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凌云****90 文档编号:321840021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简介第 页 共 页 1.1工程简介 xx高架桥_在城市道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内环线东西向_交通轴的一部分。期间与xxx次干道、xx路主干道、xx铁路、相交叉_。此桥起点位于xxx_,终点位于xxx_,全长xx公里,建设用地xxx_平方米,桥梁建筑面积平方米;钻孔、人工挖孔钢筋砼灌注桩xx根;新建各类道路面积平方米;改建道路面积xxx_平方米;人行道面积xx_平方米,同时新建设计范围内的还有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环保工程和道路照明工程。气象条件第 页 共 页 1.2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及地震条件 1.2.1气象 xx市气候属xxx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xx_气象局提供的资料:

2、 年平均最高气温xx_,年平均最低气温xx_, 年平均气温xx_,年平均湿度xx_%, 极端最高气温39.5_,极端最低气温-0.3_; 年平均降雨量1445_mm,年平均蒸发量1583.6_mm; 雨季集中在48_月份。 xx市内静风频率为xx_%,58_月份以南北_或偏南风_为主,其余月份则以北_风或偏北风_为主。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_风,冬季多为偏北_风,夏季多为偏南_风。年平均风速为1.6_米/秒,最大风速达24.3_米/秒。水文第 2 页 共 130 页 1.2.2水文 xx河_是区域内主要地下潜水的补给源。枯水期为12月_至次年2月_份,枯水水位6769_米,最枯水位为64_米,常年

3、平均水位约为70_米。丰水期为68_月份,实测历史最高水位为xx_米(2xxx年xx月xx日_),年平均水温21.4_。地质第 2 页 共 130 页 1.2.3地质 1.2.3.1由全国地震烈度分区图,xx市位于6度区,设计按6度区设防。 1.2.3.2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区域地势呈西高东低_,地面标高8495_米,从东向西分别与xx路次干道、xx路主干道、xx铁路正线、xx路次干道_相交叉。 地形条件位于城市中心区,沿线主要分布有xxx公司、xxx厂、xxx厂、xxx厂、xx小学、市航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等企事业单位。 地貌属xxx。表层为人工杂填土、道路面层基层,其下为第四系履盖层(粘土

4、层),再下层为含砾(卵)石粘土层,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白云岩。 1.2.3.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特征: 本工程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原则上按每一墩台位置布置钻探孔进行详勘。经钻探揭露,场区出露岩土层由上而下可分为十一层。 第四纪全新世以来人工堆填作用形成的土层: 道路沥青砼面层和片石基层: 主要由碎石沥青或砼组成,分布地壶东大桥头一带的厚度在0.51.1米之间。黄村路和跃进路上厚度在0.6米左右。 层杂填土: 主要由建筑及生活垃圾组成,结构松散稍密。该层场区大部份钻孔有揭露,层厚0.25.5米不等。 层耕植土: 灰黑色,富含有机质,结构疏松,见少许植物根须,仅于钻孔E2顶

5、部有揭露,层厚1米。 层素填土: 褐黄或褐色,主要由粘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砖块等硬杂质,结构松散稍密。该层于钻孔E3、E4有揭露,是近几个月回填而成,厚度4.05.2米;钻孔E2、E23亦有揭露,厚度1.03.0米,其回填时间有几十年。黄村路、跃进路一带场区大部分地段有揭露,厚度14米之间。 层淤泥: 灰黑色,软可塑状,饱和状,富含有机质,该层于钻孔E1、E3、Z32有揭露,层厚0.63.0米不等。跃进路口Y1孔有揭露,层厚2.1米,Y3孔有揭露,层厚12米。 第四纪上更新世冲积形成的: 层粘土: 褐黄或棕红色,硬塑状,局部坚硬、稍湿,土质较均匀。层厚36米,最大者达10米,系场区揭露的主

6、要土层之一。 层粉质粘土: 褐黄或棕黄色,硬塑状,土质均匀,局部粉砂含量较大,场区大部份钻孔有揭露,层厚14米之间。 1层中密状圆砾: 成份为石英质砂岩,分选性差,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约占30%,220mm的含量约为20%30%,充填褐黄色粉砂或粘性土。该层多分布在黄村铁道口以东区段,厚度为38米。其它地段仅钻孔E3、E6、Z23、Z26、Z27有揭露,分布不均。 2层松散状圆砾: 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占30%40%,其中大于20mm的颗粒约占10%20%,变化大,成份为石英质砂岩。场区大部份钻孔有揭露,层厚23.5米。 1中密状含粘土砾砂: 粒径大于2mm颗粒占30%40%,其中大于20

7、mm颗粒约占10%20%,成份为石英质砂岩,充填粘性土,多分布于黄村铁道口以东场区,层厚34米,局部大于10米。 2层松散状含粘性土砾砂: 粒径大于2mm颗粒占25%30%,其中大于20mm的颗粒约占5%10%,成份为石英质砂岩,充填粘性土。该层主要分布于跃进路口以南西侧地段。层厚24米。 层含砾卵石粘土: 褐黄色,硬塑状,含粒径1050mm石英质砂岩颗粒540%,该层主要分布于黄村路铁道口以西地段,层厚57米。整体结构较紧密。 第四纪残积作用形成的: 1层石塑状次生红粘土: 黄褐暗褐色,硬塑状,层厚510米,主要分布在黄村路铁道口以西地段,近基岩面处。 2可塑状次生红粘土: 黄褐或褐色,可塑

8、状,局部呈软塑状,该层呈不连续分布于基岩面上。层厚一般在13米。 层白云岩(下伏基岩) 场区下伏基层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白云岩,灰白色为主,局部风化呈灰黄色,隐晶质结构,厚块状构造,场区下伏基岩岩面埋深14.527.3米,标高80.664.32米,除局部岩面起伏较大,大部份岩面起伏相对平缓,岩石连续性较好。按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可分为: 1层强风化白云岩 无泵干钻进尺较快,取上岩芯多为粉末和粗砂砾状,手掰易折断,见风化痕迹。 2弱风化白云岩 无泵干钻平稳正常,局部进尺稍快,岩芯不完整,呈碎屑碎块块状。 3微风化白云岩 钻进平稳正常,岩芯新鲜、坚硬。 4溶蚀风化破碎带 裂隙发育,岩体多不连续,部份风化

9、强烈,手可掰断,偶有粘土夹层,该层属不稳定岩体。 各钻孔岩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地下水分上层滞水和下层潜水两层。 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雨和生活污水补给,驻留于上部填土层中,水量不大,易于排出。 下层潜水为场区地下水的主要组成部份,通过岩溶裂隙通道与柳江河连通,赋存于白云岩裂隙中,水位随柳江河涨落。 根据勘察钻孔资料实测标高65.3574.38(97年12月98年4月),该地下水主要由柳江河补给,排泄基准面为柳江河。柳江河常年平均水位标高约为70米,枯水期一般为6769米之间,最低枯水位达64米,地下水涌水量随岩溶裂隙通道的大小亦发生变化。涌水速度一

10、般在520cm/分钟。选择枯水期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大部分桩孔适当止水处理后,是切实可行的,但对个别涌水量较大的桩孔尚应采取其它有效的止水措施,方能保证基础的正常施工。 1.2.3.4不良地质情况 地质钻探揭示:场区下伏白云岩不良地质以局部溶蚀沟槽、溶蚀风化破碎及小规模充填溶洞为其主要特征。 局部地段岩溶较为发育,以充填溶洞、溶蚀裂隙、风化破碎带为特征,集中分布在:Z13、Z21、C7、C17、D1、D13、E8、E12、F14、F16、Y2、Y6、Y11等13处。 1.2.3.5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工程地处于南北向轴线的太阳村背斜东翼,属单斜构造。岩层走向大致南北向,侧向东,倾角1115度。

11、场区内无大断裂带通过。 1.2.3.6场区工程地质评价及桩基础的设计 依据下伏基岩的上覆土层所能提供的极限桩侧摩阻力值,结合本工程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超静定结构)的实际情况,单桩设计荷载较大,摩擦桩长不足,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超静定上部结构对基桩允许的沉降量较小,综合之,设计中采用人工挖孔嵌岩桩基础。 桩底嵌入弱风化或微风化白云岩中,桩端持力层连续完整,隐晶质结构,厚块状构造,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值: 2弱风化白云岩:Ra=1628MPa 3微风化白云岩:Ra=3545MPa 人工挖孔嵌岩桩的施工,宜选择在柳江河枯水期进行,对局部溶洞,充填溶洞设计中考虑完全穿透,桩端嵌入微

12、风化白云岩中。 对局部溶槽、风化破碎裂带尚应进行压浆等治理措施。 对个别岩层埋深较大,地下涌水量较大的桩设计考虑冲孔嵌岩灌注桩。材料和劳动力供应第 8 页 共 130 页 1.3材料和劳动力供应,水电、交通、通讯及环境条件 1.3.1材料和劳动力供应 本工程所需土方可就地取土,主要利用路基、桩基挖方即可满足需要。石料可在xxx采购;砂子采用xx江砂,xxx_,其主要用于上部结构等重要部位,xx砂可就地解决,砂源比较丰富,桥梁上构水泥采用xx水泥厂生产优质xx牌水泥,钢材、木材等其它材料都可在xx市_采购。 劳动力以自有施工队的劳动力为主,结合临时聘用人员的原则。钢筋、混凝土、模板、预应力等工程

13、施工的劳动力依靠我局现有劳动力完全可以满足需要,而一些辅助性、服务性工程则可利用临时聘用人员。水电、交通、通讯第 8 页 共 130 页 1.3.2水电、交通、通讯 施工场地内水、电、通讯等均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为了确保施工需要,在水电已结合当地水电网的前提下,业主负责解决好接驳工作。 工程场区位于xxx,横跨主线xx路,与xx路、xx路、xx路、xx路等支干线相连_,施工机具设备和材料的进场非常方便。总体来说交通比较发达,整个现场条件较好。环境条件第 9 页 共 130 页 1.3.3环境条件 施工现场范围内“三通一平”均已完成。为新建地面道路段,地下管线及路基基层均已完成,作为区域内部交通

14、通道使用。 来说交通比较发达,整个现场条件较好。主要实物工程量第 9 页 共 130 页 1.4主要实物工程量 1.4.1土方工程路基挖方:xxx_m3;路基填方xxm3。 1.4.2通道工程非机动车道下穿xx铁路地道xxm,xx路立交下穿xx路通道长31m_。 1.4.3桥梁工程xx座主体交叉 详见实物量一览表。工程特点第 9 页 共 130 页 1.5工程特点 1.5.1该工程途经路线地形平坦,途经路段跨跃一条铁路,一条公路主干道、两条公路次干道、而且要保证铁路和公路交通不能中断,施工难度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 1.5.2该工程工期短而有效工期更短,故工期紧,任务重。 1.5.3桥梁上部结构是连续箱梁,有等高和不等高载面,中间为闭合环特殊结构,施工难度大,且箱梁长度长,工程量大,模板、钢支架等投入多。 1.5.4该工程砼浇筑量大,且大部分为外露工程,质量要求高。 1.5.5人工挖孔及钻孔灌注桩工程量大,作为先导顺序,对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