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寡老人、走进敬老院”活动总结1000字 “关爱孤寡老人、走进敬老院 ”活动总结三月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三月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让雷锋精神吹遍校园每一个角落的季节刚刚过去的三月,是我校的学雷锋活动月在月初,政教处作了“学雷锋活动”总动员,全校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响应号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帮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互帮互助活动 我们班也不例外,紧紧围绕学雷锋月积极的开展班级建设,组织各项活动,努力把学雷锋活动落实到实处同学们在此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在锻炼中茁壮成长雷锋精神像春风一样拂过了同学们稚嫩的心灵,播下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种子 3月11日下午我班学生到校以后,进行了学雷锋活动我们走进了庙街乡敬老院,在那里同学们自愿拿着抹布端着水盆,擦着敬老院的玻璃和门窗拿着笤帚打扫着敬老院每一个角落,当时烈日当空,同学们尽管热的汗流浃背,但仍忙的热火朝天,同学们尽管累的腰酸背痛!在那里小活雷锋还为老人表演了节目,还为老人梳头,还和老人一起编织花篮,还给老人捶背......我感到同学们的心都是火热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寄托对雷锋叔叔的哀思和怀念!敬老院,到处是同学们忙碌的身影。
雷锋叔叔像一个引导者引导我们走向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我们一个个都融入当今社会,融入这个美丽而和-谐的大家庭!雷锋精神就好比一把钥匙,开启我们心灵的锁,把我们领入一个新的社会高峰!虽然三月说是雷锋纪念月,纪念日本身就是用来纪念的,但我们的同学都真正做到了交流学雷锋的心得,缅怀雷锋事迹,寄托无限哀思我们千万不要唯独只有此时才想起去“学雷锋”因为学雷锋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而并非一定要借助于学雷锋日扎堆体现因此,让我们把这样的传统美德当成责任和义务,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三月,“学雷锋月”已经将近尾声,同学们参加学习雷锋活动的热情是那样,雷锋精神依然在我班的每个角落绽放光芒通过活动,我体会到:“学雷锋”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表扬,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每个人,关心每件事,同学相处要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这样生活处处才会都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温暖虽然三月已经过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雷锋活动就此结束,并不意味着在日后的生活中将雷锋淡忘,等待来年的月份再将他想起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继续发扬雷锋精神,使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其精神成为我们的一份良好的品格。
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校师生爱心永驻,奉献精神永随,雷锋就会永远在我们身边!20xx年3月25日第二篇:孤寡老人有钱难进敬老院 3000字孤寡老人有钱难进敬老院 “以房养老”难适应温薷20xx年10月12日08:32 来源:新京报 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原标题:“丁克老人”有钱也难进养老院品百叟宴看重阳祈福参与重阳祈福演出的演员们正在准备昨日,2013北京重阳宣传文化活动在门头沟区定都峰启动,活动主题为“幸福重阳·和谐北京”,由首都文明办、门头沟区委区政府等单位主办活动现场,百名老人登高望远,参加了有重阳糕吃、菊花酒喝的百叟宴,还观看了古代皇家丰收祭天祈福与民间重阳习俗古装表演 新京报记者 黄月 赵力 摄影报道无论是“丁克族”的养老规划,还是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现实,现在,越来越多的无子女老人期待着“机构养老”今年7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施行,使得无子女老人难住养老院的困局“部分破冰”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无子女老人仍然无法“自行”入住养老院,由亲属、单位、街道提供的担保,成为了他们“机构养老”的一道门槛此外,对于这些老人,多家养老院还表示会重点审核他们的收入是否足以支付入住费用。
养老院等于“丁克未来的家”?多家养老院要求必须有送养人,担心老人自己无法承担各种费用或出现紧急情况时“没人做主”一年前,83岁的丁玉(化名)曾鼓起勇气,给朝阳区一家养老院打过号码是从民政热线96156查到的,一直记在她的记事本上记事本上记的都是她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比如给她动过手术的医生的名字,比如妹妹的忌日丁玉一辈子没结过婚,一直和妹妹夫妇同住她说,随着妹妹和妹夫相继离世,自己越来越不爱和陌生人说话了,几次摸起想打,心里却莫名感到紧张害怕接的是个女孩,告诉我必须要有直系亲属签字丁玉记得很清楚,正是这个答案,帮她下了继续独居生活的决心,“因为没有退路了丁玉遇到的问题,在失独老人、“丁克”老人等群体中都有所体现,他们因无子女签字而无法入住养老院,数度引发舆论风波养老院=丁克未来的家”,在一些丁克论坛里流传着这样的“养老蓝图”有网友称,“养儿防老”不如“攒钱防老”年轻时奋斗,老了可以住进更高档的养老院享受更好的服务,无子女也不要紧丁克们的涌现,加上失独老人的增多,已使得无子女老人成为一个日渐庞大的群体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过百万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曾统计,北京市的失独老人近8000名。
这些失独老人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今年7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施行,规定养老院应同老年人或其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按照专家和官员的解读,这相当于降低了这些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门槛——无儿女签字也可住养老院但据记者调查,如果没有亲属、同事、社区干部等作“担保”,无子女老人不能自行到机构养老,即依然不能自己把自己“送”进养老院北京多家养老院表示,新规定施行之后,老人入住养老院仍然需要“送养人”或“监护人”部分养老机构坦言,希望“送养人”不是个人而是单位,“比如老干部处室、居委会,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找到人据香山附近的千禾敬老院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针对无子女老人,养老院面临着一些风险第一是经济风险,“比如物价上涨,饭费、房费的增加她举例,明年1月起,该养老院的饭费可能要从600元涨到800元另外,随着老人步入高龄,从自理到半自理,生活能力逐步下降,护理费用也会随之升高,“这些都需要担保人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第二,和中青年人不同,老人突发急病重病的风险较大,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置,也需要征求送养人的意见,“比如老人突然昏迷,要不要插管,上不上呼吸机,谁说了算?”金盏老年公寓工作人员称,养老院已经收住了三四个无子女老人,但都是由居住街道、原单位作为担保的,目前还没遇到过紧急情况,“都是人命关天的事,养老院不敢独立承担这种风险。
多家养老院表示,对于无子女老人,“送养人”最好有亲属关系,比如侄子侄女、弟弟妹妹;其次,可以是单位、街道、居委会我们更希望和送养人之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海淀区一家养老院的相关负责人坦承,如果单位的老干部管理处、工会组织等送老人入住,养老院会更踏实,“如果遇到了突发状况,找单位远远比找个人容易子女出国谁有权“送养”老人?多家养老机构表示老人入住养老院需要取得子女授权,自寻“委托人”养老院不认“寂寞自从儿女双双出国,76岁的蔡淑云有时也会动动住养老院的念头蔡淑云老家在江苏扬州,在北京没什么亲戚老伴前几年患癌症去世后,她总是一个人打发日子,“一碗粥就能吃一天蔡淑云家住东城区的平房,街坊邻里都比较熟悉,“你送我上养老院吧,我写个委托书,有什么问题让他们找你有时候她会开玩笑地跟邻居这样说儿女因在外地、国外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身边,谁有权将老人送进养老院?记者昨日询问多家养老机构,均表示入住养老院需要取得子女授权如果没有子女授权,容易产生纠纷金盏老年公寓工作人员表示,老人的朋友、邻居、社区工作人员等,都可以作为老人入住养老院的联系人,负责老人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时的联络但如果老人有亲生子女,这种情况下通常养老院会要求取得子女的同意,并出具“将老人入住养老院相关事宜委托给某某全权负责”之类的书面委托。
对于老人自行寻找一名“委托人”,自己写“委托书”,部分养老机构表示不能予以认可海淀区一家养老院表示,很久以前曾收住过一名老人,入住时老人提供的联系人是他自己指定的“委托人”但随后,这名联系人以不能承担责任为由和老人解除了协议,双方都没有知会养老院直到一次老人生病,养老院致电联系人方才知情,“这件事情让我们很被动,以后再不能接受这种做法了 挣多少钱住多少钱的养老院?对于无子女老人,多数养老院要求其收入“打出点富余”拿出5000多元的退休金证明之后,海淀一家养老院才答应收住80多岁的李老太第一眼看到李老太后,接待她的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有些“含糊”曾在一所重点高校工作的李老太一辈子没结婚,生活只能半自理她惟一的亲人是妹妹,也没有行为能力由于是事业单位退休,李老太的退休金比较高,今年“涨工资”之后超过了5000元,能独立负担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院费用近日,学校老干部处征求了李老太的意见后,将她送到了养老院根据北京民政信息网站上的公示,海淀区一共有33家养老院,位置越靠近西北,床位价格也渐趋便宜李女士选的这家养老院价格并不昂贵,四人间阳面的房间标价是2650元如果不介意朝向,阴面双人间为2550元我们也有苦衷,尤其对于这种无子女的老年人,希望他们的收入能打出点富余。
养老院工作人员解释,如果房费是2000多元,希望老人的退休金能在3000元以上记者随即咨询数家养老院,也得到了类似的答复如果是由子女送养的,我们不会审核老人的收入一家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无子女老人是否能独立负担机构费用,养老院的态度会相对谨慎该工作人员说,如果老人的工资不够高,但能拿出其他收入证明,也是可以的,“比如有的老人将房屋租出去,能有稳定收入,加上退休金,这种也没问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温薷+ -全文完-。