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322001233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构建新型储能有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积极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各市县可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改革举措,开展改革试点,在深入探索储能技术路线、创新商业模式等基础上,研究建立合理的储能成本分担和疏导机制,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先进新型储能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耕地占补平衡和用地指标予以优先保障。一、 发展目标在电源、电网、用户等环节广泛应用新型储能,增强源网荷储配套能力和安全监管能力,推动“新能源储能”深度融合,实现一体规划、同步建设、联合运行,增强电网

2、和终端储能调节能力。到2025年,在大力发展煤电灵活性改造、燃气调峰电厂、抽水蓄能电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省电力安全供应、系统调节能力、电网支撑和替代、用户侧等需求情况,全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400万千瓦以上,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具备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明显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锌溴液流电池等实现产业化应用,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展试点示范;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兆瓦级飞轮储能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储氢等长时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复合型储能技术得到示范应用。新型储能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

3、和商业模式基本形成,配套政策与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储能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体系成熟完备,技术创新水平名列前茅,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二、 加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管理完善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单位资质资格、设备检测机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快建立新型储能在用地、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管理机制。研究与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智慧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等配套建设的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督促电网企业加快制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管理规范,明确接网程序,优化调度运行机

4、制,充分发挥储能系统效益。三、 积极发展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配套储能充分结合电力系统运行和新能源开发需求,在新能源富集地区全面推广“新能源储能”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实现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的深度融合、联合运行,保障新能源高水平消纳利用。配合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探索研究新型储能配置技术、合理规模和运行方式,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外送。新能源配建的新型储能设施应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同步建设、同步投产。鼓励建设共享型储能电站,新能源发电企业可采用购买或租赁方式获得共享储能电站服务。四、 发展常规电源储能鼓励燃煤电厂合理配置新型储能,与燃煤机组协调配合参与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在调峰需求大的区域合理布局燃气电厂储能项目,满足电力系统不同时间维度的调峰调频需求,提高系统灵活性和可靠性。探索利用退役火电机组既有厂址和输变电设施建设新型储能或风光储设施。资料整理来源: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