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物态变化★考点导学考点一:温度与温度计备考: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会估测常见物体温度大体数值考向: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考向: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备考:物态变化一定会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相结合露珠、冒白气、雾等属于液化;霜、雪、雾凇、冬天窗花等属于凝华;舞台干冰的利用、樟脑片的利用、灯管和灯泡发黑现象等属于升华蒸发与沸腾的异同考点二: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考点三:晶体熔化规律考向:晶体熔化特点备考:熔化吸热;对晶体来说,有固定熔点,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物态变化考点四:晶体熔化实验探究考向:探究晶体熔化特点备考:给出物质熔化曲线(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曲线),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2)物质的熔点;(3)熔化过程不同阶段温度的变化;(4)物质吸放热;(5)不同阶段物质的形态等考向:探究水沸腾特点考点五:水沸腾实验探究备考:给出液体沸腾实验曲线(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曲线),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的沸点;(2)沸腾实验过程不同阶段温度的变化;(3)物质吸放热;(4)不同阶段物质的形态等。
考向:判断物态变化时吸放热点考点六:物态变化吸放热备考:按固、液、气顺序变化的是吸热,按气、液、固顺序变化的是放热★题型解读选择题:常考内容有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晶体熔化规律、液体蒸发规律以及影响蒸发的因素、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常考题型填空题:常考内容有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晶体熔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探究、液体蒸发规律以及影响蒸发的因素、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都有可能出现在填空题中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主要是晶体熔化过程实验探究和水的沸腾实验探究★模拟汇编一、选择题1.(2020·河南中考备考(网上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答案】B解析】A.蜡是非晶体,所以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会升高;此说法错误B.干冰吸收热量可以直接由固体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所以干冰吸热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此说法正确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此说法错误。
D.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是发生了蒸发现象,不是液化现象,故此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B2.(2020·商丘市第一中学二模)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答案】B解析】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冰的比热容和水的比热容不同,故比热容也会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3.(202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一模)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B. C.D.【答案】C解析】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20℃,排除选项D;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排除选项A;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排除选项B4.(2020·扬州市仪征市中考一模)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答案】A解析】A、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水在沸腾过程中,仍然要吸收热量,由图可知其温度保持99℃不变,故B正确;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能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故C正确;D、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9℃,沸点低于100℃,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故选A5.(2020·济宁中考模拟二)“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造成的;故C的说法正确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答案】A解析】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故A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原因,故D的说法正确6.(2020·济宁中考物理模拟三)夏天,向盛有牛奶和水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淇淋,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 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 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答案】D解析】常温下氮是气态往牛奶中倒入液态氮,氮吸热快速汽化,使杯口温度急速变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了“热气腾腾”的现象故D正确7.(2020·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模拟四)关于“水”这种物质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8.(2020·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模拟四)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青草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B.初冬早春野外菜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A、青草上形成的露珠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B、初冬早春野外菜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故C错误;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现象,故D错误9.(2020·济宁中考物理模拟四)下列图象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A. B. C. D.A. 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 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D.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答案】B。
解析】A、晶体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所以C正确;B、液体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而图中表示温度降低、不变、降低,故B错误;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D、物质的质量m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物体的m﹣V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乙图象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关系相符,故D正确10.(2020·济宁中考物理模拟四)水与酒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下表列出了它们在标准大气压下的部分物理特征数据,请你参照这些特征分析:让质量及初温都相等的水和酒精冷却,待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倒在一起混合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A.在混合过程中,热将从酒精传递给水;B.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凝固点将比水的凝固点低些;C.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密度将比水的密度小些;D.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将比水的比热容小些【答案】A解析】A、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因为Q放=cm△t,质量m相同,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水比酒精降低的温度值小,因为二者的初温相同,即水的末温高,即:t水>t酒精,所以热从水传到酒精,故A错误;B、 水的凝固点是0℃,掺入酒精后混合液的凝固点要低于0℃,凝固点降低,故B正确;C、根据公式可知,水和酒精混合后,混合液的密度将比水的密度小些,比酒精的密度大一些,故C正确;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水和酒精混合液的比热容将比水的比热容小些,比酒精的比热容大一些,故D正确。
故选A11.(2020·泰安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B. 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C. 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D. 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汽化后,油沸腾【答案】D解析】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汽化后,油沸腾12.(2020·河北涿州实验中学初三中考模拟)2015年,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小的比热容;C.较低的熔点;D.较低的沸点【答案】D解析】在从青蒿这种植物里提取青蒿素时,不用水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13.(2020·河北涿州实验中学初三中考模拟)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答案】B解析】镜子上结雾,指的是镜子上出现的小水珠,它是由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使镜面模糊不清;为了避免水蒸气的液化,防雾镜在背面装有电热丝,浴后的化妆、剃须、整发和装扮自己的仪容时,只要接通其电路,提高镜面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面,不能放热液化,所以能避免发生结雾现象,故B正确;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