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23448641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保甲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2、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假设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分散宰相权力C.减少决策失误D.加强中央集权3、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

2、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4、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容许)刺举(检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B.单独掌握地方军政权C.单独掌握地方财政权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5、金朝建立后,被其先后灭亡的政权是()A.辽、北宋 B.西夏、辽 C.西夏、北宋 D.北宋、辽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一一元朝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铁木真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7、有人

3、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8、据史书记载:“宫室燃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李密起义 B.黄巢起义C.八王之乱D.安史之乱9、“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 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 力的。”材料说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利润丰厚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D.和平交往1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

4、,财也收 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 古人类,应该去()A.陕西省 B.云南省 C.浙江省 D.北京市12、以下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开展大趋势?()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1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假设先生为唐代一位著名 诗

5、人题写的一副对联,他称颂的人物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14、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A.鉴真B.玄奘C.孙思邈D.遣唐使15、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 种子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这个“优良种子品种”指的是()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 D.占城稻16、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 站披褫冕。披魔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 烈。”他评价的是()A.杨坚A.杨坚B.李世民C.武那么天D.赵匡胤17、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

6、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 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统治 B.压制文人C.打击汉人 D.钳制思想18、以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的特征是()公元苜221年2204581年907隼1368年 184峥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开展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9、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A.知州B.通判C.转运使 D.宰相20、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封建 社会的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时,发现共同点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

7、治世出现的前提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A. B. C. D.21、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 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夺回幽蓟地区B.崇武抑文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 22、如以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 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23、它的创造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开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 古代,它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及看风水时确后来辗转传

8、人欧洲。材料描绘的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D.指南针24、以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B.C. D. 25、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 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 圣”。他是(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农业生产(一)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 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 米,

9、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二)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 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材料二 房屋建筑,如以下图:图1图2图3(1)根据材料一,说出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种植的。材料二中图1、2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一地区的建筑 样式?(3)农业生产和房屋建筑的开展对人类文明的开展有何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开展的标志是什 么?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交流交 融,共同开展繁荣。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自从张骞

10、开辟通往西域的通道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 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 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 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以下图)材料三:(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那么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 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 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什么道路?根据材料一概括,这 条道路的开通在当时发挥了什

11、么作用?(2)材料二中的图与材料三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开展的状况。(4)从西域道路的开通、江南经济的开发,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读下面两幅图片图一: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图一: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图二:战国后期某水利工程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请回答以下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纷繁,但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根据图一并结合所 学知识,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二的水利工程名称是什么?(3)材料二中“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商君变法后的秦国百姓要想 获得爵

12、位与赏赐土地,最正确方法是什么?(4)根据所学知识,上述变法有何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C2、C3、C4、D5、A6、C7、A8、D9、A10、A11、B12、A13、B14、A15、D16、D17、A18、C19、C20、C21、D22、B23、D24、A25、B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粟:半坡原始居民;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图1:干栏式建筑;长江流域。图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黄河流域。(3)使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代,过上定居生活。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和磨制工具的开展。2、(1)丝绸之路;促

13、进汉与西域的往来(或使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联系: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使江南地区得到 开发(或经济迅速开展);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或经济迅速开展)。(答出一点即可。)(3)耕地面积增加;农业兴旺;手工业兴盛。(答出一点即可。)(4)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国家统一稳定是经济开展的前提;创造有利于经济 开展的安定环境;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劳动力等。(符合题意,言之 有理,答出一点即可。)3、(1)铁制工具与牛耕的使用。(2)都江堰。(3)商鞅;参军打仗多杀敌人,奖励军功。(4)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或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 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