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323365518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参考】(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航空装备项目质量认证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必要性分析7三、 公司基本情况8四、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0五、 质量认证的相关概念12六、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14七、 质量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稳定的保障18八、 质量及相关术语19九、 产品及相关术语28十、 质量战略33十一、 质量技术创新35十二、 投资估算37建设投资估算表3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0流动资金估算表4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4十三、 项目进度计划4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5一、 产业环境分析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

2、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航空装备的关键原材料有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两大类,包括钛合金、航空钢材、陶瓷基等特殊材料。中国航空材料行业的整体技术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部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但是近年来,中国部分航空材料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中国部分航空材料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开始出口海外市场。航空装备制造是航空装备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主要为航空部件制造和航空装备整机。其中航空部件制造可分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机体是航空装备

3、结构的主要构成,发动机是航空装备的动力来源,机载设备是指对航空装备飞行中的各种信息、指令和操纵进行测量、处理、传递、显示和控制的设备。航空装备的细分市场大致为军用航空装备以及民用航空装备两大类。其中,航空发动机是航空装备的动力来源,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发动机的研发设计、生产是航空装备产业链中最核心的部分。航空发动机是当今世界研发制造难度最大的现在工业造物之一。这是因为不像其他航天装备一样,组件几乎为一次性使用,而它不仅要求要有优异的性能,还要保证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中国国内也存在着一批航空发动机重点生产企业,如中国航发、中航重机、应流股份、爱乐达、无锡航亚、贵州黎阳、沈阳黎明、

4、西安西航、成发集团、南航动力等。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早在1911年就开始涉猎飞机制造领域,仅比1903年莱克兄弟晚了8年,我国航空先驱冯如先生更是在1909年就在美国驾驶冯如1号成功试飞,所以在航空领域开始阶段,我国并没有比国际晚太多。但是受制于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建国之前中国的航空装备制造发展存在着“积贫积弱”的发展特点。建国后,随着国内政局稳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的航空事业才开始有起色。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确立,中国在制造业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中国航空产业逐步进入发展黄金时期。尤其是在国产C919成功试飞后,中国航空装备制造真正开始走向国际尖端领域。近年来,我

5、国航空装备产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作为国家强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地方不断释放各种政策红利,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到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航空装备行业自动化以及自主化的生产建设。我国已经从航空装备技术追赶进入了技术自主研发和领先阶段。我国航空产业园区可以覆盖通用航空产业全产业链,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支持。我国航空产业园区在政策推动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我国航空产业园数量总体增长。根据前瞻产业园区库统计数据,现阶段国内航空装备制造相关产业园区超过150个,四川省和陕西

6、省产业园数量分布较多。航空设备下游需求领域主要包括民用运输飞机和通用运输飞机两大类型。2010-2020年,我国民用运输飞机数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9%。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在册架数达到3903架,比2019年底增加85架。相较于民用航空,我国通用航空机队建设起步较晚,但上升势头较好。从统计数据来看,2015-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领域在册航空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教学训练用飞行器也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底,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2892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1018架。总的来看,我国航空机队建设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航空装备生产制造领域提出了更多的制造需求

7、。2018-2021年,我国航空航天装备行业出口额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航空航天装备个细分产品中,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25千牛顿和其他自动调节或控制仪器及装置出口数量有所上涨,出口金额分别为6.38亿美元和24.28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年增长7.1%和9.8%;15吨25千牛顿、15吨25千牛顿、15吨25千牛顿、15吨空载重量45吨其他大型飞机及其他航空器、飞机及直升机的其他零件和其他自动调节或控制仪器及装置进口金额分别为23.17亿美元、38.35亿美元、15.14亿美元、35.87亿美元。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显现集聚特征,聚群化分布、区域分工日趋显现。目前已基本形成六大聚集区,包括

8、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具体形成以长三角及中部的西安为核心,以珠三角、东北地区为两翼,以北京、天津、四川等研发、制造为支撑的航空产业格局。在热力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以西安市为代表的陕西省是中国最重要的航空产业生产基地之一。依托于航空装备制造行业的自然垄断行业特质,我国航空装备产业主要由航空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历经数次战略性和专业化重组,形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众多原材料和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为辅的企业格局。随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空工程的实施,多型航空器、航空发动机等进入批量研制和生产阶段,亟需立足自主可控,加强系统谋

9、划,进一步优化制造资源配置,解决关键瓶颈和短线问题,大力提升我国航空装备制造能力,实现航空事业可持续发展。二、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

10、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三、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

11、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二)核心人员介绍1、王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龚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苏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

12、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范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5、尹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四、 质量管理

13、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依据质量体系标准,经过认证机构评审,并通过质量体系注册或颁发认证证书来证明某一组织的质量体系,符合相应的质量体系标准的活动。根据不同的产品和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GB/T19001(ISO9001)认证,电信行业质量体系标准TL.9000认证,食品行业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AS9000认证,汽车行业的ISO/TS16949:2009认证等。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我国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批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有101家,我国所有认证机构发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共计249964份,证书发

14、放数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产品质量认证的区别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产品质量认证不同。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规则世界各国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都要依据ISO/IEC指南48质量体系认证实施程序规则,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都确定了各自的管理体系认证程序。3、认证后的监督审核认证机构对于获准认证的组织在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3年)内实施监督审核,按照规定每年不少于一次。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与质量体系初次认证的程序基本相同,但在审核关注重点上和审核时间上有区别,一般审核时间是初次认证审核的三分之一。监督审核关注的重点如下。(1)审核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部门或要素。(2)确认上次审核发生的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3)调查从上次审核结束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情况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4)审核组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认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5)了解顾客反馈情况,尤其是对于顾客投诉的处理情况。(6)审核组织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