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刘燕国学教案7700字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94KB
约19页
文档ID:320725144
刘燕国学教案7700字_第1页
1/19

    刘燕国学教案7700字    《论语》教案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 教学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二、 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解基本意思2. 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习惯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三、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句中多音字的读音和字义2. 进行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四、 课时安排1课时五、 教学过程1. 交流展示(1)出示《论语·学而篇第一》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还记得这段古文吗?这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说的?(2)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论语·学而篇第一》部分,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读背交流,可以按顺序读背,也可以把内容有联系地放在一起读背;可以单人读背;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读背3) 学了《论语·学而篇第一》后,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论语·学而篇第一》。

齐读《论语·学而篇第一》)2. 答疑解惑(1)《论语》中还有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中的两则2)请看这一章的其中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示相应内容和自学建议)① 默读文句,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② 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③ 连起来自己说说句子的意思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3) 交流汇报① 通过自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提醒“为”的读音)② 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用“故”组词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温故知新”相继出示“新——故”、“温故知新”)③ 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④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画面:师:通过借助书本以及大家的互相学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齐答):没有了师:真的没有了吗?那么下面请大家做小老师了这里有个问题你们思考过吗:“为什么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生1:说明这个人聪明,有创造精神师:这种解释是有些道理,但好像理由还不够充分生2: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说明是获得了过去连老师也没有讲到的知识,如果把这新知识告诉别人不就是老师了?师:嗯,有道理。

虽然这则《论语》是我们刚刚学的,不过这个同学已经可以“为师矣”了,因为你已经把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句子做了更充分的诠释这就叫温故而知新⑤ 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4) “温故而知新”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毛泽东主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链接]“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见《论语》第26页)“温故知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①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② 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语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完成习题,交流)(5)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让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集体背诵)3. 总结延伸(1)我们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你们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三字经》教案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一、教学内容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二、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三、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三字经》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2. 理解句意(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2)指名读,正音3)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4)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3. 拓展阅读(1)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大器晚成的苏洵》和《韩愈苦读》(见《三字经》第108-109页)(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齐白石、越王勾践、刘邦、吴承恩)(3) 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长 歌 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 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已运, 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摘抄诗中表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诵读5)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4. 自由创编(1)《三字经》是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三个字为一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简洁明了,含义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

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来模仿,学着编几句流畅的《三字经》2)交流,比比谁编得更好,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作品3)每组的代表朗读,评出班级“小作家”4)自由选读同学的优秀作品5. 总结延伸(1)读读今天学的《三字经》,然后进行背诵比赛2)课后,自由组合成小组,为自己创编的“新三字经”编歌、编曲,并歌唱《弟子规》教案之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一、教学内容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二、教学目标1. 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2. 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3. 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2. 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四、教学准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有关《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 趣味导入(1)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哪儿呢?(显示PPT) 同学们,看看这是哪儿呀?全班齐说!(小小国学图书馆)(2) “小小国学图书馆”里收录了祖国许多宝贵的书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哦!让我们轻轻地推开国学图书馆的大门,一起进去看一看,图书馆里的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显示PPT)(3)请大家仔细地看,用心地听。

点击视频)听出来了吗?对,他们在诵读《弟子规》呢!《弟子规》可是古时候的孩子上学必读的一本书显示PPT)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走进图书馆,共同来学习《弟子规》,好吗?2. 《弟子规》题解(1) “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谁知道“弟子”是什么人? (“弟子”指的就是学生2)教师补充:除此之外,从大的范围来讲,弟子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学生了3) “规”是什么意思?(PPT显示:“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恪守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4)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了《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过渡:了解了《弟子规》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总叙部分3. 理解“总叙”什么叫“总叙”呢?“总叙”就相当于一本书的序言,放在书籍的开篇,告诉我们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指名读“总叙”部分显示PPT)4. 理解经典原文(1) “弟子规,圣人训① “弟子规”的意思我们已经明白了,那“圣人训”是什么意思呢? 圣人你们知道指谁吗?(指的是孔老夫子,孔子)(显示PPT孔子画像) ② 有谁知道孔子的,给大家介绍介绍。

孔子简介: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孔子将一生大部分精力用于教育事业他专心执教,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传说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有72个,很多人为各诸侯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读读《弟子规》第12-13页的《孔子立身行道》③ 《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孔夫子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他这样说:出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让我们一起诵读2) “首孝悌,次谨信① 做人首先要对自己的父母孝敬PPT显示)②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法来看,是一个“老”字,再加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我们要照顾父母,要孝顺父母③ 再来看“悌”:我们看到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明白了,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

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敬爱,就是对兄弟姐妹要友爱 ④ 谁合起来说说“首孝悌”的意思?⑤ 故事明理:大家一定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