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323325449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在氢燃料电池项目管理制度目录一、 定义范围3二、 确认范围5三、 风险的基本概念6四、 控制风险10五、 项目采购管理概述13六、 规划采购管理14七、 项目基本情况20八、 公司简介2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5九、 建设进度分析2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25十、 投资计划26建设投资估算表2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29流动资金估算表3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33十一、 经济效益评价3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2

2、一、 定义范围项目目标主要表现为以范围为核心的要求,就是项目应该完成什么,使项目干系人达成一致的结果。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具体格式和要求和各个组织所处行业领域的项目特征相关,但一般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各项内容:项目商业目标:描述促使项目建立的商业需求。这部分内容大都来源于项目启动阶段所作的战略规划、市场机会的识别以及进行项目选择的依据。这些条件是项目目标的前提和项目存在的基础,但它是来自项目的外部因素,很可能不在项目可控制范围内。项目的实施和目标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些关键性的条件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就成了组织分配资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当今外部商业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情况下,组织需要对

3、这些变化相当谨慎而敏感。可能很多项目在创立的时候相当正确,但由于错过最佳的时机而变得无效。项目制约因素及假设:列出项目的制约条件,以及针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前提假设。项目可交付成果总述:列出项目完成所要交付给客户的所有成果。这实际上是约定项目的范围目标,是项目活动最主要的结果。可交付成果可以专指那些需要最后交付客户的结果,也可以包括那些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结果。符合的规范与要求:列出交付成果应该达到的要求,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标准。这实际上是约定项目的质量目标。验收标准:确定对结果进行验收所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进度里程碑:确定项目的主要里程碑。这是对项目的时间目标进行约定。成本估计:确定项目所

4、需要的总成本估计。这是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约定。项目范围说明书的核心是约定项目目标,在这一阶段以范围目标为主。理论上,范围目标的界定需要清晰准确。但在现实中,作为项目成果的接受方(或称买方)和成果的实施方(或称卖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的认识是不对等的。目标约定得越明确显然对买方越有利,但具体到操作上,却是卖方比买方更具有专业能力。对卖方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动力去准确约定“买方想要的”。而相反,卖方倾向于将目标定得模糊,或者接近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未必是“买方想要的”,而更可能是“卖方想卖的”。同样这一情况也适用于质量目标的确立上。约定交付成果应能达到的指标和要求更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显然,大多数买

5、方不具备这种能力。买方能够判断的标准仅仅是“其结果是否符合我的需要”但“这个需要”无法作为约束项目目标的技术指标,所以常常出现由于质量目标含糊而最后产生的项目纠纷。有鉴于范围和质量目标的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在项目初期买卖双方对目标理解的不一致和偏差。为了弥补这种偏差,增加“验收标准”来作为补充。也就是说,双方遵循认可的验收标准来判断其最终成果是否符合最初的目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减少这种偏差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但制定验收标准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一般的买方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显然,卖方没有动力去制定一个约束自己的标准,所以大多数行业其“验收标准”是借助于第三方所制定的行业规范来实施的。在项目初

6、期,卖方一直推销自己有的或者能够做到的,且尽力去承诺对买方需求的满足。买方知道自己的需求,但不具备对卖方产品判断的专业知识。目标理解上的差距在项目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二、 确认范围确认范围是项目干系人正式承认和接受项目范围的过程,相当于对项目的范围目标作出检验,以确保其是正确的。但是范围目标的检查和其他目标有些不一样,因为它并不能在项目组内部实施,而是需要干系人介入。为了使项目范围得到干系人的正式确认,项目组必须形成一套正式的文件来说明以下问题:项目活动和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应该达到的要求。遵循什么样的过程来评价项目工作及可交付成果。判断是否达到要求的准则。这样,项目干系人就可以在项目的目标

7、以及如何鉴定目标完成的状态上达成一致,可以准确地评价和判断项目的工作活动和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当初的期望,同时也为项目组的工作建立了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工作顺利地完成。如果这个项目提前终止,那么这个确认范围过程也应该检查并以书面的形式把项目的完成情况记录下来。确认范围不同于后面要讲的质量控制活动。确认范围是统一项目干系人在工作结果上如何验收的问题,而质量控制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判断工作结果是否正确的问题。通俗地讲,确认范围的过程是为了向干系人证实结果的正确性,而质量控制则是排除差错。两者关注的目标并不一致,但并不排除可能采用类似的技术过程。三、 风险的基本概念谈到项目的风险管理,得先认识什么是风险。在字

8、典中,风险的定义为“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它强调了风险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未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第二,它说明了如果发生,将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多数风险都是指一种需要规避的因素。但事实上,未来发生的事情既可能带来危害,也可能带来收益,而后者经常被认为是机会。经常说的风险和机会并存,就是指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事情的发展带来某种变化。这种变化虽然会打破原来的预期,危害到原有计划的执行,看起来是一种损害,但同时在变化中也往往孕育着新的机会。项目风险的定义:一种不确定的事件或情况,发生后会对项目的目标产生某种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从定义中可以看出,风险有两个基

9、本特征,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的影响。这两个要素决定了我们该怎样对待风险。先看风险的第一个要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无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都意味着不能确信它一定发生。如果一定会发生就不能称为“风险”了。虽然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有其内在根源和诱因,但从项目本身的范围来看,一定是项目目前不可掌控的因素在影响着风险的发生。虽然有的时候可以知道引发风险发生的根源,但大部分情况却可能是未知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影响风险发生的因素由外部因素决定,而不受人主观期望的影响。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就不得不为风险发生与不发生两种可能都做好准备。例如,一个人买入一只股票时,虽

10、然他期望它会上涨,但影响该股票短期涨跌的因素却不是他的意志,而是所有股东对该股票的买卖力量对比的结果,所以涨跌都有可能。风险意识体现在对未来情形的客观认识和对各种可能情况的积极准备上。风险意识强的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未来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都是什么,正视那些不可控因素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地做好事前准备;而风险意识弱的人则只会单纯地期望外部环境按照希望的方向发展,当结果相反时只会归责于运气不佳。再看风险的第二个要素:风险发生后所造成的影响。虽然被称作第二个要素,但是只要确定了一个风险,其影响程度就可以得知。所以在现实当中,往往是先考虑哪些情况会对项目产生影响,然后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当然这里面有

11、个前提,就是已经发现了可能会对项目产生影响的风险。现实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某一个风险没有被项目发现,而当其发生的时候才注意到它的影响。虽然总体上说,风险就代表着项目的某种不确定性,但是项目组在进行决策时,或多或少会获得有关风险的若干信息。我们按照对风险已知信息的多少将风险进行如下分类:可以预测到某一类风险,且该风险发生的根源是知道的,由此可以推算出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等所有信息。这一类风险被称为“已知已知”。可以预测到某一类风险,但该风险有关信息却无法全面获知例如其发生的可能性未知,或者危害程度未知。这一类风险被称为“已知一未知”。还有一类风险,我们无法预测到,更谈不上获取其相关的信息了。这一类

12、风险被称为“未知一未知”。事实上,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它们逐步由未知变化到已知。影响项目的未知因素很多,但是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把这些未知因素确定化,以减少对项目的冲击。项目风险实际上就来源于项目所遇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来自内部因素,也可能来自外部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可能会对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需要预见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是风险管理最朴实的原则。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用5个问题来阐述项目风险管理的意图:什么因素会产生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这些因素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做些什么可以缓解风险的影响?我们如何应对风险发生后的情形呢?由于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

13、,我们采取相应行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不确定性“确定”之前。这就说明上述对待风险的策略是一种“主动出击”。但在现实当中,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态度决定了有些情况下并不一定会“主动出击”。这是由人的某种“心理倾向”决定的。有两类极端情况:一类是不愿意变化,或者抵制变化的人。这在传统工程师行业中比较多,MBTI里面的SJ类型的人也是如此。他们的倾向就是会有意无意地忽视风险的客观存在。他们喜欢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对于可能发生的变化会在心理上期望其不会发生。另外一类人则喜爱变化,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事情,认为意外的事情会带来机会。很多有商业头脑的人都具备在变化中寻求机会的感觉,MBTI里面的NP类型也属于这种倾向。

14、在上述两个极端情况下会对风险因素采取相对“被动”的应对策略。前一种会忽视存在,后一种是寄希望于发生之后可以“从容”应付。这种被动对待风险的态度经常被称为“印第安纳琼斯式”。四、 控制风险项目的风险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由于项目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或者由于项目以外因素的改变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改变风险排列的优先级顺序,一些新的风险可能会出现。这就需要项目必须持续地关注这些风险特征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措施,这就是控制风险活动。控制风险活动包括两部分的活动和功能,分别是“监督”和“控制”。风险监督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持续不断地评价项目所处的风险状况。风险监督活动的原则是:需要特别关注那些优先级

15、别高的风险,因为它们对项目的影响最大。一个经常采用的工具就是“项目十大风险跟踪表”。所谓“十大风险跟踪”,就是始终关注风险值最高的10个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全程监督和控制。这样可以集中有限的项目资源,解决项目中最主要的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给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不是只关心前十大风险呢?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征,这个数值会有所不同。但是带给人们这样一个基本概念:不需要为所有的风险分配有限的资源。十大风险跟踪的具体方法如下:根据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列出风险值最高的10个风险(前面讲述的“风险排序表”中的前10个风险)。为每个风险制订详细的风险应对计划,其中包括应对措施及责任人,并执行。跟踪风险应对的执行情况,并定期评审和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追踪风险变化的趋势,随时调整每个风险的风险值,并更新十大风险清单。风险控制活动是指在风险发生后,根据风险应急计划来进行相应的危机处理过程。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执行某一个应急计划。针对某一个风险,采取纠正措施。选择备用的方案。重新制订项目计划。控制风险的结果通过“风险状态报告”文档来反映。风险状态报告是对风险管理计划、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后的主要输出文档。这份报告应该为每个风险考虑可能的四个风险管理方面的情况:风险被解决,风险应对计划完成,跟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