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图文课件第六章

种****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14MB
约76页
文档ID:321786874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图文课件第六章_第1页
1/76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延时符 延时符目目 录录第一节实验法概述 第二节实验法的实施 第三节实验变量的控制和测量 延时符 学学习目目标掌握实验法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实验研究的组成部分、实验设计的构成熟悉实验的程序与分类掌握实施实验研究过程中变量的操纵控制和测量 延时符1924年,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的霍桑工厂做了一个实验,即著名的霍桑实验一、 霍桑实验的主要阶段霍桑实验共分为以下5个阶段:1. 照明实验阶段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案例导案例导入入1924年,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的霍桑工厂做年,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的霍桑工厂做了一个实验,即著名的霍桑实验了一个实验,即著名的霍桑实验 延时符实验的具体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当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产品时,产量才急剧下降研究人员对此结果感到茫然,甚至失去了信心。

从1927年起,以梅奥教授为首的一批哈佛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实验工作接管下来继续进行2. 福利实验阶段福利实验的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延时符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3. 访谈实验阶段后来,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及工作条件等问题做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大出乎意料,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人常常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 延时符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后,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30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的不满得到了发泄,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大大提高该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4. 群体实验阶段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选择了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其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之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也不如实地报告产量 延时符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得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的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他们还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的原因是他们担心产量提高后,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的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这一试验表明,工人们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梅奥等人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同时,这种群体还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延时符5. 态度实验阶段态度实验对两万多人次进行了态度调查,规定实验者必须耐心倾听工人的意见、牢骚,并详细记录,不能反驳和训斥,而且对工人的情况要深表同情实验结果是工人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因为实验者与工人们的谈话内容缓解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验得出了人际关系比人为的措施更有力的结论 延时符二、 霍桑实验的主要实验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在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以前,西方社会流行的观点是把职工看成“经济人”,梅奥等人以霍桑实验的成果为依据,提出了与“经济人”观点不同的“社会人”的观点,强调金钱并非刺激职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新的刺激重点必须放在社会、心理等方面,以使人们之间更好地合作并提高生产率 延时符(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由于人是社会高级动物,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相互联系,共同的社会感情形成了非正式群体在这种无形的组织里,有着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并且左右着群体里每一位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忽视了非正式组织对职工行为的影响,这显然是不够的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对生产率的提高都有很大影响。

3)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生产效率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之间存在着单纯的因果关系 延时符可是,霍桑实验表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工人的工作态度的端正和工作士气的提高而士气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职工的满足度,这种满足度首先体现为人际关系,如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否被上司、同事和社会所认可等;其次才是金钱的刺激职工的满足度越高,士气就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实验法是一种在有控制条件下的可重复的观察本章将主要介绍实验法的概念、特征和实验的组成部分,实验设计的构成,实验法的程序与分类,实验研究的分类,以及如何对实验变量进行控制和测量 延时符实验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后来逐渐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内,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形成、发展和检验理论的实践基础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实验法是经过精心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研究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延时符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 1.实验法的概念实验法是指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其他变量是否随之发生变化,以确定社会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和其他方法相比,实验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变量的变异量和变异方向,运用一定方法对变异来源加以控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可以对多种变量进行实验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采取行动;二是观察行动所造成的后果 延时符 2.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实验研究是在人为地控制有关条件下进行的,通过把某个或多个特定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分离出来,对其施以控制(刺激),观察、测量和分析其对因变量的效果实验通常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实验中,可以使人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所遇不到的情况,从而扩大研究的范围 延时符 实验研究的组成部分 二、实验研究是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三者的关系如图6-1所示图6-1 实验研究各组或部分之间的关系 延时符 (一)实验者及其活动实验者作为实验活动的主体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实验者借助感觉器官或仪器在实验过程中获取信息、实验者的逻辑思维与理论的分析等 延时符 (二)实验对象实验对象是实验活动的客体社会调查研究领域实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组织现实中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由于实验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研究的实验控制更为困难。

延时符 1.实验者与实验对象存在相互影响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因此,实验者的特征、态度、行为都会对实验对象起着某种暗示的作用,会影响到实验对象的反应反过来,实验对象的某种反应可能会强化或弱化实验者对自变量、干扰变量的控制乃至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实验者和实验对象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延时符 2.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会对实验过程产生影响由于实验对象背景、素质和所处情境的差异,其对待实验的动机、态度、情绪会有所不同,形成了其对实验刺激的反应的差异,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延时符 3.实验伦理由于实验对象是人或群体,对实验刺激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这就要求实验必须是在法律和社会伦理许可的条件下进行 延时符 (三)实验手段实验研究中主要的实验手段是与社会活动有关的仪器或设备实验手段的基本功能是取得信息、传递信息、对信息加工 延时符 1.刺激手段刺激手段是指实验者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设计、干预管理活动的有关设备构成、种类、组织、运作方式等方面,对实验对象产生刺激、控制或施加影响 延时符 2.观察手段观察手段是指实验者借助影像设备、监测仪器、虚拟现实技术等对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的生理、心理反应,以及其态度、行为、倾向等进行观察和测量。

延时符 3.记录、存储与重现手段这一类手段是指利用记录设备对实验中形成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材料,对实验对象的反应和行为的变化过程、环境条件、表现形态和时空分布等实验结果信息进行存储 延时符 4.信息处理与分析手段信息处理与分析手段主要利用计算机,或者结合一些录入、扫描和识别设备,对与实验结果有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 延时符 实验设计的构成 三、传统的实验设计涉及三对主要成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如图6-2所示图6-2 基本实验设计图 延时符 (一)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基本上是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通常来说,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实验刺激),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它是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某个变量在某项实验中是自变量,在另一项实验中可能就是因变量自变量是“因”,因变量是“果” 延时符 1.实验变量(自变量)它是由实验者设计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有计划地变化的实验情境或条件因素自变量可以分为类别(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延时符 2.反应变量(因变量)它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实验者需要观察、测量、计算的变化因素因变量的选择和测量是实验中的关键。

除实验者操纵控制而有计划地变化的实验变量之外,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反应变量变化的干扰因素,称为无关变量或干扰变量它使实验者无法对所得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延时符 (二)前测与后测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作为因变量接受测量(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响力 延时符 (三)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即改变自变量水平)的那一组对象控制组也称为对照组,是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实验刺激(即不改变自变量水平)的一组对象通过采用控制组,研究者可以发现实验变量本身的影响,反之,则是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利用随机取样或测量配对选择而形成的两个条件相等的样本组,其中一组接受实验因素的作用,即实验组,用GE表示;另外一组将不接受实验因素的作用,只作为比较标准,即控制组,用GC表示 延时符 实验基本条件 四、(1)(2)(3)必须建立起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假设4)(5)自变量必须能够很好地被“孤立”自变量(实验变量)必须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也必须是容易操纵的实验程序和操作必须能够反复进行必须具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延时符 实验符号 五、实验的基本操作就是研究实验变量对实验对象施加作用之后,实验对象产生怎样的反应变化,从而了解实验因素的作用。

为便于实验法的进一步讨论,特规定标准的符号系统来描述实验通常使用如下符号表示:(1)R表示对每个组(实验组和控制组)随机分配样本2)G实验对象(测试单元),GE表示实验组,GC表示控制组,RG表示随机化分组 延时符(3)X实验处理,是指实验中所要操纵的自变量的变化,用以表示对实验对象所施加的作用,它既可以代表单个的实验操作,也可以代表一组实验操作对实验处理的确定涉及两个内容:一是自变量的数目及其具体表现(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