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世界上温差最大的地方 世界上全年温差最小的地方在哪里呢?我带你一起去感受,走进这座城市 终年气候温柔,年平均气温13~14℃,年最高和最低气温仅仅相差0.4℃这是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下面我为你简单介绍一下这座城市 城市地处位置 基多位于西经7830,南纬013处,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处于安第斯山脉的基多盆地西缘,海拔达2818米 基多,厄瓜多尔首都,位于国境北部,平均海拔2852米,虽然邻近赤道,但因地势高峻,所以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梦想的避暑胜地基多原本是基图印第安人的中心,"基多'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印加帝国北部疆土的首都,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奇妙地融为一体,1979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厄瓜多尔 的首都和皮钦查省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在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区皮钦查火山东南麓的谷地中根据2022年的人口统计,基多总人口1,839,853人海拔2,850米,是离赤道最近的首都气候温柔,年平均气温13-14℃,为世界上温度年较差最小的地点之一。
原为古老的印第安人城市1533年为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830年厄瓜多尔独立后,成为首都曾屡屡遭地震破坏和重建全国重要工业中心,有纺织、食品、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学、金属加工、制药、制革、木材加工等工业,并以金银工艺品、象牙和木器雕刻有名交通中心,铁路通瓜亚基尔和东北岸的圣洛伦索,附近有苏克雷国际机场旅游业甚盛,市内多教堂、广场、纪念碑、博物馆、天文台、大学等有名建筑,反映出南美洲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城北24公里处建有赤道纪念碑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大量地方保存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新城坐落在北部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Pichincha),海拔4790米,峰顶常年积雪基多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7座,有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s de San Francisco)、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Iglesia de la Compaia de Jess)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 基多城市交通图-最新erlinyou版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致的金叶图案,富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 (Panecillo),海拔183米,山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Museo Templo de la Patria),现已成为博物馆 人文历史 由印第安人始建于11世纪15世纪末成为印加帝国的都城(另一资料说该城是16世纪在印加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尽管经过1917年的地震,这里仍旧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变化最小的历史中心1830年厄瓜多尔共和国成立,基多定为首都基多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7座,有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s de San Francisco)、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Iglesia de la Compaia de Jess)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致的金叶图案,富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基多的旧城区在城南部由于城里遗留着大量有名的历史建筑,而被誉为"安第斯大博物馆'这里的教堂、修道院、赤道纪念碑不管是在建筑上,还是在美学史上都具有较高价值基多包括新城区和旧城区城区位于南部,迄今这里还保存着古老的街道、房屋和教堂,这些具有西班牙和印第安建筑风格的建筑,极具艺术魅力主要建筑有弗朗西斯大教堂、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和圣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亚大教堂等 基多城市南端的面包山 (Panecillo),海拔183米,山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Museo Templo de la Patria),现已成为博物馆始建于1550年的弗朗西斯大教堂完美地融合了波斯、阿拉伯和摩尔的建筑风格这个教堂的回廊由灰垒砌而成,高圆顶阁则以绿瓦铺盖,室内的装饰物全用金箔镶嵌外墙也用金箔镶嵌着城市创立者的姓名,围墙内是厄瓜多尔解放者苏克雷将军的墓地教堂内还珍藏着一些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雕塑,因此使这里成为美洲"基多艺术学派'的宝库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是南美最古老、最宏大的宗教建筑物,这个修道院包括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几条回廊,修道院被称为厄瓜多尔的"艺术宝库',里面珍藏着贝尔纳多德雷加达尔的雕塑、萨马涅夫的绘画作品、卡斯皮卡拉的木刻精品。
有名的梅尔世教堂也位于旧城区,在这座教堂内珍藏着基多最古老的钟位于城北24千米处的赤道纪念碑是基多最为有名的一个景观,此碑通高8米,用棕色花岗岩制成碑身周围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个南极朝南、北极朝北的地球仪摆放在碑顶,一条白线代表赤道环绕在地球仪的正中间,把地球分成两部分 对外交往 友好城市美国路易斯维尔西班牙马德里美国圣保罗美国加勒尔盖布尔斯 对外关系1.与中国关系1980年1月2日同中国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两国政府、议会、政党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加1984年5月、1994年3月和1999年8月,厄总统乌尔塔多、杜兰-巴连和马瓦德先后对中国举行国事访问;1992年5月,副总统帕罗迪访华;1995年4月、1996年5月和2000年5月,莫埃列尔、阿拉尔孔和庞斯议长相继对中国举行正式访问;1997年10月,阿亚拉外长访华中方重要往访有: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1987年6月),外交部长钱其琛(1989年6月),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王汉斌(1991年7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1996年3月)、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陈慕华(1996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隗福临(1998年6月)、中国政府特使、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出席厄瓜多尔总统权力交接仪式,1998年8月)、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1998年10月)和农业部长陈耀邦(1999年2月)。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两国贸易额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中国出口7487万美元,进口8013万美元2022年11月20日下午,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举行会谈双方就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友好的中厄关系深入交换看法并达成广泛共识2022年11月21日下午,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李长春也会见了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2.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发展与拉美国家,十分是同邻国的关系,是厄对外关系的重点主张在拉美实行"真正的一体化'近年来,厄同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安第斯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较快1992年~1996年,杜兰-巴连总统先后访问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巴拉圭等巴拉圭、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总统访厄1997年,阿拉尔孔总统访问巴拉圭、乌拉圭和智利同年9月,哥伦比亚总统桑佩尔访厄1998年2月阿拉尔孔总统访问哥伦比亚;1999年8月,智利总统弗雷访厄;10月,古巴外长佩雷斯访厄;12月,秘鲁外长德特拉塞格涅斯访厄2000年8月,诺沃亚总统访问哥伦比亚;9月,哥总统帕斯特拉纳访厄。
3.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西欧和日本是厄所需资金、技术的重要来源,又是厄传统出口产品的重要市场,相互间签有多项经贸和科技合作协定厄向欧盟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2%厄外债中10%的债权属日本商业银行1991年,厄总统访问法国、瑞士和比利时1993年,德国总统访厄1995年,厄总统出访荷兰、德国和梵蒂冈1997年10月,阿拉尔孔总统以安第斯共同体总统委员会主席身份访问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和梵蒂冈等国1999年3月,厄外长阿亚拉访问日本;6月,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访厄2000年10月,诺沃亚总统访问意大利、德国和梵蒂冈4.同东欧国家的关系厄与东欧国家保持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关系,政治交往不多1991年12月,匈牙利总统访厄1993年1月,厄宣布同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建交1998年1月,厄先后同波黑和格鲁吉亚建交2000年6月,厄同马其顿建交5.同秘鲁的关系厄秘两国边界限长达1600公里,两国自独立以来一向对边界划分存在争议1941年,厄秘发生边界战争,厄战败1942年1月经美国、阿根廷、巴西和智利调停,两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和平、友好和边界议定书',厄割让大片领土60年代以来,厄屡屡宣布议定书无效。
80年代初,两国发生过边界武装冲突,经美洲国家组织调停实现停火1995年1月,厄秘发生大规模边境武装冲突在里约议定书四保证国调停下,双方于2月签署《伊塔马拉蒂和平声明》和《蒙得维的亚声明》,根本实现停火1997年1月,布卡拉姆总统访问秘鲁,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正式访秘的厄总统;同年4月,厄秘两国在巴西利亚就边界问题举行实质性谈判;11月26日签署《巴西利亚声明》1998年8月,马瓦德总统执政后,把最终实现厄、秘和平作为首要目标,屡屡与秘总统藤森就遗留的孔多尔山脉划界问题举行谈判;10月26日,马瓦德总统和藤森总统在巴西利亚签署"全面和最终和平协议',终止了厄秘领土争端1999年5月13日,两国完成树立界碑工作,终止划界1999年8月和10月,马瓦德总统和藤森总统实现互访 旅游景点 基多位于厄瓜多尔的北部,离赤道仅24公里,为厄瓜多尔的首都,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处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仅次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的世界其次高首都基多地势高峻,所以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梦想的避暑胜地,深受世界旅游爱好者的欢迎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大量地方保存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197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城座落在基多的北部,一片繁华景象,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十分具著名气,海拔4790米,峰顶常年积雪基多共有大小教堂和修道院87座,有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基多南端的面包山,高约200米,山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在面包山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现已成为博物馆赤道纪念碑由于基多的地理位置优越,1735年,法国的科学家在这里举行了一系列有关 基多赤道纪念碑 地球体的研究和测量,证明了牛顿关于地球偏平线的计算方法,并于1744年在这里建造了第一座赤道纪念碑1978年,基多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基多政府也于当年决定在基多城北24公里、海拔2400米高山上的赤道0所在地再修建一座赤道纪念碑这座赤道纪念碑高30米,碑身为方柱形花岗石,四周镌刻着曾到此举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的名字碑顶部拱托着一个直径为4.5米的用青铜铸成的地球模型地球模型上划有一条象征着赤道的白线,顺着碑体、碑座一向延伸到广场在纪念碑前方,有一条石砌的长长的通道通道两旁屹立着一些石雕群体。
凡到基多的游客,都要踏上赤道纪念碑前这条"神秘'、"庄重'的石路,并喜欢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