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修心得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322946459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研修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研修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研修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研修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研修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研修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研修心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学研修心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老人激励、关爱“我的语言、神态、行动及我的心理及变化。 2才能目标 (1)理解老音乐家不计名利、悄悄奉献的美好品质。 (2)体会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情感目标 (1)学会树立自信心,为自己的成功铺设好阶梯。(2)学习老音乐家不计名利、悄悄奉献的美好品质,在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忙他人。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忙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对老教授的感谢与钦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落雪组和“老人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

2、学们,现在是“读书时间,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唯一的听众。为了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特意请来了文章的落雪和他心中“唯一的听众,让我们用掌声表示欢迎! 二、学习新课 1、伴随着幽美的小提琴曲,快速读课文,回想往昔美好记忆。 2、教师采访: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几遍,感动之余,很受启迪,不过,文章的结果一段却让我有些不解(出示结果一段,指名读),您的观众有“成百上千,为什么那位“耳聋的老人,是清早里我唯一的听众呢? 可以看出老人在你心目中拥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3、老人为什么在你心目中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最令你感动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教

3、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交流感受(“落雪重点谈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老人重点谈谈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想的),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对话气氛,帮忙学生入情入境。 (语言描写: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十分好,惋惜我的耳朵聋了。假如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可能我会精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感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开心和幸福。 神态描写: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悄悄地坐在木椅上,宁静地望着我。 她一向很宁静地望着我。 只看见老人微笑着

4、靠在木椅上,手指静静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宁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4、小练笔: 当我颓丧地想离开小树林的时候,她宁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都在小树林拉琴时,她宁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宁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5、与其说弹奏的是美好的音乐,不如说,在用琴声感谢这位心地良善的老人,感谢她给予的“看不见的爱。(课件出示,老师引读) “看不见的爱是那静静打着的拍子; “看不见的爱是那多少次“宁静地望着; “看不见的爱是那一声声激励的话语; “看不见的爱是每天早晨来做惟一的听众。 5、当从妹妹口中得知,老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师,

5、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你有什么感受? 6、现在,老人就在你面前,你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拓展 1、你怎么对待“我的成功?老人、落雪从不同角度谈。 2、总结:“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大量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除了自己的勤奋和执着之外,更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人,感谢老人的热心激励,感谢老人的真诚关爱。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昂扬,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激励,懂得帮忙,懂得关爱。 3、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向悄悄地激励和支持着你的人?

6、(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4、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设计和研修心得(2): 对语文教学而言,情是蕴涵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认知是基于主体生活与心灵的认知。本单元的教学布满了人间真情,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确实让我们体会到:真情给一个初学小提琴者带来的自信,以及给师生阅读后带来的感动。 唯一的听众记叙了一个男孩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忙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而之截然分开不成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老人和“我,让孩子通过老人的语言、通过老教授

7、的眼神以及我的心理、我的变化,设身处地地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惜和激励,同时提升到“我对老教授的钦佩和感谢。从而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让爱与真情贯穿始终。 一、力求让学生在想象中领悟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于本课理解上的另一个难点,也就是老教授的神态描写“她宁静地望着我这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她为什么宁静地望着“我,她望着“我的时候,在想些什么?而“我从那宁静的眼神里能看到些什么?这些,课文都没写。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出示这三句话,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开展想象,设身处地去感受一下当时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结果,学生的回复根本上能切合本文的主题,都能体会到老教授为了维持那个漂

8、亮的假话,一再用宁静的眼神激励的良苦精心。 二、读写整合,合梦想象我的情感 读写整合,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延伸老人对“我的无限关爱,这种整合在学生的感情升华上起到了相大的作用。邻近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五年的阅读阅历了,足以把握读写整合的主要方法: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举行比较等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来举行合梦想象,课堂上我即时举行了确定与点拨,强化了学习行为。 照理说,这部分的教学本应当成为这堂教学中精彩的一笔,然而学生的回复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精彩,他们对老人的感悟还没有达到深度理解,所以在说的过程中发觉语言是那么简朴,词语是那么贫乏,很难调动人者的情感。假如他们深入理解的话,那么说话的内容

9、应当是很感人的?上完课我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理由阻挠了学生情感的宣泄呢?在冷静思考过后,我发觉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度,所以语言自然贫乏。曾在窦桂梅老师的书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假如说温度是人的血液,那么广度就是人的骨肉,深度则是人的神经。没有骨肉,人无法立起来; 没有神经人无法活下去。要让孩子思考得更加深入,才能让孩子的思维动起来。纵向推进式的教学留下的可惜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这篇课文的教学方式。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窦老师又讲道“要把深度的点定准了,而且这个深度要适合学生,要循序渐进。根据这一理念,我再次研究这篇课文,发觉了一个被我忽略的且尤为重要的关键“变化,整篇课文不都是围绕变化

10、来表达的吗?“我的琴声是一种变化,“我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变化,老人的语言是一种变化,老人的神态又是一种变化。全文紧扣着这个字眼来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我完全可以通过“变化来解读文章。但是务必把两条线索紧凑联系起来,纵向推进与横向教学相结合,抓住琴声的变化这一点,牵出老人和“我在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变化,把这两者融合在一起。我想只有这样,学生在一致的情感体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物的感情,人物的品质显得更加高尚,学生的思维相信会更加有深度,表述的语言也应当更加丰富。 三、德育实施润物无声 本课的德育实施点好多,如:老人的平易近人,关怀入微,我的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等等,但是统观起来就是两个字关爱,所以,

11、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每一次的小结都力求照料到双方人物的感受,并在小结中提升情感,板书中表达出来。 课堂永远布满了可惜,回思课堂,值得商榷,亟须改正的地方好多: 一、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惜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确切,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二、感悟不够。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举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三、课堂环节不够紧凑,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产生了

12、拖堂现象。譬如“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开心和幸福这一句,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她为什么感到开心和幸福?学生在这句话上,纠缠了好久也没切入主题。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应当是从一开头,对老教授的良苦精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义较深的句子,就出现拖堂毛病。 四、课堂上的语文味的表达。虽然课堂上,我一向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虽说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句式转化,省略号的补白,预设中有个练笔,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没让学生动手写,匆促说一说过场,这一工具性表达的就不够了。 此外,心里对比慌张,致使课堂上表现的不够冷静,慌张、牵引学生的痕迹对比明显。 在大量老师的点拨帮忙下,这堂课让我更明了地认识到课文教学中学生实践和感悟的重要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学生都务必是课堂的主子。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招,也不是蜻蜓点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是我们的职责。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