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编写规范6300字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6.36KB
约26页
文档ID:322827921
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编写规范6300字_第1页
1/26

    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编写规范6300字    ICS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SY DQ002-20121125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 编写规范 Major 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evaluation report writing rules (报批稿)2013-01-10 发布 2013-01-10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Q/SY DQ002-20121125保密规定本标准内有关信息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所有未经油田公司质量节能部的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部分均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储存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标准使用的管理权属油田公司,用户分两类:a) 油田公司和所属单位在其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标准;b) 承包商/分包商、制造厂/供方,以上述第一类组织的名义,为达到下述目的也可被授权使用本标准:——为项目做准备或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确实为这些组织执行任务本标准的提供程序是在获得充分的保密保证后才予以提供,并且是永不更改的须知程序,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的单位,有责任安全保管并保证标准不被用于油田公司之外的目的。

油田公司将寻访这些组织,以确认他们是如何执行这些要求的IQ/SY DQ002-20121125 前 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发展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雷 李云飞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丁健 魏玉阳 姜斌IIQ/SY DQ002-20121125 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编写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报告格式本标准适用于大庆油田所属各单位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的编写,其它技术革新成果报告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 Major 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evaluation report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评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描述一项生产技术(指操作工具、工艺规程、机器部件等)的改进、改造或研制结果的文本,是技术革新工作主管机构验收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和评审专家评价成果的主要资料。

3 基本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申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重大技术革新成果验收的项目,主要完成者应撰写报告3.1.2 报告的内容应段落分明、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具有说服力、语句通顺,文字表达准确、简明易懂,应使用科技及数学语言表达,标点正确3.1.3 报告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3.1.4 报告中使用的计量单位、术语、符号、代号应遵照国家、企业有关标准执行报告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加以注释3.1.5 报告的插图、照片应确保能够完整清晰复制或扫描3.1.6 报告应是打印件、印刷件或其复印件3.1.7 报告的电子文档应完整地保留,备录入网络平台使用3.2 报告的结构3.2.1 报告的结构1Q/SY DQ002-201211253.2.2 报告的页码 评审报告前置部分不设置页码,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制页码,主体部分和后置部分连续编码,页码位置居中3.2.3 报告的页面设置及装订报告用A4标准纸,纵向或横向排版(具体样式参照附录A)纵向排版时,页边距上为2.3厘米、下为2厘米、左为2厘米、右为2厘米;横向排版时,页边距上为3厘米、下为2厘米、左为2厘米、右为2厘米。

报告应单面打印,装订位置在页面在左侧,装订线距页面左侧边距为1厘米 4 具体要求4.1 封面4.1.1 格式封面格式见图A.14.1.2 编号由油田公司技术发展部统一编制,申报时不需填写4.1.3 成果名称申报的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名称要具体准确,一般不超过20字,成果名称不能写成论文名称,如“××的探讨、××的分析、××的效果”等,应采取三段式命名方式,即“应用领域+成果+动词”形式,如“抽油机快速调平衡工具的研制”,其中“动词”应按照成果类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命名方式a) 实物类的成果:成果为创新性的、以前没有类似功能的,应以“××的研制”来命名;成果为在已有工具、工艺和技术等基础上改进的,应以“××的改进、××的改造、××的革新”来命名2Q/SY DQ002-20121125b) 方法类的成果:研究、总结归纳的新方法,应以“××方法的建立”来命名;若是在以往方法基础上改进或对已有方法重新修订等,应以“××方法的改进、××方法的革新”来命名c) 软件类的成果:新开发的软件应以“××的编制、××的开发”来命名;在已有软件基础上改进、完善的应以“××的改进、××的升级” 来命名4.1.4 成果完成单位应填写油田所属单位或成员单位的全称,如“第×采油厂”、“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公司”。

4.1.5 组织评审单位应填写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发展部”4.1.6 填报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采用年月的格式,如“××××年××月”4.2 问题的提出其格式见图A.2具体描述在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现或遇到的问题,详细描述原有技术的现状,剖析原技术的优缺点,给出原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说明本次技术革新要解决的问题4.3 技术革新主要内容其格式见图A.3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革新内容、主要技术指标、插图插表4.3.1 革新内容要叙述准确、文字精练、层次清晰、分段叙述,根据成果类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编写格式 a) 实物类成果:新研制的成果,首先总体描述该成果由几个部件组成,其次分别叙述各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第三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配合关系或作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技术问题的解决等改进的成果,首先概括针对存在问题有几处改进,然后采用对比的方式分别叙述改进的内容及解决的问题b) 方法类的成果:概括性的叙述方法的内容,有多种方法的应分段叙述,一种方法分多个步骤的应按操作顺序叙述c) 软件类的成果:首先概括软件有几个功能模块,然后分别叙述每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主要模块要重点叙述,不重要的模块应简写或省略。

4.3.2 主要技术指标填写该成果应用后能够达到的量化的技术性指标,应采用与原来对比的方式叙述4.3.3 插图、插表a) 插图:实物类和软件类的成果应有插图,实物类的成果至少要有两张插图,分别是革新前、后的实物图,结构相对复杂的成果还要增加成果结构的示意图软件类的成果应有软件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报告中的插图应有简短确切的图名,连同图号置于图的正下方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标注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照片、图应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插图的具体格式如下:3Q/SY DQ002-20121125图序 图名图注:1— 2— 3— ??b) 插表:表应有自明性表用阿拉伯数字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如果表的长度超过一页,应在每页左上角重复表的编号,并在编号后用适当的文字外加括号注明如表1(续)、表2(续1)每一张表都应该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方居中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试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下,作为表注栏中使用的单位应标注在栏表头项目名称的下方。

当所有单位相同时,应该提出放在表的右上方表格的画法采用封闭式,即要有边框线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表的具体格式如下:表序 表名c) 引用表和图:报告中的每一张表和每一幅图均应在正文中提及引用方法如下:“表2中给出”、“(见表2)”、“图3所示”、“(见图3)”4.3.4 数学和化学式报告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用正确的形式来表示其中,方程式中用字母符号代表不同的量值时,其意义解释应写在方程式的下面(见示例1),除非在正文前面的公式中已经出现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见示例1)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示例1:?T?T1?P1?1???2??(??1)?????????(1) P2T1??式中:P1—进气压力,Pa;P2—排气压力,Pa;?—热效率;T1—进气温度,K;T2—排气温度,K;?—比热容量系数4.3.5 量值和公差标注应以不宜混淆的方式标注量值和公差。

标注方式如下:a) 80mm×25mm×50mm(不能写成80×25×50mm);b) 80mm±2mm;c) 表示范围,应写成“63%~67%”,不能写成“63~67%”;d) 表示带公差的中心值时,应写成“(65±2)%”4Q/SY DQ002-201211254.4 成果应用情况其格式见图A.4包括应用范围及数量、应用效果及效益、详细测算或评价依据、前景预测 a) 应用范围及数量:说明该成果实际在什么范围应用,应用的数量b) 应用效果及效益:说明该成果应用的具体效果,采取前后对比的方式计算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测算预期效益c) 详细测算或评价依据:对经济效益计算中的关键参数、效果数据等来源或计算依据进行详细说明d) 前景预测:说明该成果的适用范围,阐述在推广的可行性4.5 主要技术文件提供单位和成果完成协作单位其格式见图A.54.5.1 主要技术文件提供单位成果中涉及某些技术规范、标准、重要的参数等需要填写这些主要技术文件的提供单位,若有多个文件,应分条填写如“××文件由×××提供”4.5.2 成果完成协作单位成果是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应填写成果完成协作单位4.6 成果应用单位效益审核意见其格式见图A.6。

对于能计算出直接经济效益的成果,该项必须填写,其他的成果不作要求审核意见应填写文字,如“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属实”,应在盖章处加盖成果应用单位公章或本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公章,并填写审核日期4.7 申报单位意见其格式见图A.6应有“同意申报”字样,主管领导签字或签章,并在盖章标记处加盖公章,填写申报日期4.8 油田公司专业验收意见其格式见图A.7由油田公司技术革新成果预验收小组人员填写,申报单位不填4.9 组织单位评审意见其格式见图A.7由油田公司组织单位填写,申报单位不填4.10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其格式见图A.8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只限于在选择革新课题、确定革新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革新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人数最多不超过4人a) 姓名:填写研制人的汉字姓名b) 年龄: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35岁”c) 文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