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21790493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9.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课件)(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性标准一. 突出普遍价值二. 真实性三. 完整性突出普遍价值标准(i) 创造精神的代表作;(ii) 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iii) 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iv) 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突出普遍价值标准(v) 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vi)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

2、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突出普遍价值标准(vii) 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viii) 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ix) 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x) 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真实性(原真性)Authenticity称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最早指宗教经本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有关这些宗教圣物的真实并不需要有真凭实据,而

3、是依据传说轶事亦可确定。 张松认为:原真性,又译原生性、真实性、确实性、可靠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含义。真实性在英文词典Webster s 9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释义中,有三层含义:Original(原初的)Real(真实的)Trust worthy(可信的) 真实性最早出现于威尼斯宪章“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宪章所强调的真实性包括了遗产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的真实,既包括最初建成时候的真实,也包括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并非只是要求原初的真实。 真实性详见奈良真实性宣言在一个日益受到全球化以及同质化

4、力量影响的世界,在一个时有藉由侵略性民族主义与压制少数民族的文化以获取文化认同的世界,在保护实践中纳入真实性考虑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厘清并阐明人类的集体记忆。 真实性价值与真实性 对文化遗产的所有形式与历史时期加以保护是遗产价值的根本。威尼斯宪章所探讨及认可的真实性是有关价值的基本要素。 一切有关文化项目价值以及相关信息来源可信度的判断都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即使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内,也可能出现不同。 在每一种文化内部就其遗产价值的具体性质以及相关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达成共识就变得极其重要和迫切。取决于文化遗产的性质、文化语境、时间演进,真实性评判可能会与很多信息来源的价值有关。 真实性实施世界遗

5、产公约操作指南 依据文化遗产类别和其文化背景,如果遗产的文化价值(申报标准所认可的)之下列特征是真实可信的,则被认为具有原真性:真实性外形和设计;材料和实体;用途和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体制;方位和位置;语言和其他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精神和感觉;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真实性精神和感觉这样的特征在原真性评估中虽不易操作,却是评价一个地方特点和意义的重要指标 所有这些信息的采用允许文化遗产在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方面的价值被充分考虑。在准备遗产申报考虑原真性时,缔约国首先要确认所有适用的原真性的重要特性。 在原真性问题上,考古遗址或历史建筑及地区的重建只有在个别情况才予以考虑。 真实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

6、则2015版保护文物古迹真实性的原则是指对文物古迹价值整体认识的基础上,以文物古迹物质遗存保护为基础,同时保护它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传统。这一原则包含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方面。 真实性真实性还体现在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不应重建;文物古迹经过修补、修复的部分应当可识别;所有修复工程和过程都应有详细的档案记录和永久的年代标志;文物古迹应原址保护等几个方面。 真实性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年版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现存的实物必须是历史上遗留的原状,包括始建时完整的状态,历史上多次改建后的状态和长期受损后残缺的状态。 大型建筑组群或历史街区(村镇)应当在整体上保存着历史风貌,当代增减或改动的

7、部分所占比重必须很小。 真实性历史文化名城中标志性遗迹和历史景观必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应该是该名城中价值最高的文物古迹,并足以体现该名城的文化特色。 曾经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地,其原来的场地也应视为文物古迹。 借用文物古迹或历史名称新建的仿古景观不属于文物古迹。 真实性原真性概念,可从其组分和结构两个角度认识。从组分上看,遗产的原真性包含以下内容:1.地点、位置;2.形态和构成;3.材料、材质;4.技艺;5.环境(setting);6.功能;7.管理制度;8.精神、情感;9.相关人、物、事;10.时序变化。从结构上看,上述遗产原真性组分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原真性与“非物质层面”原真性。 原

8、真性质疑文物原状与原真性并非静态 整体性与原真性并非固穷 真实性判断历史遗产的价值包括: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可延续性等。真实性是首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非真实性的遗产保护也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保护文化多样性价值需要将原真性的概念内化或地方化,尊重所有文化,充分考虑历史遗产的文脉关系。真实性具体讲即是保护标准的细化和保护方法的地方化。比如“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的区别,不应一味强调哪种更好,而应以人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具体的处理地段为主。 奈良宣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遗产的价值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原真性“异化”的表现 遗产本体原真性:雷峰塔重建,泰山索道遗产环境原真性:平遥、丽江商业区非物质

9、原真性:“大庸”更名为“张家界”;“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等遗产的制度原真性:袁崇焕墓改政府管理知识层面原真性:遗产讲解似是而非社会原真性:“只见物,不见人”,完全迁移原住民真实性的异化真实性的异化真实性的异化真实性的异化案例分析张家界改名事件张家界原名大庸 17年前为叫响品牌改名 “改名统一了行政区划与旅游目的地,形成社会共识,有利于旅游开发的整合营销” 据统计,去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350万人次,同比增21.9%,境外旅游者1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5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达65.9%。 张家界改名事件“改名之后我们的旅游市场营销变简单多了,只要告诉游

10、客,这么多景点就在张家界,你来吧!而之前太多的景点,需要一一介绍,不便于集中营销。”张家界天马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彭双全说。“大庸是张家界的灵魂所在,当前张家界并没拥有与其他城市相区隔的文化符号” 大庸府城张家界改名事件张家界读本记载着商代之前庸人为部落,之后庸为侯国。地名大庸最早见于元至治元年(1321年),明初置大庸卫,清又改为永定县,到1914年又改为大庸县。在清人诗作中,经常出现“大庸”、“庸城”等字眼。 张家界改名事件“改名如果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让我们老百姓从中获益,就是值得的。”“张家界发展起来了,人气旺了,我们的士生意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张家界改名事件“自从大庸改称张家界以来

11、,城市的进步和发展每个人都看得见,摸得着” “现在让我再回沿海打工,我绝对不愿意!”他笑着说,每次在外面向陌生人自我介绍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张家界。 徽州改名事件 徽州地区:原辖六县,政府驻地歙县。六县分别为,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六县,后改名黄山市。所辖县市分属安徽黄山,宣城和江西上饶。 徽州改名事件安徽省徽州地区(今黄山市)按上级要求在1983年分出太平县和歙县汤口等地成立县级黄山市归安徽省直辖,但因行政利益之争,徽州地区并不希望太平县与歙县汤口等地的分出,因此向上级提出合并徽州地区和县级黄山市成立地级徽州市,最终这一要求在1987年得以实现,但代价是把徽州之名

12、被黄山取代成为地级黄山市,原徽州地区重要属县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管辖。 徽州改名事件从此徽州之名成了地级黄山市下辖一区的名字,而原“徽州”的内涵不复存在,虽然原徽州地区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了旅游业并提升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样造成历史文化的割裂和地名的混乱,引起舆论的广泛争议,因而被称之为“徽州改名事件。 徽州改名事件黄山是宣徽界山,位于徽州歙县、休宁县和宣州太平县之间,歙县约占7/9,太平县约占2/9。但是黄山的精华部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黄山风景区则是太平县和歙县共有的。黄山虽然是宣徽界山,但黄山行政上一直属徽州管辖。 明徽州府志中关于黄山归属的描述 徽州改名事件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南

13、京开始筹备黄山建设委员会。 1949年4月27日,黄山解放,成立黄山管理处 。1952年10月14日,管理处升级为县级建制。 歙与太平以诸关隘为界,三关内说徽语歙县北乡话,关外说太平 话。徽州改名事件邓小平 “徽州要有点雄心壮志,要把黄山牌子打出去,把黄山建成全国最富的地方” 邓朴方“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你们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广开门路,增加收入。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1983年前徽州地区图 徽太之争? 核心问题在于徽州地区掌握了区县的领导权和交通条件 。太平最纠结的问题不在于黄山归谁管,而由于作为通道和中转地的获益

14、显然几倍甚至十几倍于此。 黄山问题,是徽州和黄山太平的利益纠葛。 徽州?黄山?1984年1月省辖县级黄山市成立,原属徽州地区的太平县撤销建制,太平县的行政区域和歙县黄山公社、石台县广阳公社的辖区为黄山市的行政区域俗称“小黄山市”。1986年黄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区双重领导,小黄山市由徽州地区代管。1987年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省辖地级黄山市,俗称“大黄山市”,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则分别改为屯溪区和黄山区。 徽州改名事件1956年至1978年22年间,黄山风景区平均每天仅接待30余人参观。 1979年6月,黄山开始有了收取门票的历史,最初的票价为每人0.5元。 “黄山旅游业要在

15、那样低的起点上,一下子提升到接待国外游客的水平,不给一点特殊政策是不可设想的。” “我看黄山很秀丽,黄山看我很狼狈!” 徽州改名事件“别说黄山风景区升格归省里管,即使再升格归北京管,吃粮食还是要我供应,给他吃细粮粗粮、新粮陈粮我说了算。” “三国四方”管辖黄山“婆婆”太多,互相牵制,管理混乱,有人将黄山称为“变色的黄山”可惜从此无徽州 “皖南处处皆黄山” “到了黄山不见山” 徽州改名事件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呼吁恢复徽州,将设在屯溪的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并建议作为旅游地区的黄山市行政区域不宜过大,应以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科学范围为宜,考虑由省里直接管辖 。徽州改名事件1999年,黄山市委市政府向国

16、务院有关部门递交关于稳定黄山现行体制问题的意见的报告,国务院有关领导作出批示:黄山的现有体制是适应黄山实际的,没有变动的必要。近年来,徽州文化不断挖掘、提升,“成立徽州市”的呼声又渐抬头,对此,官方表现出谨慎态度。 徽州改名事件将黄山市改为市辖区;将安徽省政府直属的黄山管理局改为市辖,为日后黄山的发展埋下隐患;将黄山市政府驻地从黄山的甘棠镇改到远离黄山79公里的屯溪;将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徽州治所、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一分为二,划出7个乡镇成立了县级徽州区;将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溪县划到宣城地区 徽州改名事件徽州名牌消失,被黄山之名所取代,黄山和徽州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徽州改为黄山市的文件下达后,安徽省及华东地区哗然,当地人民怨声载道 。“绩溪哭,歙县告,屯溪跳,旌德恼,山上叫,山下闹。” 徽州改名事件徽州文化传承受影响“徽州改为黄山是没有文化知识,没有历史知识的表现。” 原徽州府治歙县分裂 徽州重镇绩溪县脱离 真实性的异化袁崇焕墓和守墓人佘幼芝女士袁崇焕墓管理问题1949年之后,北京城里唯一未迁出的古墓1952年2月,北京规划局准备迁移城内所有墓地,改造城市建设。叶恭绰、柳亚子、李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化艺术理论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