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典法律电影赏析律政俏佳人3200字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19KB
约10页
文档ID:323076676
经典法律电影赏析律政俏佳人3200字_第1页
1/10

    经典法律电影赏析律政俏佳人3200字    论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利与弊及对其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借鉴作用——《律政俏佳人》观后感看了电影《律政俏佳人》,受到很大的启发从这部电影里,我第一次了解了美国不同于中国的法庭制度,比如陪审制度,还有与中国差异巨大的法庭布局其中,我对美国的陪审制度很是感兴趣一、美国陪审团制度概况电影 《律政俏佳人》讲述的是一个有关美国律师艾丽在法律的求学与奋斗的故事从这个影片中折射了许多美国的法律特点与制度1.美国陪审制度是宪法的设计者们努力创造一个独立的司法系统,但同时又坚持进一步防止司法专断而设置的当事人权利保障制度由特定人数、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的、决定对嫌疑人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国的陪审团由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组成大陪审团的职责是根据其掌握的证据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小陪审团主要负责判定刑事案件的被告是否有罪及民事案件的被告是否构成侵权它的功能在于防止为消灭仇敌而进行的无事实根据的指控和提防那些容易受更高当权者影响的法官这个影片中的反映的是小陪审团制度2.陪审员的产生方式及以此为基础的相对独立性 美国陪审团成员的相对独立性首先是由陪审员的遴选程序保障的。

陪审团候选人是法院辖区的选民,法官从选民民单中摇奖式的随机选择组成具体案件陪审团,全过程均由双方律师参与,如果律师有正当理由认为某公民不宜担任本案陪审员,比如他事先熟悉案情,则可以提出申请,经过双方辩论后排除;各方当事人还有一定名额的“无条件异议”权陪审员选择的随机性使陪审员没有职业法官那样屈从于腐败或滥用权力的动机,因为他们既不依赖于司法当局而生存,也不会因为追求职业升迁而屈从于政治干预;与此同时,自案件审判开始审判员与世隔绝的制度性安排使审判员也独立于社会舆论;当事人双方律师对选择陪审员过程的参与承担了与回避制度同样的使命,使陪审员独立于某种社会角色或人身关系在美围,年满2l周岁的合法公民都有机会担任陪审员在确定陪审团候选人时,根据选民登记手册、簿、汽车号码牌等信息法官的助理秘书随即抽取出候选人名单接下来由法官与双方律师选出陪审员与若干候补陪审员 在正式开庭之前,法官会以书面形式向陪审员介绍注意事项,众多的注意事项旨在保障陪审员可以在不受他人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地对案件进行审判米勒奇法官曾说过:“我在开庭前会对他们说:我知道大家没有受过法律知识的专门训练,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依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朴素的是非标准和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做出是否有罪的判决。

3.陪审员的审判权力 以陪审员身份相对独立性为基础,法律赋予陪审团以相对独立的审判权力陪审团与官分别对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分别做出裁决-陪审团的裁决称为verdict,而法官的判决称为judgment .在刑事案件中,有罪无罪由陪审团作出结论,而量刑则是法官的权力;在民事案件中,陪审团对事实加以认定(find),法官就原告胜诉或败诉的金钱数额作出相应判决(decide)以为执行依据如本案所示,不服陪审团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上诉之前请求原审法院对审理中的程序性错误或支持裁决的证据缺陷作出补救,即动议重新审理或作出不顾陪审团判决的判决(“judgement n.o.v”),实际上是法律赋予法官重新评判陪审团裁决正确性的权力但法官只能宣告陪审团的裁决无效而裁定重新审理,但无权直接作出判决初审法院对于上述动议的自由裁量权受到上诉法院的严格审查,审查以最有利于初审胜诉方的原则进行,亦即假定陪审团裁决完全正确为前提在这一基础上,陪审团有关证据的结论具有终局性法官与陪审团之间在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上的这种明确职能分工除了具有相互制约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一种合理分配资源以最大限度求取正当性的价值-陪审团以普通人的智识对事实作出的判断最有可能获得普通公众的认同,而法官作为法律专家对于法律问题的判断显然也具有更高正确率。

4.陪审审判制度的适用范围 如果以普通民事案件为对象,选择与之相应的程序,那么,严格、复杂的审判程序问题与重大、疑难的案件相适应,伴随着巨大的司法资源投入和相应的司法收益;反之,简易、宽松的司法程序应当与大量简易、小额的案件需求相适应美国的陪审审判程序投入大、时间长、代价昂贵,主要适用于刑事案件和标的大、赔偿额高的民事侵权纠纷.二、美国陪审团制度的相对优点及其对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借鉴意义1、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分开 美国陪审制度规定:法庭审理案件时,警察、法官和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会搜集和甄别证据,最终,陪审团认定事实问题,法官裁定法律问题,两者分工泾渭分明这种制度设计,恰恰在于排除了陪审员的法律专业化倾向使司法过程中的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有所区分而对于事实的认定,一个从未受过任何法律训练的普通人,凭借基本的逻辑、经验和做人的道德良知,是可以得出合理的判断的 美国陪审团不仅仅是诉讼审判制度,而且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一个重要权力机构在西方尤其是英美国家在诉讼中通常实行当事人主义,强调法院中立,注重当事人的作用,同时为防止司法偏执和专横,而设置两种对立和陪审团制度陪审团作出的事实认定法官不得轻易推翻,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职权只是对上诉案件进行法律审查,而非事实审理。

其作用仅在于监督下级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是否正确在基层法院的诉讼审判中,法官只是 “陪审”的裁判、司仪和量刑官 在中国,人民陪审员是从普通的公民中选出来的他们的法律知识相对专业的法官而言就会显得少的可怜如此,法官的意见对最后的判决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在就会大打折扣依照这个逻辑,法官既参与事实审理,又参与法律审理,而且在法律审理中起主要作用这样,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就流于形式了2、全体一致裁决原则 这个原则避免了多数人的暴力,民主社会中的“多数人的暴力”这一问题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 ·密尔在其名著((论自由》中就有精彩的论述民主并非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给任何人说话的权力,要服从于事实和理性即使是真理只在少数人甚至是一个人手中从电影中,也可以看出,这个过程是严守程序公正的,每当有入提出要投票时,都组织表决,没有因为观点对立双方人数的悬殊就省去必要的步骤 而在中国根据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7条第一款以及 《民事诉讼法》第4O条之规定:我国在处理民事案件上实行合议制度,而 《民事诉讼法》第43条及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11条明确规定了合议庭在合议案件时实行少数服从 多数的原则。

3、陪审员的选任 美国陪审团制度下,案件审理前,检察官和律师分别对候选人分别对候选人进行筛选以最终形成陪审团同时控辩双方还有权通过绝对异议程序,不经任何理由排除一定数量候选人,以维护当事人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普及,我国也可以根据各地经济技术发展状况,逐步试验让法院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每年度从当地有陪审员资格的公民中挑选一定数量的人担任候选陪审员,存入法院的计算机系统然后,法院再采用随机初选和当庭选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个案选任其次,在开庭审判时由法官主持并且在双方律师参与情况下对候选人逐个进行审查性询问,并最后确定本案陪审员的人选在审查过程中双方律师可以享有一定数量的否决权三、美国陪审团制度的缺点及其对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警示意义1、当陪审员滥用权力的时候造成实质的不公正 当公民意识不到自己行使的权力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他们所做行为的长久的意义的时候设计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成为一套冠冕堂皇的枷锁2、防止舆论暴力 在进行评判时,律师或者舆论界会利用人性的弱点法律的盲区来愚昧陪审员,造成与事实相违背的判决结果那么当别有用心的人用舆论的方式蛊惑人心的从而使真正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或者无辜者蒙受冤枉也是有可能的。

影像中的正义—经典法律电影赏析课程作业学号:学院:班级:姓名:日期:第二篇:法律电影赏析 2400字从《守法公民》中探求法律的公正摘要:法律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正义,维护公平公正表面上看,在现行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影响下,社会上的正义已经实现,实体的正义已经在法律中得到体现,可实际呢?法律是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而很多时候这些内在的问题必须要由外在因素的推动来解决关键词:守法公民 法律 公正在电影《守法公民》里,主人公克莱德家中遭遇抢劫,并眼睁睁地目睹妻子和女儿被杀害在起诉的过程中,因为现场遭到了破坏,无法获取有力证据负责的检察官尼克为了追求其高定罪率与案犯进行了辩诉交易本案的主犯同意作为污点证人以获取从轻处罚结果,并没有参与杀人的从犯被认定为主犯而判处死刑,实际的主犯则获得了很轻的刑罚这一判决激起主人公的绝望与无比悲愤,于是其利用长达10年的时间精心策划,谋划了对两名罪犯的报复,并且对参与此案的其他人员实施打击,,最终上演了一出单枪匹马向美国整个司法系统进行疯狂复仇的震撼人心的悲剧《守法公民》的情节构架其实很简单,没有带给我们太多感官上的刺激,但一个简单的情节所展露出的法律问题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

守法公民讲的是美国人的故事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的法治国家,司法是较全球成熟的司法体系,但即便是如此成熟的司法体系却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一、 客观真实与法律事实这个故事的开始可以说是源于案件事实的探究犯罪现场遭到破坏,公诉机关无法获取具有决定性效力的证据在检察官与主人公的对话中,检察官反复强调了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审判,罪犯很可能将被无罪释放不是事实如何,关键是你能证明什么!”整个故事就随着这句冷酷而理性的话急转直下尼克对他的老师、费城总检察官乔纳斯说,他不能冒险,因为这起案件目前缺乏证据,DNA检测失败,而克莱德当时神经错乱也不足为信,如果不做认罪协议而继续起诉,那很可能的结局是达比和阿米都无罪释放尼克很有道理,但是,乔纳斯说,你怎么向受害者的丈夫交待证据这是法治社会的核心所在一般人,恐怕都不会去否认只有当事实得到具备法律上的证明力的证据支持才是有意义的在今天,即使是中国这个法治进程刚刚起步不久的国家,人们对于证据在案件中非比寻常的意义也已经基本认可但是,当人们身处和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的境地时,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对自己因为证据上的问题而遭受的不利判决感到愤懑在这里,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客观真实与法律事实之间也许永远无法完全一致的矛盾。

我们将一切交托给执法部门,自然希望得到的是公正的审判和结果??然而克莱德却并没有得到正义的对待,所以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由他来亲自执行有些矛盾本身就无法调和,去解决这种矛盾的措施稍有不慎,就可以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二、 法律的公正性与法律效率之间的矛盾影片中突出了,所谓司法体系中“污点证人”,同样是犯罪但只要是污点证人,就可以被减刑,而且减的很厉害固然,污点证人体系,能够加快司法运行中的效率,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马拉松式的法律诉讼,加速了法律的定案,但同时也间接造成司法公证性的矛盾,这不仅仅是那个政府哪个政党的问题,而是现有司法的一种局限性我年轻的时候,很想改变这个系统,我想抗争,不惜代价,做到最好,但是这里让一步,那里让一步,最后陷入到这个游戏中然后我意识到,我想改变的这个系统,却改变了我 电影《守法公民》中的检察官尼克有一段这样的对白尼克的情感其实是站在克莱德一边,但他头脑中的法律体系却站到了另一边,心中的情感和头脑中的法律体系发生了分裂检察官担任着发现罪恶、惩处罪恶的职责,尽其所能地找到犯罪的证据,让每一个坏人都受到应有的惩罚是人们对他们的期许他们在乎的是追求正义,譬如尼克就喜欢问女儿:“爸爸上什么班?”女儿会回答:“抓坏蛋。

尼克再问:“为什么抓坏蛋呢?”女儿再回答:“为了我们的安全但是,主观愿望不能决定问题,检察官作为一个人,首先具有某种利己的倾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