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21786778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第5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管理(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五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 与流动性管理学习目的及要求:掌握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掌握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来源了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成因掌握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掌握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预测方法了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一、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1.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商业银行业务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作用: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经营原则:保持适度的规模 (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案例1:小镇银行总经理亲自驱车押运钞票美国蒙大拿州某小镇。1980年3月

2、5日,镇上唯一的银行现金告罄。原因:本镇中学篮球队在本州校际比赛中的出色表现。镇上大多数人准备去200英里外的地方观看比赛;雇主提前付给雇员们本周工资支票。人们出发前都去兑现支票该行总经理开车到130英里外的城市取现金,第二天近中午才能为居民办理现金取款。库存现金的管理方法银行库存现金: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余额 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被动变化(客户的存取款行为)主动调节 (央行发行库商业银行业务库)管理:预测库存现金的被动变化,并主动安排与中央银行发行库之间的现金往来,以确保库存现金的适度(最适送钞量、现金调拨临界点)。2.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即准备金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

3、 :商业银行以其存款总额为基础,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比率(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存款 :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我国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制度(1984年)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 法定部分:1.62%,超额部分:0.72%法定存款准备金计提基础:一般性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与各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一般性存款:所有非财政性存款,但不扣除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按旬考核:如4月15日至4月24日的准备金存款与4月10日的一般性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法定

4、存款准备金率若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则按日缴纳罚息(万分之六)外汇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月考核 2005.1.1.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当月15日至下月14日,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余额与其上月末外汇存款余额之比,不得低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当月外汇准备金存款余额=上月末外汇存款余额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5月以来,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为5%。3.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目的 : 在没有分支机构的地区开展金融服务(如汇票代理付款、通知信用证等)向同业代理业务支付手续费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来源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三原则之一,是指银

5、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基本要素: 时间(是否及时) 成本(是否可接受) 资金数量(是否足够)流动性的需求:客户提取存款优质客户的信贷要求偿还存款之外的借款提供服务时产生的经营费用和税赋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流动性的供给:客户存款非存款服务收入客户偿还贷款资产出售(适销证券)货币市场借款金融机构的净流动性头寸金融机构在任一时期的净流动性头寸= 流动性供给- 流动性需求时间序列:隔夜、7天内、30天内、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等。当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赤字时,管理层应决定在何时、从何处筹集额外的流动性资金。相反,当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盈余时,管理层

6、应决定在何时、以何种途径把多余的流动性资金转变为有利可图的投资。流动性有很强的时间性,有些流动性需求是即刻的。而长期流动性需求受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因素的影响。管理者预测到这些长期流动性需求后,将会利用比即期需求更广泛的资金来源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在任意给定时点,流动性需求很少与流动性供给相同,金融机构必须不断处理其流动性赤字或盈余问题。另外,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存在着一个替代取舍。例1:假设某银行下周将面临下述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预期存款提现总额为3300万;预期客户偿还贷款总额为1.08亿;经营费用约需支付现金近5100万;承诺的新贷款请求达2.94亿;银行资产出售计划为1800万;新存

7、款总计为6.7亿;估计从货币市场借款4300万;非存款服务收入将达2700万;估计偿还银行以前的借款总计2300万;计划向银行股东支付股利1.4亿。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 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1.资产负债错配 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分布结构2.其他风险对流动性的影响(风险积聚)1.资产负债的错配期限结构 借短贷长的后果:特殊时段、正常时期 案例2:美国储贷协会危机 币种结构: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百分比方式、重要币种) 案例3: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趋紧分布结构:降低同质性案例2:美国储贷

8、协会危机一家带有慈善性质的社会性团体:集中会员的小额存款,然后对会员发放住房贷款(20-30年固定利率)。储贷协会的管理人员过着一种“3-6-3”的生活方式。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引发了高通胀,市场利率也大幅度上涨,美国国会不得不放弃“Q条例”。而储贷协会仍受贷款利率上限的制约,导致其利差倒挂。案例2:美国储贷协会危机联邦政府通过放松对储贷协会监管,以期其能增加收益。但是,放松管制更诱发了储贷协会的“道德风险”行为储贷协会吸收的存款经储贷协会保险公司保险,所以为数众多的储贷协会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投机味较浓的房地产和证券等行业。到了1985-1986年,由于石油价格的下跌导致美国西南部经济衰

9、退,大量储贷协会的投资无法回收,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而濒临破产边缘。案例2:美国储贷协会危机1987年联邦储贷协会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也消耗殆尽。1989年4月,美国政府下令关闭有问题的ESM证券经纪公司,触发了俄亥俄州储贷协会的存款挤提风潮。随后产生连锁反应。1989年8月美国政府专门成立重组信托公司来处理储贷协会危机。该公司至1995年12月31日提前完成任务而关闭时,共接管了747家储贷协会。 案例3: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远期结汇增多外币贷款难求: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趋紧2010年9月末:贷款余额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存款余额存款余额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存贷比存贷比人民币 46.28万亿元18.5%

10、70.09万亿元20%66%外币4227亿美元23.1%2298亿美元13.1%184%2.其他风险对流动性的影响信用风险 案例4:2008年2月英国北岩银行国有化市场风险 案例5:1984年9月美国大陆银行破产重组操作风险 案例6: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的流动性短缺案例4:英国北岩银行国有化资产:住房抵押贷款(89.2%),为英国第五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负债:资产证券化(50%,平均期限3.5年);资产担保债券(10%,平均期限7年);批发市场拆入(25%,近一半资金期限不足1年);只有5%的资金来源于存款。2007年9月14日英格兰银行宣布对其救助后(发放44亿英镑的紧急贷款),

11、反而加剧了挤提。当日股价下挫32%。随后因连续挤提而使市值蒸发接近80%。案例5:美国大陆银行破产重组1984年9月26日美国大陆伊利诺伊银行信托公司破产重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持有该银行80%的股份。为实现“美国三大工商业贷款银行之一”的战略目标,1977年-1981年向能源、公共事业、房地产等行业发放大量贷款。不利事件:1981年底石油价格开始下跌;1982年7月宾场银行宣布破产(大陆银行向其购入了10亿美元的能源贷款);1982年美国三大破产企业均为其重要客户;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外债。案例5:美国大陆银行破产重组流动性危机根源:州法律禁止银行开设三家以上的分支机构网点少,

12、吸储难。资金来源:联邦基金市场短期拆借;发行期限不超过一年的CD;核心存款占比低(占总存款的比重从1977年30%下降至20%)。案例5:美国大陆银行破产重组宾场银行破产后,大陆银行的CD从“高级别CD”名单中除名。大陆银行在原CD到期后无法展期,转求利率更高、期限更短的欧洲美元。1983年底,该行25%的借款来源于较稳定的国内市场,来源于CD、欧洲美元、商业票据和隔夜拆借等渠道的波动性负债达64%。1984年5月,市场谣传:一家日本银行正考虑收购大陆银行。该行即将破产的消息使存款人挤提。10天之内,存款流失超过60亿美元。1984年5月11日,美联储向其贷款36亿美元。接下来一周,以摩根银行

13、为首的16家银行联合为该行提供45亿美元的临时贷款。案例6: 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 的流动性短缺位于世贸中心及附近的拥有支付系统的银行:无法收进或记录客户所欠的付款,也无法就其债务进行偿付。危机的最初信号:通过联邦结算系统(Fed Wire)美联储的电子资金转账网络结算的资金运动速度大幅下降。因为受恐怖袭击影响,最大的银行由于不确信自己能否收到预期的收入款项而停止对其他银行转移准备金。案例6: 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 的流动性短缺几家在前一天从其他机构借入准备金的银行在当天已无法归还所借准备金。世贸中心附近的许多银行无法与其客户取得联络以说明当时所发生的情形,也不能更新交

14、易记录。不过,在9月14日系统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运行。9月11日当天上午,美联储宣布“联邦储备系统依然开放经营,贴现窗口可以满足任何流动性需求”。同时暂停对透支银行的处罚,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联邦资金市场投放新的资金。案例6: 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的 流动性短缺贴现窗口贷款:平均1亿美元 450亿美元(9月12日),公开市场交易:平均35亿美元 380亿美元。由于美联储行动迅速,并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同时各个银行也努力恢复与客户的沟通联络,流动性危机很快就平复了。四、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1.从资产中获得流动性(资产流动性管理)2.依靠借款获得流动性(负债管理)3.平衡流

15、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1.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持有流动性资产主要以现金资产和有价证券的形式来储存流动性资金。又称为资产转换策略。流动性资产的特点: 必须拥有可立即变现的市场; 必须有合理稳定的价格; 必须是在几乎不承受任何损失的情况下恢复初始投资。1.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优点:风险较小(小规模金融机构)缺点: a. 资产出售后其未来收益将无法实现(机会成本),且需支付交易成本(佣金); b. 若在市场行情看跌的情况下出售将加大资本损失的风险; c. 出售资产将会损害资产负债表的账面状况; d. 大量投资于流动性资产意味着放弃其他资产可能带来的更高的收益。2.借入流动性(负债)管理策略世界大银行优

16、势: a.只有在确实需要资金时才选择去借款; b.利用借入资金将可使其原有资产组合的数额和构成保持不变; c.可将出价利率作为借入资金的调节杠杆。缺陷:风险大(货币市场利率易变和信贷可得性变化极快)3.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大多数金融机构a.一部分预期的流动性需要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有价证券);b.另一部分预期的流动性需要通过其他资金提供者预先安排信贷额度而获得支持;c.不可预料的现金需要主要由短期借款来满足;d.长期流动性需求可以预先计划(中短期贷款和证券)。五、预测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管理的难点:每种方法都以一些特定的假设为基础,并只对给定时点的实际流动性需求做出近似估计,并随时根据新信息微调。 商业银行流动性准备 = 预测所要求的计划部分 + 管理层根据其风险偏好所指定的保护性部分。1.资金来源和使用法 比较计划期内的存贷款变化。 流动性盈余或赤字= 总存款- 总贷款 2.资金结构法 流动性需求 = 负债流动性需求 + 贷款流动性需求1.资金来源和使用法关键步骤:在任意给定流动性计划期内必须对贷款和存款进行预测;在该计划期内必须对贷款和存款的变化进行计算;通过对贷款的变化及存款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