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21787611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领导统御学说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14章章領導統御的基本概念領導統御的基本概念第一節領導統御的涵義第一節領導統御的涵義第二節領導統御的本質、功能和要素第二節領導統御的本質、功能和要素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一節領導統御的涵義第一節領導統御的涵義領導統御(leadership) 在一特定情境下,為影響一人或一群人之行為,使其趨向於達成某種群體目標之人際互動程序。領導統御(L)乃是領導者(l)、被領導者(f)、及情境(s)三變數之函數,可以符號表現如下: L = f (l, f, s)2第二節領導統御的本質、第二節領導統御的本質、功能和要素功能和要素領導統御的本質領

2、導者被領導者情境領導統御的功能如何充分發揮人性因素,產生組織所需的力量如何創造一種環境與氣候,使人對組織目標有所貢獻3第二節第二節領導領導統御的本質、統御的本質、功能和要素功能和要素領導統御的要素:領導統御地位的權力(power)組織內領導者所擁有的權力,可劃分為五種型態:合法權力(legitimate power)報酬權力(reward power)強制權力(coercive power)專家權力(expert power)參考權力(referent power)領導統御的歷程4領導統御的歷程模式領導統御的歷程模式生生 產產 力力滿足滿足人員異動人員異動曠曠 職職工工作作績績效效報酬報酬改正

3、改正回饋回饋處罰處罰報報酬酬控制控制檢查檢查批評批評稱讚稱讚評評價價引導引導監督監督授權授權支援支援報報行行指引指引命令命令教導教導規劃規劃工工作作分分配配合法權力合法權力報酬權力報酬權力強制權力強制權力參考權力參考權力權權力力基基礎礎領導者行為領導者行為歷程歷程基礎基礎影影響響5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領導特質理論(Trait Theory)研究者:吉斯理(Edwin Ghiselli)教授研究對象:美國90個不同行業超過300位的經理六種有效管理者的特質如下:監督能力成就欲望(achievement desire)自信(self-assurance)自我實現的欲望(self-a

4、ctualization)果斷(decisiveness)6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領導行為模式理論李克特(Rensis Likert)和密西根(Michigan)大學的工作中心式與員工中心式理論研究者:李克特及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所研究人員年代:1947年後研究對象:企業、醫院及政府各種機構領導者分兩種基本類型:以工作為中心(job-centered)的領導者以員工為中心(employee-centered)的領導者7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領導行為模式理論俄亥俄(Ohio)州立大學的兩構面理論研究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群研究者年代:1945年起領導行為可用兩個構面(

5、dimensions)描述:體恤(consideration)體制(initiating structure)一般稱之俄亥俄學派理論或兩構面理論(Two-Dimension Theory)8俄亥俄州立大學領導行為座標俄亥俄州立大學領導行為座標體制體制體體恤恤高體恤低體制高體恤高體制低體恤低體制低體恤高體制9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領導行為模式理論布拉克及莫頓的管理格局理論研 究 者 : 布 拉 克 (Blake)和 莫 頓(Mouton)年代:1964年管理格局之不同領導型態1-1型的不良管理1-9型的鄉村俱樂部管理9-1型的工作管理5-5型的中庸之道的管理9-9型的團隊管理10管

6、理格局的領導方式管理格局的領導方式11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領導行為模式理論雷 定 的 三 構 面 理 論 (Three Dimensional Theory, 3-D Theory)研究者:雷定(Reddin)年代:1970年三構面為:任務導向(task-oriented)關係導向(relationships-oriented)領導效能(leadership effectiveness)領導型態的四種組合:分立者(separated)密切者(related)盡職者(dedicated)整合者(integrated)12雷定之四種基本領導方式雷定之四種基本領導方式任務導向關係導向

7、密切者整合者分立者盡職者13三構面之領導者效能模式三構面之領導者效能模式專制者冷漠者折衷者教士者盡職者分立者整合者密切者仁慈專制者分立者有效執行者培育者高領導效能低領導效能14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情境領導理論路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研 究 者 : 赫 斯 (House)及 密 契 爾(Mitchell)年代:1974年認為領導行為對下列三項部屬行為具影響作用:工作動機工作滿足對於領導者之接受與否15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情境領導理論費德勒的權變模式(Contingency Model)研究者:費德勒(Fiedler)認為影響領導者效能的情境

8、因素,有下列三種變數:領導者與部屬間的關係(leader-member relations)工作結構(task structure)職位的權力(position power)16情境情境(situation)領導者與部領導者與部屬間的關係屬間的關係工作結構工作結構領導者的領導者的職位權力職位權力情境的情境的有利程度有利程度有效的有效的領導型態領導型態12345678良好(good)良好良好良好差(moderatelypoor)差差差高(high)高弱(weak)弱高高弱弱強(strong)弱(weak)強弱強弱強弱有利的(favorable)有利的有利的稍微有利(moderatelyfavor

9、able)稍微有利稍微有利稍微有利不利的(unfavorable)生產導向生產導向生產導向員工導向員工導向員工導向員工導向生產導向費德勒的情境分類費德勒的情境分類17費德勒的權變模式費德勒的權變模式18LPC量表的部分例子量表的部分例子19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情境領導理論赫 塞 布 蘭 查 德 情 境 領 導 理 論 (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研究者:赫塞(Paul Hersey)和布蘭查德(Ken Blanchard)主張領導風格的決定,應視被領導者(follower) 的成熟度(maturity)而定四個階段的成熟度:M1:個體既無能力又

10、無意願對工作負責M2:個體雖然能力不足但有意願從事必要的 工作任務M3:個體有能力但缺乏意願從事領導者要求 的任務M4:個體有能力又有意願從事工作任務20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情境領導理論赫 塞 布 蘭 查 德 情 境 領 導 理 論 (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兩個領導向度:工作行為(task behavior)關係行為(relationship behavior)四種領導風格:告知式(telling):高工作、低關係、M1成熟度推銷式(selling):高工作、高關係、M2成熟度參與式 (participating):低工作、高關係、M3 成

11、熟度授權式 (delegating):低工作、低關係、 M4成 熟度21情境領導模式情境領導模式22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情境領導理論領導者參與模式(Leader-Participation Model)研究者:汝門(Victor Vroom)和耶頓(Phillip Yetton)年代:1973年後期此模式融合七種情境和五種不同領導風格所組成的決策樹(decision tree)五種領導行為:獨裁式I (AI)獨裁式II (AII)諮詢式I (CI)諮詢式II (CI)團體式II (GII)23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第三節領導統御學說情境領導理論領導者參與模式(Leader-Part

12、icipation Model)七種情境式問題,依序由A至G:A.有決策品質上的要求嗎?B.我有足夠的訊息來作一個高品質的決策嗎?C.問題的結構清楚嗎?D.部屬對此決策的接受程度是否會影響決策的推動?E.如果我自己作決策的話,我的部屬會接受嗎?F.藉著解決此問題,可以讓部屬分擔組織目標的達成嗎?G.部屬之間對最後選擇的方案會有衝突嗎?24領導者領導者參與模式參與模式25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懷特和李皮特的三種領導統御行為理論研 究 者 : 懷 特 (Ralph White)和 李 皮 特 (Ronald Lippitt)研究對象:四組十歲兒童導出三種成年人的領導型態:

13、獨裁式領導統御(autocratic leadership)特點缺點放任式領導統御(laissez-faire leadership)特點缺點民主式領導統御(democratic leadership)特點缺點26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領導者領導者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領導者領導者獨裁式領導獨裁式領導民主式領導統御民主式領導統御放任式領導統御放任式領導統御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部屬領導者領導者領導者與部屬之間偶爾領導者與部屬之間偶爾交換消息交換消息27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湯尼勃恩和許密德的連續帶理論研究者:湯尼勃恩(Robert Tannenbaum)及許密德(W

14、arren H. Schmidt)為了研究有關決策的領導行為本質,乃提出領導型態的連續帶(Continuum of Leadership Style),或稱為管理者非管理者行為(manager-nonmanager behavior)認為領導型態之影響力量來自三大方面:管理者本身部屬方面環境因素28領導型態行為的連續帶領導型態行為的連續帶29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麥穆利的仁慈專制理論研究者:麥穆利(McMurry)年代:1958年提出在現實企業環境中,民主式領導統御是行不通的,理由如下:和企業主的性格不合不能配合實際上迅速決策的需要與傳統組織與管理原則不相配合主張一種

15、折衷型態的仁慈專制(benevolent autocracy)或開明專制領導統御方式30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交易領導理論與轉換領導理論領導魅力理論交易領導理論與轉換領導理論領導魅力理論交易型領導者(transactional leaders)藉著澄清角色與工作要求,指導或激勵其部屬,以達成預定目標轉換型領導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魅力型領導者(charismatic leaders)鼓勵其部屬超越私利,為組織利益著想,同時對其部屬有深遠的影響力可以藉其能力,改變其追隨者對工作的價值感與重要感31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四節領導統御行

16、為的型態交易領導理論與轉換領導理論領導魅力理論交易領導理論與轉換領導理論領導魅力理論領導魅力理論(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y)為歸因理論的一種延伸此理論認為,追隨者傾向於將領導者的行為做英雄式或異乎常人領導能力的歸因有魅力的領導者與缺乏魅力的領導者間之行為區別極度自信具支配性堅信自己的信念32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第四節領導統御行為的型態交易領導理論與轉換領導理論領導魅力理論交易領導理論與轉換領導理論領導魅力理論魅力型領導者四種共同的能力對目標有強迫性的理想將此理想清楚地告知其追隨者,並獲得認同對追求理想的實現顯示出一致且專注的決心知道自己的強勢所在,並懂得如何運用它們33第第15章章激勵激勵第一節激勵的涵義第一節激勵的涵義第二節人性的需求第二節人性的需求第三節激勵的理論第三節激勵的理論第四節激勵的方法第四節激勵的方法第一節激勵的涵義第一節激勵的涵義激勵係透過誘因以刺激人們採取行動。哈佛大學行為科學教授詹姆士(William James) 對員工的激勵效果所作之研究,發現採取按時計酬的員工們,一般只要表現大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能力便可保住他們的工作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