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21806212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 专题讲座解析(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专题讲座专题一 地理计算 计算本身是数学学科的内容,但在地理学习中,有时也会遇到相关的计算问题,例如:求两地之间的距离、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等。一距离计算 关于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利用地图比例尺直接进行计算 利用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是地图使用方面的一项基本技能。就计算本身而言,该内容没有多大难度,主要是要注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例题1: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小分队指挥员所使用的地图,比例尺应当为Al:l,000,000 Bl:500,000 Cl:500 D1:10,000 解题:从表面上看,题目中没有直接提供图上距离

2、和实际距离,这就需要从题目中进行挖掘。首先将25平方千米的面积数,按照正方形或圆形,求出其边长为5千米或282千米,即为计算所需的实际距离。然后利用题目中四个选项的比例尺分别进行计算,求出四个图上距离,依次为 05厘米、 1厘米、1000厘米、50厘米。不难看出:前两个图上距离太小,第三个又太大,按这样的比例尺绘制的地图,都不能满足特种兵小分队活动的需要,只有第四个大小适中,既便于携带,又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2利用经纬度间距间接进行推导 有时题目会要求在没有比例尺的图中求实际距离,这种情况必须依据经纬网间距进行推导,其规律是: 在任何区域中,1纬线间距约等于111千米;在赤道上,1经线间距约等

3、于111千米;在南、北纬60处,1经线间距约等于55.5千米,在纬度为的纬线上, 1 经线间距约等于 111*COS 千米。 例题2:下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山脉南北绵延约A200千米B700千米C400千米D1400千米2L段(、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D500千米 解题: 1山脉(大兴安岭)南北延伸,大约跨越近7纬度,根据1纬度约等于 111千米的换算关系,可知该山脉南北长约 700千米。 2L段位于北纬50附近,东西跨经度约为5多,根据赤道上1经度约等于 111千米、60处1经度约等于赤道处一半的关系,大致可推断出:该段

4、纬度低于60o处,广经度的间隔距离应大于60处。加之题目各选项的数据差别较大,便可判断该段距离约为300千米左右。二时间计算 时间计算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类题目,应当成为高考复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时间计算题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利用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或时区差); 根据两地问的经度差(或时区差)计算地方时差(或区时差); 根据两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判断出时间上的早晚,加上或减去地方时差(或区时差)。 例题3:希腊雅典(东2区) 19时向世界转播体育比赛实况,我国的体育爱好

5、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A13时B次日凌晨1时C次日17时D23时 解题:该题目为区时计算,按照上述基本步骤,两地所在时区分别是希腊(东2区)和北京(东8区),时区差为6,区时差为6小时,由于东2区在东8区的西面,时间较晚,因此应东2区区时上加6小时时差,为次日凌晨1时。 当题目中包含运动时间(如飞机飞行、船舶航行等)时,应首先根据地方时(或区时)计算的一般方法,计算出当启程(或到达)时,目的地(或出发地)的时间,然后再加上(或减去)运动时间即可。 例题4:一艘海轮从位于725W的M港航行至位于1525E的N港,若海轮要在当地时间2001年3月20日8时到达N港,中途需航行助天整,则海

6、轮最迟从M港出发的时间是 A2月26日23时B2月27日17时 C2月29日23时D2月28日17时 解题:此题为包含运动时间的区时倒计算。第一步根据两地的经度,换算出两地所在的时区,M为西5区,N为东10区,N地比M地早比小时。第二步计算出船到N地时,出发地M地的时间为3月19日17时。第三步用该时间减去航行所用的 20天,即为 M地的出发时间 2月 27日 17时。 2完成时间计算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判断两地时间的早晚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将计算中的时间早晚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混为一谈。必须明确: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是指在同一地点的两个时刻的比较,数值越小,时间越早,如6点比7点

7、早。而计算中所讨论的时间早晚,是指在同一时刻两个不同地点之间的比较,从地理位置上看,地点越靠东,时间越早,从数值上看,数值越大,时间越早,如甲地为6点,乙地为7点,则乙地时间比甲地早。当题目需要将某地的经度转换为该地所处的时区,可以将该地经度数加75再除以历,取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处的时区数。 在有些题目中,计算所需要的已知时间是以隐性信息的形式提供的,需要通过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挖掘隐性信息。 例题5:读下图,一艘从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点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回落的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 22时 B 14

8、时 C 20时 D 16时 解题:完成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即拍摄照片的时间为北京时间9时,明确了这一点,题目即可变为“当120已为9时时,位于75W的P地为几点”,通过简单计算,可得出正确答案20时。 此外,还有一些以隐性信息的形式提供己知条件的例子,如“当地垂直物体的影子达到最短时”,或“当地垂直物体的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时”,暗示当地地方时为 12时;“赤道上的某地日出(或日落)时”,暗示为 6时(或 18时)。三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H= 90|-|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当地地理纬度,为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

9、值)。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利用公式求某地的地理纬度。 例题6:某校地理小组外出考察,如图所示,在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用量角器测得当地的地理纬度,此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 20分(北京时间)。 a地的地理坐标为A 21E, 3634 SB 25 E,53 26 NC21 E, 5326 SD 25E, 36 34 N 解题:对题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这句话的理解,是正确完成此题的第一个关键点,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当地地方时12点,也可以理解为当地为夏半年,加上图中太阳光线从南向北照射,此地必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即为夏至日。第二个关键点是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

10、得知太阳光线与铅垂线的夹角为 3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之和为 180 ”,可知太阳高度角为60 。依据上述分析,便可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为53 26 N。最后根据北京时间(120 E) 18点20分,与当地时间 12点的 6小时 20分的时差,求出当地的地理经度为 25 E。 利用公式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判断特定日期。 例题入下列四天中,北京某地(40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A3月4日B3月8日C3月13日D3月17日 解题:将题目中的两个数据带入公式,即:5090一40一,不难看出,只有当等于0”时,等式才能成立,也就是说,只有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

11、(3月21日或9月23日),北京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o。在四个备选选项中,最接近的3月17日。四昼夜长短计算 一个地方的昼(或夜)有多长,是由该地日出、日落的时间间隔决定的,因此有关昼夜长短的数据计算,往往是为了进行时间计算或地理经度的计算。 例题8: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该城市的经度为 A 123、 5 E B 112 5 E C127 5 E D135 E 解题:从日出到日落,该城市此日昼长为N小时,日出时间加上昼长的一半,就应当是当地的正午(地方时12时),但此刻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1时30分,该地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早半小时,

12、即经度在120E的以东 7 5,为 127 5 E。五其他地理数据的计算 1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 在对流层大气中,气温在垂直方向上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为高度每增高(或降低)1000米,气温下降(或增高)6 C。根据这一递减率,便可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变化。 例题出左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右下图为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读两图,口答问题: (1)设TS稳定在一8C,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C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气流才能

13、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若只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 选在点钟以后进行。 解题; (1)按照对流层大气中的气温垂直递减率,高度相差 1000米,气温相差 6图中高度相差 3000米,气温就应当相差 18 C。如果在 3000米高空的气温为外则地面温度就应当上升到10或10以上,才能使TST,逆温现象结束。 (2)在右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上午气温达到10oC的时间约为8时左)根据题意,上午锻炼的时间应为10点以后。2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例题10:计算下图中陡崖的高度。陡崖高度计算公式:其中,H为陡崖的相对高度;X为重合等高线条数;d为该图等高距

14、。 解题:此图中有5条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等高距为50米。根据计算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陡崖相对高度为20029999米。 如果H(X1) d,说明陡崖的顶部和底部正好位于 100米和 300米等高线上,陡崖高度为 200米(如下图)。如果 H( X1) d,说明陡崖的顶部或底部中的一端,超过了300米或100米等高线,陡崖高度应为200250米之间(如下图)。如果H(X1)d,说明陡崖的顶部超过300米等高线,底部超过100米等高线,陡崖高度应为 250300米之间(如下图)。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是地理高考题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通过等值线图,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可以比较全面的体现学生对地图的判读能力,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筛选能力,对地理现象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对等值线图的判读,成为高考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重点内容。 一等值线图判读的共性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