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让中国企业不走营销的弯路,就是冲突理论的使命作为中国第一部原创营销理论,《冲突》第一版2017年8月出版,一年的时间,加印10次,成为年度最畅销的营销书;感谢企业的厚爱!出版社反映,有相当多的企业一次性购买几千册,甚至有企业一次性购买了一万册送给员工;为了让更多企业家,营销人能更直观的了解冲突理论,2018年叶茂中这厮启动了全国巡回演讲——以上海,北京,广州,南京,长春,深圳,杭州作为首发城市,希望更快的帮助企业家和营销人理解冲突理论,并运用到战略营销中去洞察《冲突》热销的真正原因——还是众多企业家和营销人都急于为企业,为产品,为品牌找到能够“一招致命”的解决方案而《冲突》在战略的高度,给各位看官提供了新的营销方法和视角尤其在传统营销越来越失效,传统营销理论越来越偏离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和时代需求时,读一读《冲突》可以为各位看官带来洞察消费者冲突,解决消费者需求的新思路,新方法 《冲突》,是叶茂中冲突战略基于30年来200多个成功的战略咨询项目,以及大量国际国内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的一种战略方法,也是让品牌快速崛起的方法品牌崛起的秘诀在于四个关键要素:伟大的产品创意意义深远的核心价值持续强势的营销活动以及数量可观的传播广告冲突理论,是从理论层面研究和指导企业如何发现冲突,解决冲突,制造冲突,最终制定战略,迅速提升企业品牌与销量,打造强势品牌,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方法论。
叶茂中这厮酝酿冲突理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个时代这十年,是市场变化最大的十年,是消费者变化最大的十年,更是营销与传播变化最大的十年,所以整本书的写作过程,也是不断收集,梳理,分析,推翻,更新的循环过程第二版更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第一版意见之后,历时半年修改的升级版二是因为本土营销理论的匮乏很遗憾,这么多年来,指导中国企业营销的一些主流理论,几乎都是舶来品,且其中不乏有一些半个世纪前的理论,依旧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互 联网重新定义了营销,有些理论已经明显与这个时代脱节,反而让企业走上了营销的弯路,所以这十年来,我脑海中总有个声音萦绕不去:中国人是否可以探索总结出自己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营销理论?希望这本《冲突》能够抛砖引玉 第一章:冲突产生需求营销的本质是什么?是洞察需求!需求从哪里被发现的?从冲突中被发现的!没有冲突,就没有营销1、需求从哪里被发现的?我们都知道营销的本质就是洞察需求,那么需求又是从哪里被发现的呢?答案就是这本书的书名——《冲突》需求就是从冲突中被发现的时代在变,人性不变,只要营销的对象还是活生生的人,只要人性的本质不变,那么营销的本质就不会变营销的本质首先就是研究需求,其实就是在研究人;而人性的本质,是七情六欲,是真善美,也是贪嗔痴,是本能的映射,也是欲望的抑制,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冲突。
2、冲突的定义:就是指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如观念、利益、意志)的互相干扰生理和心理的冲突——冲突之所以产生,根源在于人性的复杂化和多样性,比如人性的贪婪,人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但心理需求却是无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就会产生冲突就像一个女孩子,买个包,如果只是用来装东西,买个几百块钱的包就可以了,但为什么去买几万块钱甚至几十万块钱的包呢?这个实际上就是她的心理需求就像圣严法师所说:人这一辈子,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和想要之间就有冲突,冲突就会产生需求 左脑和右脑的冲突——我们无法掌握消费者大脑中的钥匙,但是心理学家的探索,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梳理走进消费者大脑的路径:人有左脑和右脑,心有理性和感性!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Wolcott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左脑,被称为“理性脑”,主要处理文字和数据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有理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右脑,被称为“感性脑”,处理声音和图像等具体信息,具有想象、创意、灵感和超高速反应(超高速记忆和计算)等功能,有感性和直观的特点;斯佩里博士的研究表明: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右脑里包含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能。
l左脑VS右脑:理性VS感性但不论你是左脑使用者,还是右脑思维者,我们都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脑所代表的理性和感性,经验力和想象力,同时并存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过程中,这也导致了我们在分析、判断事物时,往往会出现理性和感性不一致的情况,这就是冲突的来源之一 3、左脑和右脑想要的不一样通过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左脑追求价格;右脑追求价值;左脑追求健康;右脑追求爽;左脑追求实用;右脑追求艺术;左脑追求性价比;右脑追求浪漫;左脑的理性思维,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限制和分析;右脑的感性思维,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冲动; 克制的理性需求和冲动的感性需求之间,有限的需求和无限的欲望之间,往往就是冲突的原点营销的本质就是解决消费者的冲突——要形成有效的营销,首先要洞察消费者冲突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冲突发生,就产生了需求,也就为营销提供了可能性4、天啊!冲突无处不在不仅个人的生理与心理,左脑和右脑会产生冲突,事实上人类的世界中,冲突无处不在,冲突的来源可以归于下面五类:1.信息冲突:这是对事实或者数据意见不一2.兴趣冲突:这种冲突是以潜在的关注点、期望和需求为中心为了解决这类冲突,你需要问,“你关注的是什么”,而不是去争执到底谁对谁错。
3.结构性冲突:总是与有限的资源相伴,而冲突的最终解决往往有赖于有决策授权的个人4.关系冲突:与历史、沟通方式、信任有关5.价值冲突:这是最难解决的一类冲突,因为它与价值观紧密联系,没有商量的余地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无法孤立的存在于世界之中,这就注定了人的世界之中充满了冲突,人和人之间,人和事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时间和空间之间⋯⋯到处都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无论基于哪种原因的冲突,我们都可以认识到:冲突是获得巨大成长的机会,认识到冲突发生的原因,就会诞生相应的解决之道;解决之道就意味着满足了需求 国家和国家之间是有冲突的;观念和观念之间是有冲突的;家庭和事业之间是有冲突的;男人和女人之间是有冲突的;爱情和金钱之间是有冲突的;美食和身材之间是有冲突的;说一个微型冲突的例子:两个朋友吃火锅,一个能吃辣,一个不能吃辣,这是不是冲突?鸳鸯火锅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冲突再说一个大冲突的例子:奥巴马解决了什么冲突?奥巴马能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正是基于他的竞选诉求,不仅仅只是描述了一个伟大的美国梦,而是针对现状,洞察并解决了当时美国民众强大的美国梦VS困境的美国现实之间最大的冲突奥巴马正是解决了小布什执政8年之后,美国经济跌入低谷,失业率到达高峰后,所有美国民众内心最大的冲突——渴望更好的生活,渴望真正的改变。
无论是左脑的理性,还是右脑的感性,所有的美国人都急切的需要一场改革,帮助自己,也帮助美国走出低谷当左脑和右脑的冲突达成统一时,正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奥巴马的竞选广告始终围绕“改变”作为诉求,帮助奥巴马成为首位美国黑人总统而四年后,奥巴马尝到了“冲突”的甜头,继续洞察当时民众最大的冲突,以“改变”为基础,提出了“前进”的竞选口号——广告旁白说:“尽管仍有更多要做的事,但也有了实际的进展无论是“改变”还是“前进”都是帮助奥巴马竞选成功的利器,无论是“改变”还是“前进”都解决了当时美国选民们内心的冲突和不满,而相比于奥巴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考,其他的竞选对手,2008年希拉里的竞选广告——“我在这里,是要赢的”,却是自以为是的诉求,完全打动不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民众,解决不了美国民众内心的冲突5、要形成有效的营销,首先要洞察消费者冲突冲突越大,机会越大冲突越大,需求越大冲突越大,卖点越强如果营销不能找到冲突,不能解决冲突,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就像在石头上挤奶!冲突理论是第一次把“需求从哪里被发现的”讲清楚,讲透彻的理论,各位看官,在营销之前,务必要问自己: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的冲突有哪些?以竞争对手为中心——尚未被竞争对手解决的冲突是哪些?以自我为中心——我的产品到底解决哪个冲突?发现冲突,就是发现需求,营销就能一招致命,实现指数级增长! 第二章冲突是战略的第一步冲突越大,机会越大冲突越大,需求越大冲突越大,卖点越强。
1、制定战略的目的是解决消费者的冲突,而不是解决企业的问题制定企业战略的第一步,必须以消费者冲突为主要考量:理查德·鲁梅尔特认为“自上而下的战略是坏战略,自下而上的战略是好战略”,原因就在于好的战略是从消费者的冲突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直到找到解决方案;就像马云说:战略都是倒逼出来的,刺刀捅进去就出血中国黄页——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天猫——菜鸟——花呗从最初单纯的信息平台中国黄页——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服务和机会的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聚拢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规模和价值之间发生了冲突,阿里巴巴借鉴了eBay模式,同时又去除了eBay模式中的收费模式,成为了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进入的“淘宝”;在为商家服务的过程当中,阿里巴巴发现一个非常大的冲突就是支付诚信,所以创造了“支付宝”; 消费升级,消费者希望购买品牌化产品,这和淘宝良莠不齐的购买体验发生了新的冲突,所以,又创造了”天猫”;消费者希望更快的收到网购的产品,和送货速度出现了冲突,所以又创造了“菜鸟”;年轻人买买买的无尽欲望和现实的囊中羞涩发生了冲突,所以又创造了“花呗”;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从阿里一路的发展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好战略的第一步,都是立于一个明确的冲突需求之上。
2、每一个冲突的洞察都意味着一个战略机会企业经营的三大成本:机会是第一成本,时间是第二成本,金钱是第三成本不成功的企业往往是搞反了顺序战略营销的目的,就是洞察消费者的冲突所在,并且持久的解决冲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洞察到消费者最大的冲突,往往也是企业成功越级,占据竞争赛道头部位置的机会所在海澜之家洞察了什么冲突?在十几年前,当男装品牌都在发力定位于专业细分市场时: 叶茂中冲突战略发现同样在购物中心买一条裤子,女人要花三个小时,而男人只肯花10分钟的时间;由此洞察到男装的一个最大冲突:男人是不喜欢逛街的,但是需要足够的日常着装正是因为洞察到了男性购物时的“冲突”,叶茂中冲突战略提出了“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的战略;海澜之家在别的男装品牌拼定位,拼细分,拼专业的时候,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提出了男人的衣柜,真正将海澜之家打造成一站式的男性服装购物终端解决了男装最大的冲突——海澜之家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42亿元,是中国服装业最赚钱的一家企业现在它在全世界的服装公司里市值排名第14位3、冲突越大,机会越大市场的规模是由冲突大小来决定,有些企业过于执着寻找细分市场,反而可能会白白牺牲掉市场规模化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