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321787765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品德的发展与教育(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ge 1第六章第六章 幼儿品德的开展与教育幼儿品德的开展与教育Page 2第一节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含义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达,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身上的表达,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准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在人的个性中,品德是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在人的个性中,品德是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它最典型、最集中地表达着人的社会心理品质,它最典型、最集中地表达着人的社会性,是个性的核心成分。性,是个性的核心成分。

2、Page 3要正确理解品德,必须把握以下几点:要正确理解品德,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品德所调节的是人的社会行为。第一,品德所调节的是人的社会行为。第二,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标准或道德准那么相联系的。第二,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标准或道德准那么相联系的。第三,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第三,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第四,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道德是一种第四,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要求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那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要求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那么的总和。么的总和。Page 4二、品德的特征二、品德的特征1 1形成具有后天性。形成具有后

3、天性。2 2内容具有社会性。内容具有社会性。 3 3表现具有行为性。表现具有行为性。4 4结构具有稳定性。结构具有稳定性。5 5抉择具有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抉择具有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德的形成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品德的形成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根底。第二,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能凭借一定的根底。第二,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能凭借一定的判断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调节自己的行判断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Page 5三、品德的心理结构三、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道德

4、情感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 三个成分。三个成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局部。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局部。 Page 61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标准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标准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道德观念,形成道德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信念。 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只有道德观念而无道德信念时,就经常会发生诸只有道德观念而无道德信念时,就经常会发生诸如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如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Page 7 2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情感是伴随

5、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内心体验。其其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感和羞耻感,其中,义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重要。Page 8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

6、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那么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例如,爱国念、原理和原那么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Page 9 3 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谢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情感谢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道德意义的行

7、为。 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们与一般的技能和习惯并无区别,只是在用来它们与一般的技能和习惯并无区别,只是在用来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它们便具有了道德的性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它们便具有了道德的性质。质。Page 10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品德开展的理论幼儿品德开展的理论Page 11一、道德认知判断的开展一、道德认知判断的开展 ( (一一) )皮亚杰的道德开展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开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

8、亚杰早在杰早在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就对儿童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开展过程。他律到自律的开展过程。Page 12 1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25 5岁岁) ) 这是一种无道德规那么阶段,规那么对儿童这是一种无道德规那么阶段,规那么对儿童没有约束力。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没有约束力。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而是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区分开,而是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那么。他们在游戏中只是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那么。他们在

9、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那么。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那么。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开展的四个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开展的四个阶段:阶段:Page 13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碎了15只杯子。只杯子。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

10、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了。了。 小男孩亨利小男孩亨利和和小男孩约翰小男孩约翰都不存在道德问题都不存在道德问题。Page 142 2权威阶段权威阶段(6(68 8岁岁) ) 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他们认为规那么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他们认为规那么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比方听父

11、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比方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好孩子。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而不考虑主观动机。Page 15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碎了15只杯子。只杯子。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

12、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了。了。 小男孩约翰小男孩约翰比比小男孩亨利小男孩亨利更没有道德,更没有道德,因为因为打打碎碎1515只只杯子远远多于打碎杯子远远多于打碎1 1只杯子只杯子客观结果。客观结果。Page 16 3 3可逆性阶段可逆性阶段(8(81010岁岁) ) 这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这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那么看成是绝对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那么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

13、的,可以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规那么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修改的。规那么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给予的可逆特征。Page 17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15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了1515只杯子。只杯子。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

14、,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了。了。 小男孩约翰小男孩约翰比比小男孩亨利小男孩亨利更没有道德,更没有道德,也可能也可能小男孩亨利小男孩亨利比比小男孩约翰小男孩约翰更没有道德更没有道德。Page 18 4 4公正阶段公正阶段(10(101212岁岁) )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

15、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此时他们与成人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此时他们与成人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Page 19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小男孩约翰,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只茶杯,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碎了15只杯子。只杯子。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外出,想吃橱柜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

16、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碎了。了。 小男孩亨利小男孩亨利比比小男孩约翰小男孩约翰更没有道德更没有道德,因为从因为从动机上看打碎杯子:动机上看打碎杯子:小男孩约翰小男孩约翰是正常行为时无意是正常行为时无意发生的,而发生的,而小男孩亨利小男孩亨利非正常行为时发生的非正常行为时发生的。Page 20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开展过程中,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开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到达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到达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标准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根底上制定的。而道德标准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根底上制定的。而要到达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要到达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是权威和服从的关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这样做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开展儿童的道德认识。不好,以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