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22956417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吴勇Summary: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Key: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人文教育”、“以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逐步发展起来,启发式教育更能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充分落实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还有一部分语文老师对启发式教学理论及其特质研究不够,技术驾驭能力也不够等等,使得他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还存有不少误区。一、启发式教学内涵经过长期的分析研究,启发式教学是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针对学生年龄、知识基础、心理特

2、征和认识结构等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方面的发展。(一)启发式教学基本内容建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性,教学目标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经实践验证,对于学生没有兴趣学、不被学生所接受的科目,学生处于本能的抗拒心理,难以掌握相应知识,就更谈不上提高和应用了,即使是采用硬性的死记硬背讲药学的知识记下来,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二)建立科学授课模式理论研究表明,授课模式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内容。因此,建立科学授课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启发式教学认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进

3、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合理的问题解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计划的开发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荣誉感、成就感,从学习初期就建立一个良性循环。二、启发式教学的措施(一)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问题情景就是启发学生思维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不仅是传播知识,还要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求知的强烈欲望。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阅读,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丰富的知识。教师应该善于树立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实,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实施的途径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的情景教学,应该主要体现

4、在提问与回答上,把学生全身心地带领到课堂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求知欲转换到活跃的状态中,激发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改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专家研究分析,启发式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興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其实就是人类对事物的一种迷恋、向往和积极追求探索的心理导向。兴趣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也是求知的力量。一般初中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便会自主探究学习,所以,兴趣是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因素,也是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为此,初中教师在教书

5、育人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学”甚至“乐学”。(三)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使得大多数教师认识到教书的任务除了为学生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其过程是自我创造和自我思考的一种活动,为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教育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正确掌握语文重点,提升技能,通过自己的感悟发现知识。所以,语文的教学中应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的方法,其在课外就能够自主学习并善于运用。(四)营造活泼的教学气氛。在初中的启发式教学中都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占主导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

6、的指导上。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唯我独尊”现象。唯有如此,启发式教学才会得到成功。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举一反三,特别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将学生原有的学习思想与基础能力的差异进行全面考虑,才能更有效地发掘学生内在潜力。学生一旦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个性与特长才能全面发展。三、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引和点拨下,学生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意

7、义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我国新课标的客观需要,我国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现代语文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使学生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语文教学已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当然也包括自学能力。2、满足终身教育的客观需求。时代在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当前,“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紧跟时代的步伐,人们必须更新自身的知识。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启发,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予他们

8、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之能够实现自我教育。3、迎合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客观要求。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现语文教学的规模却来越大,学时越来越少,教师若想达到教学大纲的目标,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授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引和启发,要教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学习的内容和发散知识点,以让学生能在课后继续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其语文成绩,最终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切实地感到启发式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满足当下素质教育的需求,也不适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就必须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教学新路,即如何让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与真正的语文教学相矛盾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日常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乐园,最大化地发挥启发式教学的效果。Reference:1梁小雄.让问题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小学教学参考,2010,(05).2吴国峰.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2).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