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23060443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水稳试验段小结3900字 一、工程概况五行路:起点为现状南环路,终点至人民西大街;起点桩号为K3+376.222,终点桩号为K5+324.539,路线全长为1.948km。车行道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 改性沥青)+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1cm下封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18cm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15cm 石灰粉煤灰土(12:35:53),总厚61cm。水泥稳定碎石 计划开工日期:20xx年6月15日计划完工日期:20xx年6月25日义方街:起点为西环路(五名山

2、大道),终点至现状南环路;起点桩号为K0+746.136,终点桩号为K3+376.222,路线全长为2.630km。沿线设跨新开么河桥一座。3.0m(人行道)+11m(行车道)+2.0m(中央分隔带)+11m(行车道)+3.0m(人行道),总宽30m。车行道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 改性沥青)+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1cm下封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18cm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15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总厚61cm。水泥稳定碎石 计划开工日期:20xx年

3、6月17日计划完工日期:20xx年6月30日赵普街:起点为规划支路一,终点至五行路;起点桩号为K0+237.046,终点桩号为K2+730.365,路线全长为2.493km。沿线设跨新开么河桥一座。3.0m(人行道)+11m(行车道)+2.0m(中央分隔带)+11m(行车道)+3.0m(人行道),总宽30m。车行道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 改性沥青)+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1cm下封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18cm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15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

4、3),总厚61cm。水泥稳定碎石 计划开工日期:20xx年6月15日计划完工日期:20xx年6月25日五德大道:起点为规划支路一,终点为现状北环路;起点桩号为K0+094.825,终点桩号为K5+312.521,路线全长为5.218km。沿线设跨新开么河桥一座。4.5m(人行道)+5.5m(非机动车道)+2.0m(机非分隔带)+16m(行车道)+2.0m(机非分隔带)+5.5m(非机动车道)+4.5m(人行道),总宽40m车行道路面结构: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 改性沥青)+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F)1cm下封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5、不小于3.5MPa)+18cm 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18cm 石灰粉煤灰土(12:35:53),总厚66cm。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1cm 下封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15cm 石灰粉煤灰土(12:35:53),总厚42cm。水泥稳定碎石 计划开工日期:20xx年6月25日计划完工日期:20xx年7月15日二、编制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施工图纸 三、施工准备(1)下承层自

6、检合格,上报监理验收,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2)下承层坚实、平整无坑洼、松散、起皮、弹软现象,同时弯沉试验达到规范、设计要求。(3)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四、机械、检测设备、人员进场计划: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计划表主要检测设备投入计划一览表主要劳动力投入计划五、施工材料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碎石采用级配碎石,其级配组成符合下表要求,压碎值不大于30%。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的级配范围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一) 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施工前,恢复中桩、边桩。所有测量成果均报监理工程师的审批。(2)材料试验及配合比:对用于水稳的碎石进行取样,进行集料的筛分、压碎值、液限

7、、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等试验工作,并完成施工配合比的设计工作。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的审批。(3)施工场地准备:对下承层顶面用人工对其表面进行清理修整。2、水稳铺筑:(1)混合料的拌和在拌和楼进行集中拌和,装载机供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料。出料后,后场试验员随机抽检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大0.51%,控制混合料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应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30.5%。严格控制拌和楼的出料质量,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运至施工前场铺筑。(2)混合料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性能良好。运输时,开车速度适宜、匀速,以免混合料离析、泌水。运输汽车数量根据拌和楼出料速度、摊铺机

8、施工速度和运距综合计算而定,保证施工连续正常。汽车运至现场后有专人指挥卸料。(3)混合料的摊铺采用摊铺机呈摊铺施工。摊铺机的标高控制采用在前进过程中根据感应两侧导线高度来控制熨平板高度,从而控制基层顶面标高。摊铺机施工时,派专人跟在摊铺机后随时按导线高度拉线检测摊铺后的基层顶面标高,及时铲低或补料,消除离析现象,并及时向摊铺机操作员反映,及时调整摊铺机。摊铺过程中,保证摊铺机连续、匀速作业,供料与摊铺机的行走速度密切协调,尽可能减少摊铺机停机次数。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要布料均匀,以免影响基层顶面平整度。(4)水稳摊铺整幅长度达到3050m后,开始对水稳进行碾压施工。碾压遵循由(静压小振大振静压收

9、面)的原则进行,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由边到中依次连续均匀碾压。水稳的碾压施工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完成。先由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一遍,再进行小振一遍,然后进行大振碾压,然后再进行静压一遍。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压实后的水稳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准确的断面和适度的路拱。在碾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及时进行跟踪检测,振动压路机每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直到压实度达到98%,得出压实度峰值,并记录压实度数据,取得最佳压实遍数。从混合料的开始拌和到碾压完成时间应控制不超过2.5小时。整段水稳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水稳接缝封端处理,接缝与路中心线垂直。(5)混合料从搅拌至碾压完成要保证在混合料初凝前完

10、成。碾压完成后,由质检部门组织进行平整度、宽度、压实度、标高、横坡度等各项指标的检验。封闭交通,混合料表面洒水覆盖透水土工布进行保湿养生,保养期为7天。(6)接缝处理使用摊铺机作业施工终止后应设横向接缝,将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枕木,枕木高度与水稳层厚度等高,整平紧靠混合料。枕木的另一侧用方木铺垫3米长,高度与枕木同高便于压路机碾压通行。用压路机将端头混合料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在进行下一个作业段施工时,将端头的枕木和方木清理干净。(7)、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车洒水进行养生,水稳层碾压完成,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保养,在养生7天期间始终保持水泥稳定碎石表面潮湿。

11、3、质量标准七、 现场施工管理1、 施工现场由现场主管负责协调管理,使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施工人员紧密配合协调。2、 施工前,对施工技术员、现场管理员及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确保试验路的各施工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3、 施工前,对施工机械、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调试准确,确保施工过程中运转正常。4、5、 前后场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前后场各工序施工的协调配合无间。 前场有试验、质检、测量人员现场跟踪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后场有试验人员控制混合料质量,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拉到前场施工。6、 现场设有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管理,设立明显施工安全标志,运输车辆的装、卸料有专人指挥,确保施工安全。7、

12、运输车辆经过的道路用水车洒水灭尘,避免尘烟污染环境,文明施工。8、雨季施工,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施工过程中遇到下雨时采取覆盖等措施进行保护已摊铺的混合料。八、质量管理措施1、设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质检工作。2、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学习熟悉,并进行分级技术交底。3、质量保证体系见附表九、安全施工措施1、设立安全管理小组,并由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原则;严禁三无车辆进入施工现场。3、机械作业时,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械操纵室并与作业机械保持安全距离。4、现场施工人员注意避让施工车辆、机械,不得在作业机械

13、进退车道内工作。5、车辆通过公路或在视距不良路段行车时,按“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通过,并做好醒目的安全标志。6、安全保证体系见附表十、环境保护措施1.2. 在运输车辆经过的道路上洒水,避免出现烟尘污染周围环境。 所有运料车辆车厢加设边板,并限量装料,避免运料过程中混合料洒落,污染周围环境。第二篇:水稳试验段 3700字高青县村级公路网化工程高城镇付李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付李路位于高城镇,项目起于付家桥,止于李官桥,项目全长1545m,原设计路面结构形式为:20cm冷再生基层+4cm沥青面层,后经现场考察,原设计结构不能满足路面承载力要求,现变更为:20cm冷再生底基层

14、+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cm沥青面层。本试验段抽取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K0+000-K0+200段。二、编制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F/1-20043、高青县村级公路网化工程招标文件三、施工目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初步定在K0+040K0+200段铺设,共200米,约需生产混合料300吨。通过试验段施工,以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取得有关数据,指导接下来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大面积施工:1、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的生产配合比;2、得出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检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性能、需求数量及相互间的协调和配合情

15、况;4、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碾压顺序、速度和遍数;5、在严密组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工序的基础上,确定出实际工作效率,为安排施工计划提供依据。四、施工准备1、已对下承层工作面的中线、高程、宽度、平整度、横坡度等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经检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进行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的施工。2、已做好控制桩位的复核测量,并根据需要按规范要求进行加密桩和保护桩的布设。控制点复测报告已经总监办批准,测量放样已结束;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人员已到位,实行定岗、定员并制定出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施工技术人员均进行了岗位培训,熟悉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质量目标;4、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水泥、碎石等原材料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5、稳定土拌和机已调试完毕,各种机械设备均进行了检修,确保所用机械在良好的状况下投入施工。6、试验室各试验仪器及测量仪器已准备好;各种仪器设备已按规范要求进行标定,能够保证使用期的有效性。基层配合比设计已完成。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厂拌拌合、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成型养生。1、下承层施工准备对石灰土路基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