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322875904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四章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l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掌握比较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方法、综合评分法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应用。第四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l第一节 比较分析法 l第二节 综合评分法 l第三节 因素分析法 第一节 比较分析法l一、比较分析法的含义 l二、比较分析法的分类 l三、应用比较分析法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比较分析法l比较分析法是技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l它是通过调查、统计或试验搜集有关技术经济方案或措施的横向或纵向数据资料,根据可比性原则,设定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从而评价技术经济效果优劣的一种方法,因此,又称对比分析法。l比较分析法应用十分广

2、泛,它可以用于规模、速度、水平、结构等多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它可以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时间、不同项目、不同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二、比较分析法的分类 l1.平行比较法 l2.分组比较法 l3.动态比较法 1.平行比较法l它将反映方案经济效果的有关指标列成平行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它是比较分析法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l如三种规模下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比较。类别类别指标指标 近郊区近郊区 中郊区中郊区 远郊区远郊区平均规模(头)平均规模(头)1210.00 404.25 239.33活重(公斤活重(公斤/头)头)113.00 101.43 84.83人工费用(元人工费用(元/头)头)50.27 2

3、3.62 38.93物质费用(元物质费用(元/头)头)200.18 126.23 121.14饲养费用合计(元饲养费用合计(元/头)头)250.45 149.85 160.07销售成本(元销售成本(元/头)头)253.63 165.87 220.07销售收入(元销售收入(元/头)头)304.97 292.07 265.87销售利润(元销售利润(元/头)头)51.34 126.20 45.742.分组比较法l通过数量、质量标志把评价对象进行分组,然后按组算出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数值,再进行计算评价,这种方法称为分组比较法。产量分组日消耗吨成本日产量日增加值(不包括销售费用)20吨以下37.82.3

4、6 44.8720-35吨 58.592.09 78.4 19.8135吨以上81.71.95117.4 35.923个班组不同日产量区经济效益比较表 单位:千元 3.动态比较法l平行比较和分组比较主要是观察同一时期的数据资料,是静态上的比较研究。l而动态比较法是研究技术措施、技术方案或政策采用后经济效果在时间上的变化发展及规律性的方法。某元件生产经济效益比较表某元件生产经济效益比较表 (每万件(每万件 )项目年份次品率维护费(元)总成本(元)利润(元)19912.5%1504600124019921.0%1604350159019930.4%1804180191019940.2%220385

5、0227019950.3%3404050203019960.6%5604260176019971.1%76044301380我国稻谷生产成本、收益的比较 指标年份每亩产量(公斤)每亩产值(元)每亩物质费用(元)每亩用工作价(元)亩生产成本(元)亩净产值(元)减税纯收益(元)成本纯收益率(%)1991406.58268.37101.8158.17159.98166.56101.6163.511992403.78259.9795.5865.59161.17164.3991.7156.9019931994412.12614.72160.71112.10272.81454.01327.56120.07

6、1995416.05702.50197.49151.70349.19505.01335.3396.031996415.80705.74212.46184.30396.76493.28288.5372.721997423.05621.93210.96178.00388.96410.97212.8854.7资料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2-1998三、应用比较分析法时应遵循的原则l满足需要或最终产品的可比性 l价格标准的可比性l计算口径的可比性l时间因素的可比性 第二节 综合评分法l一、综合评分法的概念l二、综合评分法的步骤l三、对综合评分法的评价l四、综合评分法的改进 一、综合评分法的概念l综合

7、评分法时对某一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设置多项评价指标,通过对每项指标设定分值进行综合评价和选优的一种数量方法。l这种方法能将各个具体指标数值综合起来,用一个总和数值来表示整个技术方案的状况,借以从整体上概括评价各个技术方案的优劣。二、综合评分法的步骤l(一)选择评价指标l(二)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l(三)确定评分标准 l(四)综合评分,选择最优方案实例l江苏泰兴市某乡工业公司,在考察所属一集团公司四个分厂流水线作业的经济效果时,对不同企业生产线的年投入产出资料作了主要调查如下表:实例 类别类别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生产线生产线I生产线生产线II生产线生产线III生产线生产线IV年产值年产值(万元)(万元

8、)8309207501050单位产量耗时(时单位产量耗时(时/吨)吨)1210148单位产量耗料(吨单位产量耗料(吨/吨)吨)1.761.711.631.68单位产量成本(万元单位产量成本(万元/吨)吨)3.343.233.013.08单位产量利润(万元单位产量利润(万元/吨)吨)0.60.680.770.73单位产量成本利润率单位产量成本利润率(%)18.021.125.623.7按照五级评分法,依据表上表的资料,可以确定按照五级评分法,依据表上表的资料,可以确定各类指标评分标准,如表所列:各类指标评分标准,如表所列:区 得分 间 评价指标12345年产值年产值750-810810-8708

9、70-930930-990990-1050单位产量耗时单位产量耗时12.8-1411.6-12.810.4-11.69.2-10.48-9.2单位产量耗料单位产量耗料1.734-1.761.708-1.7341.682-1.7081.656-1.6821.63-1.656单位产量成本单位产量成本3.274-3.343.208-3.2743.142-3.2083.076-3.1423.01-3.076单位产量利润单位产量利润0.6-0.6340.634-0.6680.668-0.7020.702-0.7360.736-0.77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18.0-19.5219.52-21.0421.0

10、4-22.5622.56-24.0824.08-25.6按照五级评分法,依据表上表的资料,可以确定按照五级评分法,依据表上表的资料,可以确定各类指标评分标准,如表所列:各类指标评分标准,如表所列:区 得分 间 评价指标12345年产值年产值750-810810-870870-930930-990990-1050单位产量耗时单位产量耗时12.8-1411.6-12.810.4-11.69.2-10.48-9.2单位产量耗料单位产量耗料1.734-1.761.708-1.7341.682-1.7081.656-1.6821.63-1.656单位产量成本单位产量成本3.274-3.343.208-3

11、.2743.142-3.2083.076-3.1423.01-3.076单位产量利润单位产量利润0.6-0.6340.634-0.6680.668-0.7020.702-0.7360.736-0.77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18.0-19.5219.52-21.0421.04-22.5622.56-24.0824.08-25.6 分 类 数 分评价指标权重生产线I生产线II生产线III生产线IV年产值0.252315单位产量耗时0.12415单位产量耗料0.21254单位产量成本0.11254单位产量利润0.11354成本利润率0.251354l积加各方案综合得分:lS1=1.35 S2=2.8

12、S3=3.6 S4=4.35l故泰兴市某乡集团公司四种生产线经济效果评价的优先顺序为:l生产线IV 生产线III 生产线II 生产线I三、对综合评分法的评价l综合评分法是一种多方案选优中将多指标综合为单一数量指标的方法。l综合评分法对方案的评价,综合为一个数值,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较高的可信性,便于决策者方案取舍借鉴。但也由于它对各个技术方案提出经济效果优劣的综合标准,有时会因技术目标取向的偏重,选出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优的,但一定是较为优越的。三、对综合评分法的评价l同时,综合评分法在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评分标准的确定都带有主观性,五级记分标准也存在客观不合理性。尽管如此,这种方法在

13、方案中应用仍较广泛,是目前技术经济评价实用可行的方法之一。l为了提高综合评分法的科学性,需要降低主观与客观的背离程度,特别在指标、权重、标准的确定上要主观反映客观。评分标准要尽量科学。四、综合评分法的改进l运用连续函数来确定评分标准,可以避免五级计分法的客观不合理性。如上例,使用如下的函数来确定平分标准。式中,第j方案第i指标得分,第i指标的劣等值,第I指标的优等值,第j方案第i指标实际值。不同生产线的各项指标得分 分 类 数 别评价指标权重权重生产线生产线I生产线生产线II生产线生产线III生产线生产线IV年产值年产值0.250.2670.56701单位产量耗时单位产量耗时0.10.3330

14、.66701单位产量耗料单位产量耗料0.200.38510.615单位产量成本单位产量成本0.100.33310.788单位产量利润单位产量利润0.100.47110.765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0.2500.40810.750各方案综合得分各方案综合得分%10.00546.7856581.58第三节 因素分析法l一、因素分析法含义l二、因素分析法的传统解法连环代替法 l三、因素分析法的新解法因素分析法含义l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分析和分离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对经济现象、目标、水平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的传统解法 连环代替法l连环替代法是把其他因素视为不变的情况下逐一分解和分析相互联系的各因素

15、对评价对象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一)一般步骤(二)连环代替法的局限性一般步骤l1、排定各因素的顺序。一般情况下,先绝对后指标,后相对指标,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相邻两因素的乘积要有意义。2、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2、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l计算第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式的基础上变动A0为A1 -l计算第二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式的基础上变动B0为B1 -l计算第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式的基础上变动C0为C1 -案例 新疆伊犁某酒厂,对大曲酒生产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一年后,将粮食消耗与改造前一年进行比较,增加了304000元,经对比会计明细资料分析,影响粮食总耗费的因素有:A酒产量;B单位产量粮食消

16、耗量;C单位粮食价格。其具体数据见下表 项 目单位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后比改造前酒产量吨500600+100每吨酒耗粮量吨43.2-0.8粮食综合单价千元/吨11.2+0.2粮食耗费总额千元20002304+304 粮食消耗变动情况 解:D=400 480+384=304(千元)连环代替法的局限性l1、连环代替法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分析对象的影响时,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但客观经济现象并非如此,各因素相互联系、制约、变动,因此,分析的结果就带有一定的抽象性。l2、如果各因素的排定顺序改变了,虽各个因素影响的总结果仍然相等,各个因素对分析对象影响的正反方向也不会改变,但各因素影响的绝对量却会因排定顺序的改变而变动。三、因素分析法的新解法l平均数法l分配法平均数法 l具体解法如下:l1)将各因素进行全排列;l2)根据各种排列进行替换,求出每一因素在不同排列顺序下的各个影响值;l3)将每一因素的平均影响只相加,并除以它的排列次数,求出每一因素的平均影响值。平均数法 l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便应用。l二因素模型:l关系式为 W=AB W=ABl三因素模型:l关系式为 W=ABC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