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23448614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以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提供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1.2.3.4.收复建康取得哪城大捷(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A.卫青北击匈奴C.文天祥抗元2、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进行了概括,A.中华文明起源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B.岳飞抗金D.戚继光抗倭其中与历史比拟吻合的是()B.中华民族的繁荣开放D.中华帝国的哀落3、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

2、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 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 被后人称为()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5、以下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北宋辽西夏金南宋A.B.C.D.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繁荣景象出现在()A.唐高祖李渊时期B.唐太宗李世民时期C.唐玄宗李隆基时期D.女皇武那么天时期7、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见,商周时期青 铜器主要用

3、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8、他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 害,受到民众拥护,队伍开展迅速。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9、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从此开始了它的统治,直到1368年,这是第一 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这个王朝是()A.秦朝B.元朝10、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 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 许)刺举(检举)以闻。”由此可见,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C.单独掌握地方财政权C.清朝D.明朝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所部官有善否

4、及职事修废,得(容通判()B.单独掌握地方军政权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1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石铲(翻土)石刀(收割)A.已从事农业生产B.C.住半地穴式房屋D.石铲(翻土)石刀(收割)A.已从事农业生产B.C.住半地穴式房屋D.石磨盘(谷物加工)以捕鱼狩猎为主会人工种植水稻12、“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这那么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D.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13、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5、()兵部 东厂锦衣卫刑部A.B.C.D.14、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哪一朝代极为相似()A.秦朝B.汉朝C.三国D.东晋 1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6、“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C.节俭治国D.重视人才17、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

6、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8、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18、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19、开元末年,唐朝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发动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段话描述了唐朝()A.安史之乱B.衰落的原因 C.农民起义 D.衰落的影响20、礼记礼运

7、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 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2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22、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23、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

8、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24、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假设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A.行推恩令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25、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C.明朝刑法严酷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 题。材料一观察以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图一扶割农

9、具图一扶割农具图二穿有曷环的牛雪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 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一一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并据该材料概括其主要措施。(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并作简要说明(4)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有人说他死了变法也就失败 了,你同意

10、吗?并说明你的理由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线路图。(1)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时的古罗马在汉代被称为 o(2)图中的西域都护府位于今新疆轮台境内,请写出其设置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材料二 内陆的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 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也包括海上航运网络,这一网络支撑着东半球大局部 地区的海上贸易。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 远方。摘编自新全球史 (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下你心目中的丝绸之路。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

11、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 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老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 下。它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 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 了。摘译自尚书材料二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 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稣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 “堵”的 方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 而不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所说,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 为什么?举出一例说明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2

1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尧当时担任什么职务?材料中说的“诸侯 各国”实际上是一些什么组织?(3)材料二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除了治水这一功绩外,大禹的另 一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B3、D4、D5、B6、C7、B8、C9、B10、D11、A12、C13、C14、A15、A16、D17、A18、A19、B20、A21、C22、C23、B24、A25、D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主要措施:奖励耕战(耕织);成认土地

13、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联系:因果联系;说明: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是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材料二诸侯国的变法。(4)原因:商鞅变法触犯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表态:不同意。理由:判 断改革是否成功,标准是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开展,顺应了社会潮流(或目 的是否到达);(意思相似即可)商鞅虽死,但变法继续,使秦国国力大 增,为兼并六国奠定基础。2、(1)汉长安;大秦。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3)答案例如: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因为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 的交流。(赋分标准: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3、(1)黄河流域;禅让;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2)部落联盟首领;部落。(3)原因:团结民众,采用疏导的治水方法,公而忘私;贡献:建立夏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