭薄赋,开展生产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D.完善三省六部制25、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经考古开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 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藏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A.统治十分残暴B.洛阳盛产粮食C.横征暴敛无度D.社会经济开展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

9、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人文初祖)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 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 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这些贡献对后世产生了什么 影响?(民主政治)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礼运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缺乏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那么天

10、下 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那么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 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3)两那么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 借鉴意义?(杰出首领)图一舜王坪 图二大禹渡图一舜王坪 图二大禹渡图三尧庙(4)请你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别用一句话对其评价。(探究认识)(5)这些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史实与神话传说 的关系。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线路图。竺捌之路|竺捌之路|1s(1)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时的古罗马在汉代被称为。(2)图中的西域都护府位于今新疆轮台境内,请写出其设置的时间及历史

11、意义。材料二 内陆的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 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也包括海上航运网络,这一网络支撑着东半球大局部 地区的海上贸易。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 远方。摘编自新全球史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下你心目中的丝绸之路。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 “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那么。不管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 公开考试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 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

12、子弟虽无才学,不 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那么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 录取。隋朝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 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材料四 (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 到达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 得英雄尽白头一唐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1)根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他设置了什么考 试科目?(2)比照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

13、谁?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统治者推 行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C2、B3、B4、A5、A6、A7、D8、A9、D10、A11、C12、C13、C14、B15、A16、B17、A18、C19、C20、D21、A22、A23、C24、A25、D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黄帝。(2)相传黄帝教人们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创造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3)禅让制;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4)

14、图三、一、二;尧节俭、朴素、爱民,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禹治水有功。(5)在古代认为两者没有区别,近代随着考古学的兴起而出现了区别。如今,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考古资料证实的传说为“史实”,没有经过考古证实 的传说仍为“传说”。2、(1)汉长安;大秦。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3)答案例如: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因为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 的交流。(赋分标准: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3、(1)隋炀帝。进士科。(2)选官标准从主要靠家世背景变为通过考试择优录取。(3)皇帝。(或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