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22953182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初衔接让知识不再断层 江玉欣十三五伊始,学校结合己有的十二五课题研究经验和九年一贯制的需求,积极申报、立项了市级“十三五”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助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同时立项了校级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跨学段贯通式课程内容衔接与整合的研究”,举办课题开题报告会,签订各学科组立项子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实践科研。一年多的实践,收获颇丰。研究规划 一总五分各教研组组织各年级组围绕一个总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助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依据年级教材特点的和教师研究特长,一至五年级分别申报、确立了五个小课题:手机拍照、“四小”新人(小侦探、小老师、小辩手、小记者)、开发微视

2、频、研发助学单、建立“正题本”。根据去年教研督导时,领导给学校提的建议,学校集体研讨设计了关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备课卡,关注助学课堂“三助”学习效果的听课记录单,落实“小课题研究记录单”,然后年级组各自开展研究活动,做好研究记录,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交流展示活动,在互相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提高。磨课体系 一推三磨通过“随时推门课年级组内磨课教研组内磨课校级展示课”多轮磨课,层层选拔,推荐出最值得打磨的课例邀请教研中心时主任、丛老师等专家进行现场导课,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活动时,中小学教师互相参与听评课,寻找中小銜接的契机,再结合随时推门课,形成学校九年一贯制特有的“中小交流”“三磨一推

3、”的磨课体系。在一轮又一轮的磨课中,教研组逐步形成了“三段十环”的课堂模式:课前自主学习段包括“独立思考助学单熟悉教材文本完成助学单”三环,课中合作学习段包括“组内探究交流展示师助爬高巩固反馈”四环,课后拓展学习段包括“拓展延伸平台交流错题归档”三环,为课题深入研究提供了初步的教学模式和研究平台。中小衔接 一梳一赛“一梳”教材梳理 学校以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为龙头,组织中小学教师通读课标、教材、教参,进行学科知识点的梳理与贯通,编辑成册,各手册由点起,连成线,织成网。语文学科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方面,梳理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数学学科按照“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4、、综合与实践”四大知识领域,梳理好每一信息窗的“新知学习起点”“后续衔接拓展点”;英语学科按照单元话题进行梳理,梳理好每个单元的话题、结构、时态。各学科通过教材梳理,理清课时新知的“温故生长点”“课时重难点”和“后续衔接点”,打通中、小教材,让每位教师都能全面了解整个小学段以及中小衔接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树”。小学教师看一看新知与中学哪一个知识点的紧密相连,做好必要的基础性铺垫;中学教师,找准新知与小学旧知的衔接,做好“温故而知新”,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赛”?学科专项素养检测比赛活动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主项素养,学校开展了学科专项素养检测比赛活动,语文学科的“小小朗读者

5、”,数学学科的“妙算一刻钟”,英语学科的“趣味情境故事”,给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激发了学习兴趣,助推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语文学科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不强的情况,我们组织举行了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的语文阅读竞赛,促进语文教师加强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学科针对学生计算能力不强的问题,积极开展了计算专项能力竞赛活动我是神算小将军。专项素养检测从每日一练、每周一类、每月一查、每次一评价四个方面扎实做好推进工作。特色融合 一内一外“艺体见长全面发展”是学校的特色建设,为了将艺体特色融入到国家课程中,学校采用“课内融合”“课外拓展”的形式,挖掘学科教学的艺

6、体教育素材,探寻学科艺体渗透与融合点,将艺体教育渗透到学科国家课程课堂教学中,开辟学科教学的新路径,使学科课堂底蕴更丰厚,内容更充实,素材更贴近学生生活。“课内融合”主要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改编信息窗(情景剧)、课后小测融入艺体素材的方式,将艺体教育融入到学科课堂教学中。课前,老师把适合本课时教学的艺体素材融合到助学单、助学微视频、助学课件,给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把学生不感兴趣的情景窗删掉,换成学生熟悉的、富有时代特色的艺体素材;课后小测,以音体美为素材,设计一些有趣的闯关练习,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练习。“课后拓展”主要是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将课时知识点延伸到课后综合实践中,各学科每学期设计一次课后拓展活动,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实践、去探究。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实践“三段十环”的助学课堂教学模式,请专家加工提炼,简化模型,给老师以更大的伸缩空间、更多的灵性创造;同时从助学课堂“学路优先,自主学习”的先研策略以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师助策略两方面开展深入、系列研究,将分散的、改了一遍又一遍的助学单,精雕细琢,完善成册,并能将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出来,多留下一些接地气、耐考验的科研成果。(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温泉学校)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