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i s t u r b i a 制作,仅供学习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目的“100个专业知识常考点”新闻学部分第一部分新闻理论一、常考指数8 10的知识点1 . 新闻价值【 常考指数】 9【 快速记忆】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之目前学界对此概念尚无定论有专家认为,新闻价 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 审美等诸种需要 的功能: 也有专家认为. 新闻价值是指平实本身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之和 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是,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具体地说, 新闻价值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即时效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和趣味性 但并不是所有新闻都定具备这五. 要素, 般具备其中三个要素( 其中必然包括“ 时效性” ) . 即可成为新闻: 但新闻价值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 种价值判断鉴别,则为学界所公认,考生在解答新闻价值方面的问题时,则应以报考学校的 教材所持观点为准 考题回顾】1 、分析新闻价值构成的因素( 北京大学,2 0 0 6)2 、辨析: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清华大学,2 0 0 2 )3, 判断:新闻价值是指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这类事实的特征清华大学. 2 0 0 3 )4、运用新闻价值要素. 选取十六大期间国内或国际媒体新闻报道中你记忆或感受最深 的 条新闻报道回答( 每个问题的回答不超过】 0 0 字,1 5分) :( 清华大学, 2 0 0 3 )( 1 ) 这条报道的新闻点在哪里?( 2 ) 会有什么人对这条新闻产生兴趣吗?( 3 ) 这条新闻突出运用的是哪个新闻要素?5、名词解释:新闻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2 0 0 2 )6、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如何? ( 复口. 大学.2 0 0 6)6、试论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中国传媒大学,2 0 0 1 )7、简述新闻价值构成要素( 中国传媒大学,2 0 0 6)8 、名诃解释:新闻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2 0 0 6)9、 卜面这条消息所以能够发表,主要依据了哪儿项新闻价值要素?为什么? ( 中国社 会科学院, 2 0 0 1 )【 考点联想】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取向;新闻选择标准:1D i s t u r b i a 制作,仅供学习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目的2 .新闻真实性【 常考指数】io【 快速记忆】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是召会主义新闻T 作不可 动摇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的首要问题: 现行事实后行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 切新 闻都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也是新闻报道的优势和力量之所在:新闻真实包含了双重含义, 即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 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 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做的真实的反映 新闻的总体真实则是指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 新闻 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 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 具体真实是基础,它对总体真实起制约作用,总体真实是在具体 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它对具体真实起指导作用.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做到这u双重真实” , 就必须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不实。
从事实的联系、串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 全面地反映事实,揭示小物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由 于以偏概全、顾此失彼、浅袈辄止等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 考题回顾】1、简述50年代初中国新闻界的“ 合理想象”之争及你的看法 北京大学,2003)2、判断:对事实的遇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清华大学,2001)3、 辨析: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 清华大学. 2001, 2004)4 , 论述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 清华大学,2006)5、简答:新闻整体真实的三种类型( 清华大学,2008)6 , 怎样理解“ 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 ( 中国人民大学, 2007)7、名词解释:新闻真实性( 复口. 大学,2003)8、请联系北京“ 纸馅包子”事件,论述您对新闻真实性的看法( 复旦大学, 2008)9、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 新闻真实”的认识 中国传媒大学, 2002)1 0 .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中国传媒大学,2007)11、 卜面是通讯 九米拼搏的节录,请分析 卜 ,为什么有这样生动的描写,评委反 而没有给他评上奖?借此说明 卜 新闻报道时真实性的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1) 【 考点联想】新闻失实的原因:防止新闻失实的措施:新闻客观性。
3 .新闻事业的特点、性质、地位、功能【 常考指数】io【 快速记忆】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是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 反映新闻事业属于 定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畸,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新闻事业的特点是: 第 , 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史直接第二,新闻事业反映社会 生活迅速,范围广,影响极大第三,新闻事业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 服务新闻手段有 个重要特点,就是报道事实. 用事实说话,就事实发表评论它所表达 的,往往是种无形的意见,第叫,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属性,也 有商品性屈性. 第五,新闻事业还具有阶级性.新闻事业的性质具有双重性首先是它的社会性,指它面向整个社会,为各个阶级的社 会公众提供无汇别服务的性质和功能 其次是它的阶级性, 指新闻事业作为 种社会事业产2D i s t u r b i a 制作,仅供学习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目的生之后,便掌握在 定阶级、 政党和社会集团的手里,成为 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服务 的舆论工具新闻事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 它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信息 支 持 , 担 负 着 “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使命。
新闻事业的功能主要包拈:报道新闻, 传布信息:反映舆情,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提供娱乐,丰富生活:刊播广告, 繁荣经济,【 考题回顾】1 、从结绳记事到网络新闻时代论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 清华大学,2 0 0 3 )2 、试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2 0 0 1 )3 、“ 新闻业既有股行业的属性,乂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谈谈你对这观点的理解 和看法;( 中国人民人学,2 0 0 3 )4,新闻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2 0 0 5 )5 、 论述新闻媒介双重属性以及它对中国新闻媒介发展的意义 ( 复旦大学, 2 0 0 1 , 2 0 0 2 )6 、什么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并论述当前传媒的资本运行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 响 复旦大学,2 0 0 7 )7 、社会主义和资本上义两种新闻广播事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中国传媒大学, 2 0 0 1 )8 、名词解释:新闻事业( 中国传媒大学,2 0 0 4 )9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地 位 中 国 传 媒 大 学 ,2 0 0 4 年)1 0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中国传媒大学,2 0 0 7 ) 【 考点联想】两种新闻事业的区别;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新闻事业与政治、经济、文化4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常考指数】 8【 快速记忆】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性 社 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它要求在新闻T作中体现无产阶级的 思想意志、 政治要求、组织原则和行为准则,表现了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截然不同的本质属 性, 是布公主义新闻事业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M别 党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灵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具行历史继承性,从弓克思到列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割大 量关于党性原则的论述社含主义党性原则,就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和社公主义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地位、 性质、任 务、作用等总的看法和纲领性意见社会主义党性原则认为,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整个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党的领导下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论、进 行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发挥着宣传I : 具和舆论机关的作用, 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党性原则具体包括: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政治上同党中央 保持 致,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组织上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贯彻 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考题回顾】( 第三个考点中所有涉及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考题都包含“ 党性原则”内涵)3D is tu rb ia制作,仅供学习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目的1、填空:列宁在哪篇文卒中,第 次明确提出并阐述了报刊的党性原则 北京大学, 2002)2、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中国传媒大学,2002)3、联系实际,阐述新闻宣传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论断 中国传媒大学,2004)4、简述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形成 南京大学,2003)5、选择: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暨南大学,2001) 6、 是否坚持新闻的舆论监督, 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强弱的尺度: ( 南京师范入学.2004) 7、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 ( 武汉大学,2006)【 考点联想】坚持党性原则需要处理好的儿对关系: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5 . 新闻舆论、舆论引导、舆论监督【 常考指数】io【 快速记忆】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 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致的意见 或态度新闻事业具有反映舆论、表达舆论、蛆织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舆论运动的规律 始终支配着新闻报道活动,舆论也因此成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舆论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
社会公众是新闻舆论的主 体: 最新事态是新闻舆论的源头;言论表达是新闻舆论形工口新闻舆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舆论指向社会事态的范国大; 舆论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的程度高; 舆论导向社会 公众的领域广舆论引导是指新闻媒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 见倾向,或者通过自接的评论,表这观点立场,引导舆论我们的新闻媒体耍不断提高舆论 引导的水平,讲究舆论引导艺术具体包括:宜解不宜避,坚持舆论引导的鲜明性;宜缓不 宜急,把握舆论引导的渐进性;宜全不宜片,讲求舆论引导的辩证性;宜诱不宜硬,注意舆 论引导的启发性舆论监督则是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 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 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 的新闻批评舆论监督具有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调整、社会控制、社会制衡 等功能 考题回顾】1、结合案例,论网络媒体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 北京大学,2005)2 ,名词解释:舆论导向( 中国人民大学,2003)3、名 词 解 释 : 舆 论 ( 复旦大学,2001、2005)4、联系实际论述中国新闻媒介如何做好舆论引导? ( 复I大学,2001)5、舆论的特点有哪些? ( 复口大学,2002)6 ,怎样理解舆论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功能? ( 复吐大学,2003)7、简述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之关系。
复 大学,2007)8、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舆论监督的特点 中国传媒大学,2001)9、名词解释: 舆论学( 中国传媒大学,2002)10、名诃解释:舆论监督( 中国传媒大学,2005)11、简述新闻事业反应舆论的两重性 中国传媒大学,2008)十七大报告指出, “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生渠道,依法实行民主 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埋、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4D i s t u r b i a制作,仅供学习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目的诂 阐 述 你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